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4-29
- 最後登錄
- 2023-10-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5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20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四,
經文云: (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
不造五逆。無眾過惡。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行者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
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
解釋:
讚歎出家得離眾苦,就是阿彌陀佛讚美此人出家難能可貴,
證明中品上生就是針對出家人所設定的,
此人還沒死亡接近死亡之時,阿彌陀佛就要出現,然後與諸比丘眷屬圍繞著他。
(放金色光至其人所),這所是所在的房屋,
放金色光至他所在的房屋,透到他房間,到處閃耀亮晶晶的黃金光芒。
之後佛還會(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演說當然是給在場的所有人聽,既然來了,不趁機講經說法度眾生,更待何時。
實在沒有那麼容易,
歷史上從沒正式紀錄過哪個凡夫僧死掉前,有金色光出現在他房間。
有傳說,少數的傳說而已。
-------------------------------------
五,
經文云: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
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薰修。
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
解釋:
中品中生者只要一天二十四小時持戒,要做到威儀無缺,而產生功德,
這個威儀,是什麼要想想?
如果只是坐在哪裡不做什麼也不說話,算不算持戒?
這事,主要看能否產生功德,但功德看不見,暫不討論,
此句-戒香薰修,才是可判別的重點,
戒香不是燒香,點燃檀香在身邊燒,那叫燒香薰修,燒香薰著身體不能算,
噴香水,那叫香水薰修,也不算,
戒香也可稱作戒德之香,就是持戒將近二十四小時,身邊自然會有香氣出來薰著身體,
這時要叫別處的朋友來聞聞看,如果有聞到香味,那就成功了,代表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沒聞到香味,那就還不夠資格能往生,等下次再試試看,
戒香在經文有說到,大方廣佛華嚴經( 40 卷)云:
[菩薩持戒最勝香, 遍出人天無有盡,
卑陋持戒後生天, 現蒙王者所瞻禮,]
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云:
[諸天雖有眾德之香。猶不如此無欲之人持戒香也,,,,
無欲之人戒完具者。經劫去劫戒德之香終不斷絕。]
[以戒德香。普熏三千大千世界。香如風等。]
這足以說明有這功夫的人,一集中精神,持戒很頂好真實,身上會有香氣,
就一般男子而言,一天沒洗澡要香香的,真是難,所以,中品中生也很難的,
---------------------------------------
六,
經文云: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義。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
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
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解釋:
這善知識可不是一般在唸經幫人超度的尼姑,這善知識在經文中是指有聖賢資格的,
如華嚴經云:(此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中。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聽聞正法。)
菩薩還會從善知識聽聞正法。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也都是請教善知識,
就可知善知識不是普通的凡人。
要符合中品下生條件的人,首先要知道死掉的時間,要請到聖賢善知識來說佛法,
更正,是遇到而不是請,要怎麼遇呢?
善知識說完後要很快就死掉,
想想看,要完美做到以上的連續行動真是不容易,此人是不會預知自己什麼時候死亡,
所以應該是這位善知識,跟他有過去世的因緣,知道他何時會死,所以主動來找他,
助其一臂之力。
這當中最困難就是此句(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
這表示這位聖賢善知識要能廣泛知道極樂世界的快樂事情,
而一般人只能從經文中知道一些,還是2500年前的古代樂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