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83|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與討論] 中陰身靈異事件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4-3 04:27: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帖最後由 MIBA 於 2014-4-3 04:29 編輯

靈異事件(關於中陰身)

在我所認識的人當中,林大哥可能是行善最勇猛忘我的一位。很多環境污染與弊案都是透過他的舉發而受到改善。

921地震之後,他離家兩年,人幾乎都在南投參與救災工作,他的善行甚至受到媒體的報導:

這個故事,就是他參與救災時親身經歷的一個事件。

話說921地震發生後,林大哥帶了攝影器材與一大批軟片準備前往南投重災區作歷史紀錄。然而到了當地,目睹災區的慘狀,骨子裏天生的俠義使他根本忘了當初前往災區的目的。南投縣政府請他擔任義工協助救災,坐鎮最需要膽量的遺體處理中心---縣立殯儀館,並配給他兩個排的兵力。據他描述,當時很多新兵晚上看守成排成片的罹難者遺體時都會嚇到發抖。

9月26日早上07:15分,南投又發生芮氏規模6.8的強烈餘震,由於劇烈的搖晃,當時林大哥便判斷應該會有傷亡發生。果然隨後救護車就送來一具怪手工人缺臂的遺體。不久,第二位受難者的遺體送來了,是一位被倒塌圍牆壓死的國中少年。隨同救護車前來的父親在辦好登記事項後,因爲還要回去照顧受災的家人,所以委託林大哥爲那位少年按時上香。林大哥答應了這個請求,但是因爲有太多事情要處理,所以他請那位父親去購買很粗很長,可以點很久的那種香。

點了香,插上少年靈位前的香爐後,林大哥就去忙了。由於隔天有一批遺體要送出去火化,所以林大哥一直忙到半夜三點工作才告一段落。正當他躺下來,閉上眼睛打算睡覺的時候,眼前浮現了那位少年清楚的臉龐,並且還開口向林大哥說:「叔叔我要喫巧克力」。林大哥這時才猛然想起自己忘了爲那位少年續香,他趕快爬起來跑到那少年靈前,只見原來的香已經燒到只剩下一點點,他馬上爲那少年上另一支香,並合掌說道:「小弟弟對不起,叔叔太忙忘記幫你上香,我明天去買巧克力請你喫。」

隔天林大哥便派人去買巧克力回來祭拜那少年。後來少年的父親帶了一些禮物回來答謝林大哥,看見供桌上的巧克力便很訝異的問道:「咦,你怎麼知道我兒子喜歡喫巧克力?」林大哥當時不忍心把真相講出來,所以只說是請人隨便買的。

「中陰身」的特性:

1)、以香爲食,故中陰身又名「尋香」。

《瑜伽師地論》卷1:「或名中有。在死生二有中間生故。或名健達縛。尋香行故。香所資故。」 (CBETA, T30, no. 1579, p. 282, b4-6)

2)、依照生前習氣而行。

《生命實相之辨正》:「中陰之身已無末那經由接觸法塵所生之靈知意識心,僅餘末那識作主,然末那識不能思惟分別觀照,須依末那附生之微細意識做簡單之觀察,非如生時能做思惟分析,故中陰身之末那皆依生前之習氣種子而行,由一念無明煩惱而引其受生。故一切靈媒乩童皆曰:『死人憨直。』無意識,不能思惟分析,秉其生前習性而爲故。」

3).

民間所謂的靈魂叫做中陰身,有情生命入正死位時因五根壞滅,意識無法生起, 你的第七識意根(俱生我執),因爲未斷我見我執故(見思二惑),便促使第八識 (也稱如來藏)出生中陰身,通死前意識,七天一生死,最多七次, 因此民間辦喪事有所謂頭七,七七等名稱。中陰生由於通死前意識,因此死後徘徊家中, 眷屬身旁, 哀淒心悲不願離開。中陰身,所謂的靈魂, 受生時則永斷。因此而說意識不通三世,你這一世的意識覺知心,並非你上一世的意識覺知心. 又因爲你上一世的意識 及記憶隨著你入胎時中陰斷滅而已斷滅, 這個現象就是所謂的 “隔陰之謎”,並非死後有什麼“孟婆湯”,那只是民間傳說而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4-4-3 04:30:51 |只看該作者
中陰身的意思

中陰又叫中蘊、中有,就是五陰和五蘊的意思。所謂陰和蘊,是指色、受、想、行、識五種,乃三界眾生生命的組合元素。三界眾生稱爲二十五有,所謂有,就是有五蘊;不出三界是被五蘊所困,解脫生死即是出離五蘊的三界。

    中國民間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把佛教的五蘊改爲中國思想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其實,五行的相生相克僅屬於物質世界。佛教的五蘊之色蘊就涵蓋了全部的五行,其餘的四蘊則屬於精神世界。精神與物質的結合,就成爲三界眾生的活動現象。

    根據《俱舍論》第十卷,中陰身有五個名字,分別是:意生身、求生、食香、中有、起,這是依據其性質分的。如:依意求生得化身,因而稱“意生身”;又因其經常喜好尋察當生之處,而名“求生”;依各種喜愛的氣味來維持和營養他們的身體,故名“食香”;因爲是處於從此生的敗壞到另一生出現之間的過渡期,所以叫“中有”;他能夠產生生命過程中的另一個身體,而他本身卻是不藉父母等緣,乃自然而生,因此又稱爲“起”。

    有福報的中陰身是以好的香氣爲滋生的食物,無福的中陰身是以惡臭的氣味爲滋生的食物。凡是中陰身都有神通,能夠見到肉眼所不能見到的事物。中陰身的階段究竟能維持多少時間?有不同的說法:有說一直到另一期生命的開始爲止,不論多久都叫中陰身;有說中陰身的生命只有七天,他可以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一次又一次地受生爲中陰身。但是古來佛教所相信的,是根據《大毗婆娑論》所說的,人死之後七七日間爲中陰,因此而有在人死之後七七日內設齋供養,做佈施功德,祈禱冥福,超度亡靈等的佛事,相沿成爲一般的佛教信仰。

    其實,人死之後,在另一期生命的出生之前,叫做中陰。三界、六道所有眾生,死此生彼,都經過中陰的階段;但無色界眾生是定境,沒有色蘊,所以沒有中陰。以《大寶積經》第五十六卷〈入胎藏會〉所說,由地獄眾生而轉的中陰,容貌醜陋,如燒焦的枯木;由傍生而轉的中陰,其色如煙;由餓鬼所轉的中陰,其色如水;欲界的人及天所轉的中陰,帶有金色;色界眾生所轉的中陰,形色鮮白。因此,中陰身的形狀有兩手、兩腳、四腳、多腳,或者沒有腳,都是隨著他們生前的形相,而顯出同類的身相。又根據《俱舍論》第九卷說,欲界中人的中陰,身量像五、六歲的兒童。欲界的菩薩之中陰則如壯年人的身量且相貌傑出,當其入胎投生時,必有光明照耀。而色界天人的中陰,則形量圓滿和他生前相同。

       根據《大乘義章》第八卷說,欲、色二界眾生一般皆有中陰身,唯上善及重惡眾生,死後立即往生淨土,轉生善類,或直墮地獄及餓鬼趣,所以沒有中陰。以重惡眾生的業感而言,唯造五逆罪者沒有中陰。

          又根據《釋淨土群疑論》卷二,也有兩種見解:一說往生淨土,不經中陰,因爲命終之時,即生於蓮花中,所以不應有中陰;另一說則是,往生淨土之人,從此穢土而生彼淨土,是死此而生彼,在這中間當有中陰,不過雖經十萬億佛土,僅如彈指頃,沿途以諸佛國土的香飯之氣滋養其中陰身。這些說法雖不盡相同,但都表示了中陰身的存在。

      從以上的經論資料所見,凡是眾生,若在欲界與色界,除了大善大惡能於死後直昇直墮之外,都會經過中陰身的階段。他不屬於任何一道,當他所待投生的因緣成熟,就會以入胎和化生的方式確定投生的類別。

      在未投生之前,可有轉變其投生類別的方法。例如得聞佛法,或親屬爲其祈福供養,做種種佛事,便能影響這一中陰身的前途上昇;如果由於積怨難消,再加上親友和仇敵的干擾,也會使得中陰身改變方向而墮於惡道。所以重視中陰身救度法;也主張臨終的助念和七七的超度。以佛法來救濟中陰,是召請中陰身來聽聞佛法,化解心結,減輕煩惱,也以佛法的力量使得有緣的鬼神歡喜,以此爲其結善緣的功德達到超度的效果。

                 至於上善與極惡之人其所以沒有中陰身的原因,是在於他們沒有等待因緣的必要。就好像有人在大學還沒畢業時,已經辦好出國留學的手續,或已被公司、行號、機關預聘,畢業之後,不需要等待工作機會,或到處找工作,這也許是他們的家庭背景或學業成績優於一般學生所致。相反的,如果出生便爲豬、牛、羊等的家畜,表示出生以後,已經決定了他們被人宰殺,做爲食物的命運。因此,如果積極修行、努力爲善、信心深厚、願力堅固,就沒有墮落三塗的恐懼。只要以信願和修行的力量自利利人,上求下化,便會依信心往生淨土,依願心修菩薩道,不論生於佛國,或生於娑婆,都是直來直往,毫無旁徨、等待的現象,所以,對信願具足的佛教徒而言,並沒有中陰身的過程,也不必要他人以中陰身救度法來超度。

Rank: 2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4-4-3 04:32:03 |只看該作者
隔陰之謎

Q. 唯識是怎樣解釋,人死後轉世,怎麼大多沒有了前世的記憶,?

如下所述 :

民間所謂的靈魂叫做中陰身,有情生命入正死位時因五根壞滅,意識無法生起, 你的第七識意根(俱生我執),因爲未斷我見我執故(見思二惑),便促使第八識 (也稱如來藏)出生中陰身,此中陰身具簡單的意識功能,通死前記憶,七天一生死,最多七次,依生前習氣而運作,又稱“食香”。 因此民間辦喪事有所謂頭七,七七等名稱。中陰生由於通死前意識記憶,因此死後徘徊家中, 眷屬身旁, 哀淒心悲不願離開。

中陰身,所謂的靈魂, 受生時則永斷。因此而說意識不通三世,你這一世的意識,並非你上一世的意識心. 又因爲你上一世的意識 及記憶隨著你入胎時中陰斷滅而已斷, 這個現象就是所謂的 “隔陰之謎”,並非死後有什麼“孟婆湯”,那只是民間傳說而已。除非修得宿命智.

Q. 在中陰時,前六識還起現行嗎?還有六根嗎?

如下所述 :

中陰身當然有六識現行, 會悲傷自己己死, 行來止去, 知道有人祭拜他, 而且有小五通, 所以當然有六識視行, 而六識須要有六根存在才能產生, 所以當然也是有六根. 只是中陰身的意識功能非常簡單, 無法做深細的思考, 秉生前習氣而行, 所以有眼通的人說死人憝直.

扶塵根是用來接觸外五塵的, 勝意根是俗稱掌管神經的那部份(例如視覺神經, 聽覺神經等), 所以中陰身能行來止去, 會悲哀, 想喫身前愛喫的東西, 這勝義和扶塵二根也一定存在, 否則無法覺知.

因爲現世的記憶一般來說只和現世的意識相應(除非有宿命通), 而意識需要健全的五色根才能生起, 是緣生法. 因此中陰身入胎後它就沒了, 斷了. 繼之而起的是在母胎中(如果投生的是人類) 孕育的新五色根, 是全新的五色根, 生起的意識是全新的意識, 不是投胎前的那個意識. 所以出生後又要重新學習, 從頭再來, 就是隔陰之迷.

至於每個人出生後個性不同, 福報際遇也不同。習氣個性是第七識意根的作用, 例如有人生而易怒, 愛喝酒, 這就是習氣(如慣性) 的問題. 又如朗朗是天才鋼琴家, 有些人學了數年的琴卻連五線譜看的都還很喫力. 這些是種子的作用, 種子又稱「界」, 是功能的意思, 例如朗朗, 他過去世有勛習鋼琴, 己有很強烈那部份音樂的種子在識田裏, 所以鋼琴的東西一學就會, 關於這些種子算不算記憶的一種 ? 我想也多少可以這麼理解, 只是這部份的種子是在記存於第八識的部份, 如果沒有助緣, 是顯發不出來和意識相應的. 而此第七第八識的體性無量劫來一直都延續的, 不同第六識(意識) 般死了後斷滅重新再藉緣生起. 由於第八識不會斷滅而忠實的記存個個有情的善惡因果, 所以能夠 :

『縱使百千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際會時, 果報還自受』.

所以這個八識雖各管各的, 各有各的功能, 卻合和運作, 似爲一心。有情的生命就在蘊處界顯現 。希望這麼說不會讓您感到困惑.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6 09:1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