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6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學與生活] 耶穌的智慧之道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5-20 00:46: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耶穌的智慧之道


        耶穌曾說祂是「走向生命的道路」。這條路是什麼?

        除了生命的道路之外,祂的路也是智慧的道路,沈思的路。耶穌的道路是站在所有的歡樂、喜悅、矛盾、模糊、分歧和複雜之中,卻仍有足夠的信心沈浸在其中。

        有時候我們可以從反面來看。聖經告訴我們,相反於智慧、沈思之道的,是驚奇之道。一次又一次,福音中描述跟隨耶穌的群眾對祂所說和所做的感到驚奇。耶穌一再地斥責他們:「不要驚奇你們所見到的!」耶穌不要我們對祂感到驚奇,因為這對我們沒有好處。

        為什麼?驚奇不好嗎?是的,驚奇可以是好的,對一個小孩來說,驚奇代表他遇見了超越他知識能理解的事,以致訝異地說不出話來。這樣的好事,對大人來說,就不那麼好了。對我們來說,驚奇通常不是來自看見奇蹟,而是敲邊鼓地歡呼,最後導致痛恨那些以前會讓我們驚奇的事。那些曾經驚奇於耶穌,而要擁戴祂為王的人們,沒過多久,成了喊著「釘死祂!」的人。我們所驚奇的也是最後我們要釘死的,那些名人很快就學到這個道理。驚奇是智慧的反面。

        如果驚奇不好,而且是智慧的反面,那什麼是好的?智慧又是什麼?

        沈思和無助,就是智慧。在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典範。她不對任何事驚奇。當別人對耶穌感到驚奇時,她反而選擇抽離,將一切默存在自己心中。

        耶穌的門徒也曾表現過這種智慧,只是不常。他們常常像群眾一樣對耶穌感到驚奇,他們真的需要沈思,這個耶穌願給他們的智慧。有一次耶穌做了這樣的事。他和那個富少年談完話後,邀請他放棄一切跟隨祂,但那個少年不願意,憂鬱地走了。耶穌轉身對自己的門徒說,我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孔比富有的人進天國還容易。」那些門徒怎麼回應?

        他們不驚奇。沒有人說:「哇嗚!」沒有人說:「老師說得好!」沒有。他們呆住了,說:「如果這樣,那誰還能得救?」這句話的意思等同於:「如果這樣,那我們麻煩大了!」耶穌的回答讓他們面對了自己的無助,自己的貧窮,自己的有限,自己其實根本沒有得到,自己以為得到的一切。耶穌說了一句好話,逼著門徒沈思,體會如同小孩子般的無助。

        當我們對事只有驚奇時,我們沒有用我們的智慧把事情兜在一起。當我們驚奇時,我們忙著捕捉那些膚淺、新奇、巧妙、單一向度的思想。驚奇正是基要主義沒有被認出的面像,是智慧的反面。驚奇的路就是基要主義的路,讓一個片段、一個人,以偏概全地代表了所有。

        到處都有「驚奇」:看看那些運動場上的英雄,舞台上的明星,那些流行趨勢的創造者,我們會說:「哇,你是我的國王!你是我的皇后!」但沒有多久,我們再度高喊:「釘死他!釘死他!」我們在教室裡上了一節課(心理學、神學、禮儀課、成人教育學、女性主義、生態學,不管是什麼),就用這一點皮毛的知識,用不切實際的眼光,激動、憤怒地指責這個世界。簡單來說,這個反應就是驚奇。之後我們開始釘死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十八世紀的英國詩人亞歷山大.波普有一次這麼說:「學到皮毛是最危險的事。」因為這會帶我們走上驚奇之道。

        智慧之道是沈思之道,把所有的痛苦、苦難、歡樂、矛盾都兜在自己心裡,反覆思索,直到這些經驗改變了你,在你裡面孕育出同情,使你徹底降服。我們都是有智慧的人,當我們走在耶穌的道路上,被眼前的奇事嚇傻了的時候,我們也會問:「那這樣誰還能得救?」

(天主教靜山靈修中心)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0 23:3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