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1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1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還未是眾家之家
某信仰小團體裡的一位成員,是專業人士,在傾談中,談到在堂區內用自己的專業幫助堂區內的事工。由於知道他是造詣甚深,深慶堂區得人,但他說不易為。原來,不易為不在於事工本身,他的幫助深受歡迎;不易為是不斷有人來問:你收了堂區幾錢?你這行不是很忙,你沒生意嗎?
教友不收分文來參與堂區工作,用了三年時間,類似的說話才漸漸平息。因著時間,其他人大概慣了他的存在,就再沒有疑問了。
旁觀多年,在我眼中,不少堂區仍然走不出「村落」的模式,離「眾家之家」這個理想,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
什麼是「村落」模式?就是把堂區視為一條鄉村,村民都是熟人,做事已經有一套年復年的方法,每年春秋二祭,做事要行禮如儀。村內講究的是論資排輩,年紀大的就是有道理那一位。同時,身分也是關鍵,誰是村長,誰就有話語權。一條村,最重要是和氣,不要爭執,同時有陌生人出現,就會異常顯眼,總覺得對方不懷好意,除非對方安安份份地住在村上好一段日子,成為一份子,不然,總覺得礙眼。
堂區如村,有其歷史原因。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神父在堂區傳教,吸納了不少地區教友。部分教友年幼就在堂區裡生活,經歷了大半人生,都是與堂區共成長,這個共成長,包括地方,也包括其他教友。由是,經過半世紀,很容易就衍生上文所提到的感覺:傳統、熟人、輩分。
這是在歷史因素下形成的堂區風格,相信不少教友到一個全新的堂區,不容易覺得「回家」,更容易浮現的反而是「入鄉隨俗」這四個字。每個堂區都有自己的習俗,某些說法、做法。當有你這樣一個「外人」時,教友之間特別容易顯出他們的熟悉,他們曾經共同經歷過的事情,又或說一兩個你不太懂的名字,又或是「就好似那次」的堂區典故或隱喻。
所以,具專業能力的教友踏進這條村莊,村民的懷疑並不是針對教友本身,而是那種自足自給自得其樂的感覺,被吹散了一點。因此難免有所猜疑了。
如果不是社會急速改變,村落模式本身並沒有問題的。現在的困難是:要用地區作劃分,一群教友用半生的時間來建立自己對這幢建築物的感情,實在太難了。彌撒中白髮蒼蒼,年輕人零星,就是最好的回答。
當然,再進一步要說的是:堂區是福傳團體,而非教友懷緬人生的落腳點。村落有其可貴之處,但要把福音傳到地極,才是旅途中教會的真正目標。願我們的堂區能把心裡的樊籬拆掉,走出去,也讓世上的人,走進來。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