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4-13
- 最後登錄
- 2024-1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23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951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第154集:芬園(荔枝堡)
料理,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慾,料理,更可以是乘載夢想的羽翼,帶著努力耕耘的鰲人們展翅高飛,讓願景遠播、發揚。卓大姐不畏艱難,在一片反對聲浪中咬牙前行,終於讓芬園這個歷史悠久的米粉鄉,有了屬於自己的品牌;而古道熱腸的阿春姐,多年來鍥而不捨地嘗試和研發,成功提升了荔枝的經濟價值,延綿了荔枝的香甜芬芳。
人物介紹
劉姿均
國姓客家人,嘉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熱心於公共事務,積極推廣客家文化傳承,致力於社區發展和營造。
吳國榮
在地客家人,現為貓羅溪畔客家協會會長,是芬園現在少數僅存會講客家話、土生土長的在地人,家裡還保留著古董菸樓。
謝喻如
除了具有藝術家的特質,謝大姐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總是不顧一切勇敢追尋,咖啡廳的建設,除了從小到大熟悉的客家元素,更結合了所喜愛的西方美學,讓原本極具衝突的兩種風格,碰撞出全新的火花。
卓淑娥
卓大姐的母親是后里客家人,對於自己的米粉製作,始終堅持良心事業,每一個步驟都得扎實地做,每一種原料都不能妥協於成本,絕不添加有害人體的成分。
李建炎
芬園在地人,米粉工廠的第二代接班人,自從回來接手家業,便和太太一起打造屬於芬園在地自己的品牌,讓楓坑的米粉,可以在台灣佔有一席之地,繼續傳承飄香。
楊漢宗
外公是客家人,在芬園土生土長,因為環境的關係,不常講客家話。從小跟著媽媽學習種荔枝,兼職飼養土雞,成天與土雞和荔枝為伍。
楊黃美春
人稱阿春姐。父親是客家人,擔任過村長,為人海派熱心,對芬園當地的農業有卓越的貢獻,不僅成功研發出荔枝乾,更將荔枝當作食材入菜,將在地農產多元化地推廣出去。
料理小常識
1. 芬園鄉生產的米粉不同於北部以蒸籠蒸熟的「炊粉」,而是以水煮到半熟的「水粉」為主。水粉經過水煮再冷卻乾躁,較粗、口感水嫩彈,有別於直接蒸熟的炊粉。
2. 風乾米粉的過程,一般來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然日曬風乾,另外一種是熱蒸汽風乾,日曬需要仰賴有風的好天氣,而蒸汽風乾更是額外辛苦,要身處在高溫達四、五十度的密閉空間裡搬運、風乾米粉,其中的辛苦更是外人無法體會。
3. 荔枝有「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的特點,保鮮期相對較短,於是會特別製作成荔枝乾。而殺青後的生鮮荔枝倒入鐵盤中,細細地擺佈均勻後,就可以放入烘乾機了。
4. 根據中醫說法,荔枝核有益腎臟,荔枝核有助婦人經期止痛,益腎功能、減緩疝氣,治胃痛,避寒邪。小小的果核有著大大的功效,不僅健康美味,更兼具調理養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