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4-11-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160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6384
- 相冊
- 1
- 日誌
- 17
狀態︰
離線
|
客家飲食的特色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素、野、粗雜的傳統吃法。
(1)吃素。
客家對吃素有兩種理解,一是不吃葷,二是沒油吃。
不吃葷的“葷”指肉類或動物油,沒油吃的“油”兼指植物油和動物油。
客家人吃素少數屬於主動行為,多數屬於被動行為,即艱苦的生活條件逼得你不想吃素也得吃素。
吃素是我國的一種文化傳統。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就是一個崇尚素食的代表人物。
他很少吃葷,甚至很少吃植物油。陸遊寫過數十首詠歎素食是詩,他不僅認為“菘芥、稻梁”之類的飯菜好吃,
而且還感到吃素可以養病健身,益壽延年。
想不到,客家人吃素正暗合力量科學道理。西方一些國家出項肉、蛋類食品被冷落,而以土豆為主的蔬菜和纖維豐富,
特別是有防癌和避免動脈阻塞作用的食品,成為搶手貨。
看來客家人因生活條件窘困造成的被動吃素的行為,倒是“因禍得福”了。
(2)吃野。
先秦以來,我國人民便有“吃野”的文化傳統。這裡所說的“野”,住要指野菜、野果、野味。
“野”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新鮮、無污染,這正是營養學家所提倡的。
據說,我國野菜有300多種,不僅有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等,而且營養成分高於常見的蔬菜。
野果的品種和營養成分也很豐富,如沙棘果的維生素C含量就比常見的水果高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還有多種人體必須的元素,長期食用可以益壽延年。
至於野味則更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客家居域多為南方的山區和林區,野菜、野果、野生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
這都為客家人“吃野”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3)吃粗和吃雜。
客家人向有吃粗和吃雜的文化傳統。
以糧食而言,稻米是主食,其他包括番薯和芋都歸為雜糧之屬。
過去沒有電,也沒有碾米機,把米脫殼加工成精米破費時力,因此吃糙米的現象十分普遍。
在菜肴方面其實也不算粗,要說有點兒粗的話,似乎也是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即菜名不夠文學化,
菜形不夠藝術化,菜料不夠“貴族化”,菜款不夠複雜化。
“不夠”不等於沒有,只是“稍遜風騷”而已。客家人尤其喜歡吃內雜,即禽畜的內臟,即使是充滿腥氣,
人們不屑一顧的牛的內臟,也不例外。
而且由於烹調得法,甚至能做出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參加國家的名菜譜指列。
吃粗吃雜,不挑食,不偏食,有益於平衡營養,有益於身體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