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4-1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3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轉載:陽光勵志網
中國人有句俗話,叫做“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意思是說,好心沒有得到好報。可以想像,當人們發自內心說這話的時候,心裡一定是憤憤不平,很不是個滋味。
為什麼好心得不到好報
凡事都得問個為什麼?好心得不到好報的原因也值得深究。
據我們的分析,無非是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是對方是“冷血動物”,無情無義,跟這種人就談不起來了。唯一的選擇就是不與之往來。另一種可能是,你根本沒有透徹地瞭解對方的需要、情感、個性,只是憑自己的主觀願望予以同情或施捨,這就難免引發對方的反感。也許你的好心正戳到對方的痛處,他怎麼可能對你表示深切的謝意呢?
理解是溝通的橋樑
生活中有些人,本質上很善良,但人際交往的質量就是差,與周圍人關係緊張,經常發生衝突。自己也感到很委屈,因為他(或她)確無害人之心。在我們看來,造成這種結果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他人缺乏理解,偏偏正確而充分地理解他人是交往成功的首要條件。
在這個問題上人們還有一種心理誤區,那就是,不熟悉的人才會存在缺乏理解;熟悉的人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其實不然,不要以為熟悉的人,甚至是最親近的人(如夫妻)就一定理解得很真切。世界上最難做到的事就是真正理解他人的內心世界,不管這個人是什麼人,他與你是什麼樣的關係。
人生來就有“自我中心”的傾向,常常是以自己的態度、心境、價值觀、知識經驗去看世界、看他人。在童年期到成年期的社會化過程中,隨著心理的發展以及外力的作用,人逐漸從自我中心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但每個人解脫的程度不一。(為人處世 www.suntw.net)況且完全、徹底的解脫是不可能的。由此看來,對他人理解的不足,是人類普遍存在的缺陷,只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
學會“移情”
這裡向大家介紹一種理解他人的方法,雖然也不能完全、徹底地解決問題,但至少會給你提供非常有益的幫助。這種方法就是“移情”。
所謂移情,即指感受他人的思想、情緒,能夠用他人的思想方法進行思考的能力,亦即用他人自身的觀點去理解他人。換言之,就是通過“換位法”,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最大限度地縮減從自我出發的主觀性。這樣,就能夠和對方想到一起去了,相互間能達到較高程度的理解,建立親密關係就不是件難事了。正所謂“理解萬歲”!
實施移情的路徑有以下幾條:
設身處地
真正做到這一點實非易事。一則要有強烈的意向,要以極大的耐心與毅力“投入”進去,才能進入“角色”,真正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而浮光掠影、以應付甚至虛假的態度來“設身處地”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人的。另外要有一定的技能。理解他人的先決條件是他人向你敞開心扉,讓你窺探他(或她)的內心世界。
要做到這一點,就得產生“自己人效應”。當對方有過失時,你得向他表示任何人只要幹事都有犯錯的可能;當他有挫折時,要表示理解,要幫他分憂;當他成功時,你要表示由衷的祝賀,並對他導致成功的內在品質表示讚賞。若能做到這幾點,對方就會向你袒露心胸,你也就能做到真正的“設身處地”了。
注意反饋信息
人是一個高度複雜的非線型系統,想通過一次性的認知就能完全理解一個人,是不切實際的奢望。對一個人的理解要通過若干次的修正,才能得出近乎正確的認識。
修正的依據是什麼?來自各方面的反饋信息。比如說,你向對方發出的語言信息、非言語信息(手勢、面部表情、聲調等)、具體行為、理解對方的種種表示,對方有什麼樣的反應?是一笑了之,還是神情專注?是嗤之以鼻,還是很受感動?對方認為你是坦誠的,還是油滑的?只有對這些信息充分地予以接收、分析、判斷、加工,繼而修正自己的行為表現,移情才有成功的可能。
和對方站在同一立場上看問題
人們時常對他人的所作所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認為是荒唐的、可笑的。其實,如果和別人站在同一立場上的話,就會感到是那麼的自然、合理。當自己的愛人、朋友、學生、領導、下屬等做出一個你似乎難以理解的舉動時,不要先埋怨、斥責或者表現出過激行為。而要先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平心靜氣地想一想,他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這樣一來,處理問題就會比較正確、客觀了。
此外,理解他人並不是遷就他人,移情也不是無條件地被他人的觀點、思想、情感所同化。它只是使人們不為偏見所左右,少受主觀性的影響,正確地認識別人,從而提高人際關係的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