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9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456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一、魏晉南北朝藝術概述
時代背景
魏晉南北朝(西元220~581)又稱為六朝時代,是中國史上一個動亂的時代,政權分裂,戰爭頻繁不斷。歷經三國、西東晉與南北朝(北朝歷北魏、北齊、北周;南朝則歷宋、齊、梁、陳),至西元581年為楊堅建立的隋朝所統一。
魏晉時代發展了漢末的察舉制度而形成曹魏的九品官制,造成士族特權的壟斷,士族由於生活環境優越,產生了一批優秀的文學家和藝術家。
因為社會動盪不安,很多人為了逃避現實而暢說空談,並產生了玄學,而玄學的推動則有利於邏輯思辯的發展,及理論探索的自由空氣,並影響文學和藝術的創作。
此時期是歷史上所謂五胡亂華的時代,雖帶來災禍,但也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尤其是佛教的迅速發展,大量寺院的建築和造像的盛行,帶動了藝術創作的發展;佛經、佛故事的大量傳入,拓展了文學與藝術表現的想像空間。
藝術特性
受九品官制和玄學的影響,人物品鑑風氣盛行,對人物外貌和言行舉止的觀察入微;又佛畫傳入印度藝術的表現手法,這些都促進了人物畫技法的成熟,及藝術美學的奠基工作。
此時的人物畫或雕塑造型,已能用具體自然的動感和技巧去表達,不但能表現人物的外在美,更能透過眼神手勢及「飄帶精神」,傳達人物的內在美,達到人物形神兼備的境界。至於山水和樹木的表現仍停留在圖案化的階段。
畫論、畫史在此時期已建立,如謝赫的《畫品》,提出繪畫品鑑的六法,而其中的『氣韻生動』說更是被歷代畫評家奉為最高的準則。
二、魏晉南北朝的藝術表現
繪畫
人物畫的內在美(形神兼備)
由於魏晉時代的動盪不安,人心希求安靜,因而清談之風大盛;隨著道德禮法的崩潰,人們傾向欣賞有個性、風采的人物。在繪畫上,要求生動地表現出人的內在精神、氣質、格調、風度,而不在乎外在的環境、事件、形狀、姿態如何的鋪張描述(如漢代的風格)。
人物畫的描寫,不如漢末三國時代的激動表現,而較多是傾向內在心理的描寫,例如東晉顧愷之(約346~407年)的《女史箴圖》(圖1,2,3,4 ),所繪的人物特別強調眼神的悟對,與手勢的搭配,而穿在身上的衣裳鼓起,好像有「氣」充滿體內,加以衣飾襟帶理想化的飄舉,使人物不但具有動感,亦能藉心手的相湊相應,令人「遷想妙得」,看透人物心理的動感。傳為顧愷之所繪的後世摹本《洛神賦圖》亦有相同的表現。此期人物畫可以說「形神兼備」,達到所謂中國畫品評的最高標準「氣韻生動」的水平,謝赫「六法」中所說的「氣韻生動」原是指此期人物畫的表現,於此我們可得到印證。
遲至東晉滅亡,山水畫仍未達生動的地步。雖然在此時有山水詩(如陶淵明的作品)興起,隱士對山水開始發生興趣,《女史箴圖》也有一段山水畫的描寫,但空間感仍很不合理,所表現的正如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所說的:「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群峰之勢,若細飾犀櫛」,而且樹石的姿態尚且僵硬,作「列植之狀,則若伸臂布指」,毫無動感可言,可見此時山水畫仍處於萌芽期。
其他著名畫家有:
曹不興,三國時吳國人,曾臨摹印度僧帶來的佛像範本,善畫人物和佛像。
陸探微(?~約485),劉宋時人,擅長人物、風俗、佛像畫,創造「秀骨清秀」的繪畫風格,以描寫清談人士。
張僧繇,蕭梁時人,是最受梁武帝器重的佛畫創作者,他以「凹凸暈染法」表現強烈的立體感而成名。
曹仲達,來自中亞曹國的北齊畫家,以畫「梵像」著稱,他的「曹衣出水」風格最為有名,這是源自印度汲多王朝造像的特點,當時人稱他的畫風叫「曹家樣」。
楊子華,北齊宮廷畫家,善於描繪當代題材的人物畫和貴族生活的風俗畫,代表作《北齊校書圖》,畫風對唐代影響很大。
出土重要作品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像模印磚畫,南京丹陽等地南朝大墓中發現多處,其中以南京西善橋墓磚畫(另圖1、2、3、4)製作最精細。刻畫出魏晉清談代表人物「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咸和春秋時的隱士榮啟期,用簡練的線條,表達人物內在的氣質。
寧懋石室和孝子棺石刻畫,是洛陽出土北魏晚期繪畫的代表作(527年) ,以山石樹木為背景刻畫孝子的孝行,畫中的流雲、樹石配合飄舉的人物衣帶也歪斜地動了起來,構圖和諧生動。
樓睿墓壁畫,北朝晚期墓室壁畫屢有發現,其中以山西太原發現的北齊東齊王樓睿墓壁畫最有名,墓道左右繪出行、歸來圖,甬道和墓室前壁繪門衛儀仗,墓室內繪墓主人生活圖,壁畫中的人物形象特徵與《北齊校書圖》有許多相近之處,規模宏大,構圖完整,技藝高超,可見人物畫寫實風格至此已達成熟境界。
儀仗畫像磚,1958年河南鄧縣南朝墓出土,以浮雕形式表現墓主生前儀仗行列,步伐整齊,表情嚴肅,有強烈的動感。
甘肅嘉峪關出土的魏晉三號墓畫像磚,在同一壁上或相鄰的幾塊方形畫像磚,可以組合在一起表現共同的主題,大多描寫墓主人家居、廚事、屠宰牲畜及牛車等,內容十分豐富。
人物故事漆畫屏風,山西大同北魏司馬金龍夫婦墓出土,畫中人物是一些帝王將相、孝子烈女、高士逸人,人物形象與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相似。
石窟壁畫
遺存的北朝石窟壁畫是了解該時代佛教繪畫的重要資料,最有名的如:
克孜爾石窟壁畫︰在今新疆龜玆一帶,始於四世紀後半期到七、八世紀。壁畫內容有說法圖和佛教故事,其中以「佛本生故事」最多,均以單幅的形式表現一個主題,對敦煌壁畫有影響。所謂佛本生故事,是表現釋迦所述前世因緣故事,常以前生為國王、王子、婆羅門、商人以及弱小動物的遭遇為比喻,凸顯施捨、仁義等思想,宣揚忍辱犧牲、捨己為人的苦行。
敦煌莫高窟壁畫︰數量相當多,在藝術史上可以填補部份的空缺,例如現存當時紙本、絹本繪畫可補真跡的不足。
275窟(十六國)是現存最早的洞窟之一,繪有本生、佛傳等故事畫,畫法豪放,以簡單的圈圈暈染表現人體特徵,並以細線勾勒,為敦煌壁畫早期典型的風格。
最有名的壁畫是 257窟(北魏)的《鹿王本生圖》、254窟(北魏)的《捨身飼虎圖》、 428窟(北周) 《須那達太子本生圖》。以連環圖畫的形式表達故事內容,構思十分巧妙。
285窟 (西魏,建於537~38年),是莫高窟最早有紀年題記的洞窟。其中《五百強盜成佛圖》最有名。
北朝壁畫常以紅、白、藍、綠等濃烈的原色為基調,給人以莊重深沈的感受。
雕刻
文獻上記載,西晉時已有巨型的彩繪泥塑佛像。從出土文物看,六朝時期人物儀態塑造得清瘦典雅,和文獻上所說的『秀骨清像』式樣相吻合,這是將早期那種由西域傳入的面貌長圓、肢體肥壯堅硬的風格逐漸中原本土化,出現了面貌清秀、眉宇開朗、表情恬淡、焉然含笑的風神飄逸形象。
著名雕塑家
戴逵(約326~396年),東晉著名畫家和雕塑家,尤以擅長佛教雕塑著稱,他努力探索完善鑄造和雕刻的技法表現,改善國外傳入的佛像式樣,而創造出當時民眾易於接受的佛教雕塑形象。
戴顒(378~441年),戴逵兒子,是東晉至劉宋時著名雕塑家,對處理大型雕塑作品時,經驗豐富,技巧嫻熟。
石窟造像與陵墓雕塑
北朝石窟造像,著名的有雲岡、龍門、敦煌莫高窟、麥積山、天龍山等。石窟雕像最雄偉的是雲岡第20窟的坐像,高 13.7 公尺,造型雄偉,佛像容貌豐滿,兩肩寬厚,衣褶線條緊貼身軀而雕,莊嚴中寓有慈祥,充分體現了佛的胸懷氣度,很能代表北魏時的石雕藝術風格。
彩塑最好的是敦煌莫高窟第 259窟的造像,含蓄微笑的神態,給人以恬靜的美感。洛陽永寧寺塔基出土的北魏泥塑殘像造型最為精美,塑工細緻,面目傳神,是現存北朝雕塑的精品。
南朝陵墓雕刻,南朝歷代帝王、貴族陵墓前,一定有神道石柱、石碑、石獸等。石獸一般通稱辟邪,由獅子造型變形改造的,有驅邪、求福或升仙之含義。其中以齊武帝陵前的天祿、齊景帝陵前的麒麟(獨角的石獸稱麒麟,雙角者稱天祿)最具代表性。風格承襲漢代石獸雕刻,善於利用整塊石材,以洗練的手法表現雄偉的氣勢。
陶俑,大部分塗彩,數量相當多。東晉、南朝的陶俑沿襲漢魏的傳統,造型均勻協調,比例合度。北朝則大量出現少數民族的人物,多以出行、儀仗的形式排列,間有莊園內的生活情景,例如男俑的裝扮著婦女服飾,畫眉圖胭脂,胸口敞開,反映北朝自由放浪的風氣。
以北魏《司馬金龍墓》和東魏《茹茹公主叱地蓮墓》中出土的陶俑數量最為龐大。人物造型已從西晉時的呆滯古拙,轉向生動自然,從僅具輪廓,轉向細部描寫。人像的體態也是神韻日增,出現不少生動傳神的作品,例如北齊庫狄迴洛墓中出土的胡裝舞蹈老人,面目傳神,姿態生動,頗具藝術特色。
書法
魏晉南北朝時代是各種書體交相發展的時期,這時的隸書已走入公式化的末路,草書經章草階段發展成今草,行書在隸楷遞變過程中逐漸成熟,出現了很多著名書法家和書法理論著作。
楷書
魏晉南北朝是楷書發展的青年期。南北朝碑刻是現存楷書的寶庫,北朝碑刻即所謂的魏碑書法,魄力雄渾,氣象渾穆,體態多變,著名的有《龍門二十品》(例如《牛橛造像記》,約495)、《張猛龍碑》(522)、《鄭文公碑》(511)、《石門銘》(509)等,以及眾多的墓誌銘文。南朝有名的碑如《爨寶子碑》(405)、《爨龍顏碑》(458)、《瘞鶴銘》(514)等。
草書
章草還有點隸味,著名的如西晉索靖的《月儀帖》及出土的晉簡牘中的書法。今草採用楷書的體勢、筆意發展而成,著名的有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獻之的《鴨頭丸帖》等。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草之間的一種書寫簡易、流暢的書體,以王羲之的《蘭亭序》最有名。
建築
城市建築
洛陽是三國時魏國的都城,從西元前1111年周公經營此地,洛陽一直是長安以東的政治和商業中心,北魏於494年重建,郭城內道路縱橫,佈局規整,里坊遍布,寺院錯落,佛塔林立,其中永寧寺(516年)最為宏偉壯觀。
曹魏鄴城在今河南安陽東北,東漢末年曹操首營鄴城,東魏再建南新新城,遺址臺基目前尚存,街市民里分佈在南區,改變漢以來「面朝後市」的傳統。
東晉、南朝建康城,即今南京,自三國時吳建都建業(222年)起,便一直是中國南方各偏安王朝的政治中心,是典型的園林式城市,閭里、集市分佈在城南秦淮河兩岸,城市結構佈局靈活。
宗教建築
中國佛寺的營造模式,源於印度佛教教義與佛教建築。漢字「塔」是梵文Stupa,音譯窣堵波,也稱浮圖,印度本義指墳墓,本是實心的,傳到中國高塔多為空心的,以便於登臨,通常建於佛寺中央。
早期佛塔有兩種類型——樓閣式與密檐式。
樓閣式塔最初應為木構式,磚石結構完全仿木構形式而建,每層闢門窗可以登臨。各層面闊與高度,自下而上逐漸縮小,整理輪廓為角錐形。《洛陽伽藍記》所記載的永寧寺應屬這類型塔。
密檐式塔都是第一層特高,以上各層據驟變低矮,面闊與高度逐漸縮小,越收越緊,各層檐緊密相接,故稱密檐式塔。整體輪廓成炮彈形。現存中國最早的塔是建於北魏正光四年河南嵩山嵩嶽塔(523年),即屬這種密檐式的磚塔,十二角十五層,高39.5公尺,底層直徑10.6公尺,塔用蓮瓣作柱頭(希臘風格)和柱基的八角柱,有用獅子作主題的佛龕(波斯風格),有火焰形的卷間,形式十分優美。
石窟佛寺源於印度,有「之提」與「精舍」兩種類型。前者前方後圓,後者多為方形。石窟佛寺興盛於北魏時期,遍及大江南北,尤以西域、中原最為鼎盛,其中最有名的是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453-495年)、河南洛陽龍門石窟與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建築裝飾
現存北朝建築和裝飾的風格,最初是茁壯、粗獷,微帶稚氣,到北魏末年以後,呈現著雄渾而帶巧麗、剛勁而帶柔和的傾向。而南朝遺物在六世紀時已具有秀麗柔和的特徵。
木構建築風格比漢代更為多樣化,臺基外側有磚砌的散水,柱礎出現覆盆與蓮瓣二種形式。斗拱梁架上往往用人字叉手承載脊槫。
東晉的壁畫和碑刻中出現屋角起翹的新樣式。五世紀中葉,北魏平城宮殿開使用琉璃瓦,但到六世紀中期,北齊宮殿仍只有少數黃、綠的琉璃瓦。瓦當紋樣以蓮瓣為最多。
室內多數用複斗形藻井。北朝石窟裝飾圖案受西域影響,蓮花、飛天、捲草紋和火焰紋最為流行。
文出:HUNG的藝術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