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4-1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0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96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中秋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日 )成為節日,是在隋唐之時。中秋節,又名月夕、月節、端正節、八月十五、八月半、仲秋節、中秋節、團圓節。而此節日與道教信仰有關的信俗活 動主要有拜月和祭土地神。
拜月,也稱祭月、禮月和供月,是一種禮拜月亮的信 仰風俗。作為中秋節俗的拜月活動大體形成于唐代,但秋 夕禮月則是古之有之。秋夕禮月即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 民間信仰以月為月神,稱月神、月姑、月亮姑娘。道教尊 稱月神為“太陰星君”,其聖號全稱為“月府結磷皇君妙果素月天尊”,其宮闞為垣下、素曜大宮。農曆八月十五 為太陰聖誕。是月夜月升時,道教宮觀要設壇祭月。
崇拜太陰星君,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 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在太陰星君 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 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傳說嫦娥是後羿的妻子,後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們貶在人間,後來,後羿得了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嫦娥偷吃後升天而去,住於月宮,就成了月神娘娘。《山海經》、《搜神記》等古籍中都記有 此事。
此後,太陰星君就較普遍地為民間供奉。我國古代男 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太陰星君。有些分離的戀 人也拜求太陰星君析求團圓。
我國有許多少數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風俗,如苗族就有 “跳月”的活動,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尋求心上人, 傾吐愛慕之情,永結同心。關於月亮的神話由來已久。
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月女子方浴月。帝 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文中說帝俊之妻常羲 下了十二個月亮。其實更多的則是關於嫦娥(妲娥)、蟾蜍、白兔、吳剛、桂樹的傳說。《歸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淮南子•覽冥訓》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妲娥(羿妻)竊之奔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又據《五經通義》說:“月中有 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並,明陰系于陽也。”除了蟾蜍外,又有一兔。據《擬天問》曰:“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可見月中月兔已為當時人們達成共 識。後來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就曾吟道:“白兔搗藥秋複春,妲娥孤棲與誰鄰? ”說妲娥與玉兔共棲於月中。到了唐代,又有吳剛伐桂之說。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於是月亮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為神仙境界,中有雄偉的月宮,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白兔,高大的桂樹,英俊的吳剛。後 來道教吸收了這一信仰,將其與太陽、金星、木星、火星、 土星等並為*十一曜”,稱其神為"十一太曜星君"。封月神為“月府素曜太陰皇君”,俗稱“太陰星君”。
在中國民間,至今仍保存了八月十五(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一般以月餅、瓜果、豆腐作為供品,一些地方在祭拜 時還要念《太陰經》和《太陽經》,以析禱月神保佑全家 興旺平安。
民間拜月的方式很多,或者向月亮跪拜,或供月光神 榪,還有以木雕月姑為偶像者,但都是把神像供(或掛)在 月出的方向,設供案、擺供品,拜祭之。《帝京景物略》、 《帝京歲時紀勝》、《夢粱錄》等古籍均有拜月風俗的記 載。至清代,拜月仍是一項國家祀典。
除祭拜月神信仰風俗外,還有祭祀土地神之舉。土地, 古稱“社神”,為中國舊時信仰的村社守護神,即管理有 限地面的神。《孝經緯》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闊 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禮記郊犧牲》 亦曰:“地載萬物,天垂萬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 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敎民美報焉”。春秋時即有祭祀土地 神的儀式。祭祀土地神日期,稱為“社日”。秦漢以後, 社曰一般分為春社和秋社。道教形成後,吸收民間信仰, 列土地神于神仙譜系之中。其經書中,亦稱太社神、土翁 神、土母神等。而八月十五,正好是秋收之後,為謝神恩 便祭祀土地之神,成為中秋節的活動內容之一。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