基因療法突破 先天性聽障患者接受單次注射後重獲聽力
配戴傳統助聽器的情境示意圖。研究人員指出,基因療法未來有望取代部分輔具需求。
一項基因療法的新研究證實,僅需單次注射,就能讓罹患先天性耳聾的患者在數週內恢復部分聽力,受試者年齡從1歲至24歲不等,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根據《IFLScience》報導,這項療法針對罕見的「OTOF基因突變」所致聽力障礙,該基因負責傳遞耳內聲音訊號至大腦,一旦缺損,患者將無法感知聲音。研究團隊利用一種合成腺相關病毒(AAV)作為載體,將正常基因副本直接注射至耳蝸,療效顯著。
本次試驗由中國5家醫院合作進行,共招募10位患者,其中包含兩位分別為14歲與24歲的青少年與成年人,這是此技術首次在非兒童族群中測試,並成功改善聽力。
接受注射後,多數人在1個月內就出現變化,6個月內全數患者皆出現明顯進步。研究指出,平均可感知的最小音量從106分貝(如摩托車聲)降至52分貝(如雨聲),意味聽力恢復程度相當實質。
該研究共同通訊作者段茂利(Maoli Duan)表示,這次臨床試驗對青少年與成人的療效讓人鼓舞,也顯示此類療法未來有機會擴大應用。他強調:「我們將持續追蹤患者,以觀察療效是否持久。」
研究團隊指出,整個試驗過程未出現嚴重副作用,療法耐受性良好。雖然樣本規模仍有限,但此成果已為全球約20萬名因OTOF突變導致聽障的患者帶來新希望。
團隊也正在研究針對其他較常見聽障基因(如GJB2與TMC1)的療法,若能成功,未來可能讓更多遺傳性聽損患者獲得改善機會。
來源: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