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1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適用所有茶葉的「冷泡茶作法教學與解答」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8-8 00:47: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適用所有茶葉的「冷泡茶作法教學與解答」

定義上,「冷泡茶」與「熱泡茶」都是屬於泡茶(萃取茶)方法的一種,兩者間差異在於「泡茶時的水溫」。「泡茶水溫」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我們決定將茶葉浸泡時間的長短,最終造成茶湯的表現,也就是喝茶時滋味與口感的感受差異。

冷泡茶製作解說,展示將茶葉投入冷泡茶瓶中


「泡茶水溫」與「浸泡時間」

●熱泡茶:大多使用「85℃~100℃ 高溫熱水」來泡茶,浸泡時間僅需 半分鐘~兩分鐘浸泡,即能完成萃取。

●冷泡茶:使用「25℃室溫(常溫)冷水」來泡茶,再加上長時間於冰箱冷藏(4℃)靜置。因此,冷泡茶通常需要動輒等待 4~8小時,甚至超過半天的冷萃,才能完成一瓶原葉冷泡茶的製作。

冷泡茶比例與如何製作?

建議您不妨先以接近「1g:100ml」的茶水量比例進行冷泡萃取。

冷泡茶製作步驟 Step1、2、3:

●Step 1:冷泡茶瓶內置放3g茶葉或茶包1個。
●Step 2:倒入常溫冷水至滿,蓋上瓶蓋。
●Step 3:置於冰箱冷藏4~8小時之後,即可享受冰涼冷泡茶。
若萃取出來的冷泡茶,個人覺得茶味太濃或太淡,下次都可以依比例減少或增加投葉量,進行微調。

冷泡茶製作說明,將水再置入冷泡茶瓶中。


茶味物質與水溫的關係。
茶多酚(兒茶素)、咖啡因與茶胺酸,是茶葉裡的主要風味物質。分別是:澀、苦、甜(甘)三種喝茶滋味感受,三者共佔茶葉水溶性總物質量的73%左右。

●茶多酚、兒茶素:「澀感」主要來源。
●咖啡因:「苦味」主要來源。
●茶胺酸:「甘甜(鮮甜)味」主要來源。

帶來喝茶苦澀味的「咖啡因」與「茶多酚」喜歡高水溫,水溫越高,咖啡因、茶多酚溶出越快越多!相反,當水溫較低時,咖啡因與茶多酚都偏好待在茶葉裡面,不想跑到(釋放)茶湯裡。

帶來喝茶甘甜味的「茶胺酸」則是比較外向與easy going的!無論是高水溫或低水溫,「茶胺酸」都喜歡往外跑,溶解於茶湯之中。因此,無論水溫的高或低,泡茶時我們總能喝到茶的甘甜滋味。


相較熱泡茶,冷泡苦澀味較低?!

茶多酚與咖啡因不喜歡冷水溫,因此,喝冷泡茶時我們不喜歡的澀苦味自然就會少一些!

澀苦滋味降低,我們的味蕾能感受到的甘甜味就變得輕鬆容易許多。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冷泡茶喝起來好像比較甘甜」的原因了!


什麼茶葉適合冷泡?

冷泡,就是一種泡茶方法。因此,所有類型的茶葉或茶類都可以冷泡!

只是,若在風味表現的考究上,推薦您以下合適冷泡的茶葉:

一、綠茶:如,三峽碧螺春、日本煎茶...等各式綠茶。

二、清香型烏龍茶:如,文山包種茶、高山烏龍茶...等。

三、果香型烏龍茶:如,東方美人茶、番庄烏龍茶、台東紅烏龍...等。

四、小葉種紅茶:如,蜜香紅茶、高山紅茶...等各式台灣紅茶。

五、大葉種紅茶:如,紅玉紅茶、阿薩姆紅茶、外國產區紅茶。


(七三茶堂)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4 05:5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