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4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動態] 美國“財政懸崖”有解 勿過憂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2-17 06:16: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評論員 余翔)隨著2013年的臨近,國內媒體對美國“財政懸崖”問題的新聞關注度開始陡增,美國經濟能否躲過這一“生死大劫”成為熱議話題。在筆者看來,“財政懸崖”是個問題,需予關注,但無需過度擔憂,用“斜坡”代替“懸崖”可能更精准。

  美國知名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與《華盛頓郵報》近日的一份民調顯示,近半數受訪美國人對“財政懸崖”的具體影響並不清楚。新華社駐美國記者在走訪了美國東部、中部、南部十餘個州,與上百名美國普通民眾進行交流後發現,約半數的小企業主、工人、農民無法完整說出“財政懸崖”這個名詞。這從一個方面反映出“財政懸崖”問題影響面明顯小於次貸危機和金融危機。

  “財政懸崖”問題從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至今,已近有大約一年時間。經過近一年的市場反覆炒作和消化,其已不可能對市場發起“非預期性衝擊”,短期內對市場,尤其是金融市場的利空衝擊已基本消化。一些美國大型企業已開始提前分紅,規避明年可能的增稅政策。為了保住利潤,全美最大的四十家上市企業中,已有半數宣布將削減資本支出。

摩根斯坦利公司最近在對其客戶的一項非正式調查發現,高達60%的客戶都認為“財政懸崖”問題能夠避免,僅有7%的客戶認為國會會把美國經濟推下懸崖。“財政懸崖”問題雖然是由民主和共和兩黨之爭造成的,但沒有了大選的壓力,找到一條為兩黨所能接受的“第三條道路”阻力已極大地減少了。

  首先,兩黨都希望避免“全面開支削減計劃”,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雙方一定能找到一個妥協方案。根據全面開支削減計劃,未來9年內將削減總額為1.2萬億美元的支出,其中“軍事”範疇和“非軍事範疇”都將各削減一半,而共和黨反對大幅削減國防預算和增稅,民主黨則反對削減社會福利和醫保開支。

  其次,雖然民主和共和兩黨仍堅持各自的政策主張,互不相讓,爭強鬥狠,但隨著“財政懸崖”問題的逼近,沒有哪一個黨派能夠承擔起讓經濟跌落懸崖的罵名,更何況共和黨還想四年後重奪總統寶座。共和黨會為民主黨設置障礙,但不會將其逼上絕路。

目前兩黨就應對“財政懸崖”的談判陷入僵局,但從雙方的表態來看,僵局隨時可以打破。博納辦公室發表聲明稱,“溝通途徑依然開放”,白宮也表示會繼續保持溝通。雙方的表態意味著仍然有討價還價的空間。越來越多的共和黨議員意識到,在徵稅問題上共和黨能夠討價還價的籌碼已經越來越少,奧巴馬的連任表面民眾認同提高高收入者個稅稅率和資本利得稅率的做法。一些曾經保守的共和黨議員立場上出現鬆動,甚至是反水。

  美國共和黨大佬參議員夏布里斯(Saxby Chambliss)、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羅姆尼競選顧問經濟學家哈伯德(Glenn Hubbard)等都公開呼籲共和黨改變策略,接受奧巴馬提出的預算架構。在夏布里斯看來,“我比較在乎的是我的國家,而不是20年前的承諾” 。這意味著兩黨就“財政懸崖”達成一致的難度可能沒有之前預期的大。

  有理由相信,民主黨和共和黨最終會繼續延長稅收政策、基本維持現有開支水平,為“財政懸崖”問題找到解決方案,無需過度擔憂美國經濟會跌落懸崖。真正需要擔憂的是未來美國經濟刺激政策的退出問題。市場對“財政懸崖”的擔憂,其實暴露出來的是市場對美國經濟失去刺激後的憂慮。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12-21 00:38:52 |只看該作者
歐巴馬連任成功,為了安定人心(是安美國國民的心,也安其他國家對美元的信心),
所以和國會聯手演戲,表示美國除了印鈔之外,其實也關心 債務問題,
但實質上任何經濟或財政方法都不能化解美國的經濟困境。
記得在2007年金融海嘯發生後,小布希提出7200億舒困預算請國會通過時,
以及2008年美國要國會通過提高舉債上限時,都曾演過同樣的鬧劇。
目的只是告訴別人美國是負責任的國家不光會印鈔票,
當時已經通過了要縮減赤字的承諾,不過這四年內都沒有兌現,
美聯儲改用量化寬鬆的方式印了更多的鈔票出來。
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是歐巴馬競選的承諾,這兩項是沒法減少的,
同時這兩項支出是潛在債務(即是要在未來兌現,沒有算在已發行的債務中),
而美國已發行國債接近15兆,美國的GDP也差不多15兆,
但若計入地方政府債務與私人(企業)貨務,則接近50兆,
無論是中央或地方和私人債務,還債的基本就是GDP的15兆,
美國政府目前的目標是縮減赤字而非消滅赤字,
換言之最近數年還是支出大於收入,填補這差額還是得舉債,
所以未來數年的總債務還是會增加,每年的利息支出亦會增加。
當GDP中的相當部份用於償還利息與本金後,剩下的部份就會越來越少,
留在國內能用於消費部份的也會減少,而政府又主動削減支出,
所以GDP的數目也會下降,這意味著稅收也會減少,
就政府提高稅率和稅源,最後微得的總稅額也不會增加,
所以計劃來可行但實際上卻沒有成效。
如果把眼光放大到全球化的規模,
全球的人口是緩慢增加,產出與消費也是緩慢增加,
當美國要的緊縮政策推動後,消費會減少,別的國家對美國的出口亦會減少,
所以其住國家的GDP也會下降,對美國貨品的需求也會下降,
沒有道理是美國節衣縮食反而助長對別的國家經濟成長反過來大量購買美國產品。
在經濟景氣時加稅大眾可以接受(柯林頓政府時期就是如此),
但在不景氣時的高稅率會做成企業為生存而外移至生產成本較低的地區,
地球村的效應已經做成企業逐利的習慣,當資金撤離而造成美元走弱,
美國經濟馬上崩潰。
美國的工資讓美國產品沒有競爭力,美國國民亦難以改變消費習慣,
無論是縮減開支或是加稅,我認為都沒可能成為事實,
無論是歐巴馬或是美國國會,只是聯手演一場戲。

既然經濟和財政政策都無法解決現時的困境,
唯一可行的就是非經濟手段,美國策動一場戰爭,
讓別人破壞而停止生產,同時對美國的軍事和工業產品大量需求,
甚至要借債來購買,資金亦大量流向美國投入生產,
美國得以高價出售大量消耗品,成為最大的出超國,
就根本上解決了問題。
其實美國在1930經濟大恐慌後能翻身,
並不是靠羅斯福政,而是從第二次大戰中起死回生,
現時美國而對比1930更嚴酷的危機,
美國還會有其他選擇嗎?
不回應畜牲與莠民
莠民不知道自己無知
畜牲不承認自已無知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31 03:0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