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7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6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不因夜來鴈,怎見海門秋」——從永覺元賢禪師詩偈認識禪宗祖師行誼
明末曹洞宗由壽昌寺及雲門寺兩系中興,壽昌寺無明慧經法嗣永覺元賢禪師,在福建鼓山湧泉寺大振曹洞宗風,開鼓山法系。清代佛教台淨合一、禪淨合一、台禪合一,顯現出各宗派融合的趨勢。元賢禪師認為「影不離形」,祖師事跡是一種法緣,有助加深對各宗派了解;以組詩形式撰《諸祖道影贊》,用寥寥數語將大乘各宗祖師生平、行誼、教法、建樹、濃縮在偈頌中;內容包括《自宗諸祖》八十八位禪宗祖師、《台宗諸祖》十六位天台宗祖師、《華嚴諸祖》三位華嚴宗祖師、《慈恩諸祖》兩位法相宗祖師、《淨土諸祖》淨土宗兩位祖師、《律宗諸祖》兩位律宗祖師、《瑜伽諸祖》兩位密宗祖師等。南禪五派中的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均出自青原行思和尚一系,以曹洞宗較早。此文探究元賢禪師如何敘述自宗的曹洞宗兩位開山祖師,洞山良价禪師及曹山本寂禪師? 這兩首敘事詩是根據甚麼禪宗典籍來描述祖師的形象?
一、永覺元賢禪師生平
元賢(1578-1657),生於明萬曆戊寅年(1578),字永覺,俗姓蔡,建陽人。幼受儒訓,書香世代,習《楞嚴》《法華》《圓覺》諸經。四十歲依止建昌壽昌寺無明慧經法師出家。明崇禎七年(1634),任鼓山湧泉寺第六十三代住持,凡三十年。鼓山湧泉寺位於福州會東城外三十里,在巨石狀如鼓的半山上,由唐朝靈嶠禪師於建中四年(783)所創,初名華嚴寺,宋真宗咸平二年(999)賜額「白雲峰湧泉禪院」,明永樂五年(1407)改名湧泉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及乾隆七年(1742)獲賜御書「湧泉寺」匾額及御藏,可見湧泉寺是宋代及清代皇室重視的禪宗道場。清順治十四年(1657),元賢禪師付囑其徒道霈繼席,同年示寂,世壽八十歲,僧臘四十。據釋興隆《鼓山志一》記:「國初永覺老人以真儒度世。 」可見元賢禪師學養深厚,遺著有說法語錄及諸撰述共二十種,凡八十餘卷;包括三十卷《永覺元賢禪師廣錄》,及續編《五燈會元》由宋至明四百年間法語,輯成《繼燈錄》。
二、《自宗諸祖》文獻依據
元賢禪師創作這兩敘事詩是根據甚麼禪宗典籍?禪宗的歷史主要記載在兩類文獻,一類是佛門史傳、僧傳,例如唐・釋道宣《續高僧傳》、宋・釋志磐《佛祖統紀》、宋・釋贊寧《宋高僧傳》、元・覺岸《釋氏稽古略》等;另一類是禪家燈錄或語錄,如《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古尊宿語錄》等。早期專門關於禪宗歷史及傳承的著作有唐代智炬撰《寶林傳》,但其後失傳;直至1933年及1934年,部分殘卷分別在日本及中國山西重現。
燈錄是記載禪宗僧人與居士的得道、行誼、傳法、語錄及法嗣傳承的歷史文獻。傳記重於記事、語錄重於記言、燈錄重於記錄禪人機緣語句及生平行事。現存最早的禪宗燈錄是福建招度寺靜、筠禪師於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合編的二十卷《祖堂集》,記載五代以前243位的禪宗大德事跡,成書後不久便在中國失傳達千年。此書在宋代曾傳至高麗(今韓國), 二十世紀初在朝鮮慶尚南道伽耶山海印寺的《高麗大藏經》中發現。
《景德傳燈錄》三十卷是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7)由釋道元進呈,是最早的南禪宗史,記載了1701位禪宗人物事跡。釋迦以燈喻法,六祖相傳,故名傳燈。《五燈會元》是杭州靈隱寺普濟於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將《景德傳燈錄》連同後出的的四部燈錄:《天聖廣燈錄》、《建中靖國續燈錄》、《聯燈會要》、《嘉泰普燈錄》會編成二十卷。《指月錄》則較後出,由瞿汝稷寫於明萬曆壬寅三十年(1602),以《五燈會元》為胎骨,參以諸家同異彙編而成,故兩者內容有重叠之處。相對當時失佚的《寶林傳》《祖堂集》,《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及《指月錄》對明、清中國佛教的影響較大。
三、《洞山价禪師》詩偈分析
「無情卻會說法,祇此便是師真。及至當塲托出,如何依舊沉吟。過水炤見面孔,方知昔日婆心。從此橫開五位,剪斷諸見稠林。」
洞山良价禪師(807-869),會稽人,俗姓俞。二十一歲在嵩山受具足戒。「無情卻會說法」是指洞山良价禪師先謁南泉,再謁溈山問法。據《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及《指月錄》記載:「次參溈山問曰:『頃聞忠國師有無情說法?』」溈山囑他往澧陵攸縣參雲巖道人。
《五燈會元》及《指月錄》加入洞山禪師問雲巖道人「無情說法」出自何經?這問未見於《景德傳燈錄》。雲巖道人舉《阿彌陀經》中水鳥樹林皆是念佛念法,豈不是無情說法?從這段對答中,念佛與說法融會,已窺見宋代禪淨合一的軌跡。洞山即時有所省悟,徐說一偈:「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即元賢禪師詩偈中所說「當塲托出」。「依舊沉吟」表示洞山其實當時並未大徹大悟,詩中加上「及至」、「如何」,留有餘音。
「祇此便是師真」是依據洞山辭別雲巖道人時,問「百年後忽有人問,還邈得師真否?」若有人問百年後還能繪出師父肖像,該如何答?雲巖道人教他答:「這個就是。」
「過水炤見面孔」是指洞山真正的徹悟是辭別雲巖道人後,過水睹影而大悟前旨,遂說一偈曰:「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疎。」元賢禪師是化用洞山這偈而作。
「從此橫開五位,剪斷諸見稠林。」是指唐大中(847-860)末年,禪法興盛,洞山良价於豫章高安(江西筠州)廣弘「五位君臣法」作「五位君臣頌」。「五位君臣法」是曹洞宗特有教法,目的是廣接上中下三根學人。以正偏兼配合君臣之位,形成五位,闡釋理與事、本體與現象、一般與個別之間存在的五種關係。《五燈會元》及《指月錄》均記載「權開五位,善接三根,大闡一音,廣弘萬品,橫抽寶劍,翦諸見之稠林。」此段內容未見於《景德傳燈錄》,故可推算元賢法師詩偈是化用《五燈會元》或《指月錄》語句。
四、《曹山寂禪師》詩偈分析
「洞水逆流,師嗣其慧。從那邊來,開此五位。寶鏡當臺,炤彼萬類。虗玄無著,豈容意會。」
本寂禪師(840-901),俗姓黃,泉州人。十九歲於福州靈石寺出家,二十五歲受具足戒,謁洞山良价。「師嗣其慧」是指本寂甚得洞山器重。「從那邊來」是指數年後本寂辭別,洞山密授宗旨,問本寂:「向甚麼處去?」,本寂答:「不變異處去」「去亦不變異」。
《五燈會元》記本寂禮曹溪六祖塔,回吉水,因仰慕六祖,遂名山為曹。《指月錄》記本寂居臨川,以仰慕六祖曹溪,命名曹山,講授洞山五位君臣頌旨訣。
本寂禪師以洞山、曹山兩師之名開禪宗曹洞一宗。另一種說法是取曹溪六祖慧能及洞山良价而命名。若據本寂為尊曹溪六祖而改名曹山,則兩種說法實無相悖。
《五燈會元》記載曹山本寂闡釋「五位君臣旨訣」;《指月錄》亦抄錄洞山良价「五位君臣頌」:「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及旨訣:「正位即空界,君為正位;偏位印色界,臣為偏位。」
《祖堂集》記洞山和尚及曹山和尚篇幅不多,並無以上內容。《景德傳燈錄》並沒記載本寂弘揚「五位君臣法」,只記本寂止於撫州曹山,後居荷玉山,二處法席,學旨雲集。曹山與荷玉山是同一山,荷玉山是曹山舊名,在今江西宜黃北三十里,並非二山。「寶鏡當臺」是指本寂向洞山師請辭時,獲洞山付囑寶鏡三昧頌。
五、總結詩偈賞析
通過研究這兩首詩偈,可窺探清代禪宗的義理、對勘不同文獻可發覺當中記載的差異。估計元賢禪師是參照《五燈會元》及《指月錄》內容而創作這兩首詩偈。元賢禪師曾續編《五燈會元》,相信他對此書甚有研究。《指月錄》成書時間與元賢禪師生處時代相近,元賢禪師參照當代文獻並不稀奇。
這兩首詩都是祖師的一生縮影。元賢法師善於掌握祖師的生平、教法、經歷來描寫,用寥寥數言,便精簡扼要地表達出諸祖一生行儀及重要功績。濃縮手法也是這兩首叙事詩可取之處,辭彙簡而、文辭質樸,方便背誦,在弘教功能上,以詩偈方式有助加深記憶,也令讀者較易掌握重點。將禪門辭彙直接入詩,雖然無可避免會削弱詩中的抒情因素和意象創造,令詩句意境不高,缺乏文學藝術上的意象審美元素,但從鑒賞角度來說,也不失為傳記叙事文學系列。
來源:佛門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