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5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23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一位荷蘭醫生在1675年將咖啡引進德國北方布蘭登堡(Brandenburg)的宮中。這是一位以親咯什爾教派及禁酒習慣聞名的統治者,腓特烈.威廉(Frederick William),鼓勵他這麼做的。大約同一時間,第一批咖啡屋在不來梅(Bremen)、漢諾威(Hanover)與漢堡興起(Hamburg)。其它城市也很快地起而效尤,到了18世紀初,萊比錫(Leipzig)就有8家,在柏林(Berlin),就有10家以上。
咖啡有好一段時間還是屬於貴族階級的飲料。直到18世紀初,中下階級才開始喝咖啡。而在家喝咖啡則很久以後才普遍盛行。因為多數咖啡屋都是男性的大本營,中產階級的婦女則創立一個咖啡俱樂部(Kaffeekranzschen)──她們的丈夫稱其為咖啡八卦屋(Kaffeeklatch)。1777年,在一項為了要保護釀酒商與止資金外流的企圖中,腓特烈大帝,相當偽善地頒布一道宣言,其中說到:「看到我臣民咖啡用量的增加,真是令人不舒服…我的子民必須喝啤酒…很多戰役是由士兵喝啤酒的激勵戰鬥而贏得的;朕不相信喝咖啡的士兵是可以信賴,並能忍受困難或打敗敵人的…」
勞動階級禁止喝咖啡,是因為它會造成不孕,但那只會促成活躍的黑市交易。國王最後禁止私人家庭烘焙咖啡豆,甚至指派「稽查咖啡的官員」來追查咖啡香味的來源。這些可笑的事件都是很短暫的,到了19世紀初,咖啡又獲得平反。
德國目前在咖啡用量上領先歐洲各國。在咖啡俱樂部的用餐時間及在週日下午家庭聚會時間都喝咖啡。但是咖啡屋對於貴族婦女而言仍是禁地。可是,在公園裡有許多涼亭與增設帳棚,把只要將在家裡事先磨碎的咖啡豆帶到這些只提供熱水的地方,就可以喝咖啡。而在19世紀交替之際,產生另一種家庭式團體聚會之地──咖啡館(cafe)──在這裡,賣蛋糕也賣熱飲、起初,這些Konditorein是被當作咖啡屋的替代品,最後完全取代了它,而舊式咖啡屋便逐漸消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