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9-13
- 最後登錄
- 2018-10-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39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72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在一切經濟災難中,「停滯性通膨」恐怕找不到敵手。在它出現之前,停滯與通膨有如地球的南北兩極,一個極冷,一個極熱,永遠不會同時發生。但極冷的停滯代表經濟發展頓挫乃至負成長,會造成嚴重的失業,令許多家庭衣食難周。而極熱的通膨,則意味經濟過度熱絡、資源不敷使用、勞動短缺,因而百物騰貴,同樣讓弱勢者生活發生困難。這兩者都已如此可怕,試想當停滯與通膨一時並至,嚴重的失業又伴隨著百物齊漲同行,那個景象又何等可怖!
在1973年之前,連經濟學教科書都找不出「停滯性通膨」這個嚇人的名詞。由於「產油國家組織」(OPEC)成功完成市場的壟斷,令石油價格一夕之間大漲,世界各國都因高油價帶動能源、石化成本升高而陷入嚴重通貨膨脹之中。
但這種成本推高的通貨膨脹,並未伴隨需求之同步擴張,而是生產與需求隨生產成本跳升而萎縮,因而經濟停滯、失業大增,使經濟衰退與通膨同時出現,而創造出停滯性通膨此一可怕名詞。
幸好在第一次能源危機之後,類似情況並未持續發生,停滯性通膨的夢魘也早已隱沒不見。但近來石油價格又自金融海嘯之後的低點快速竄升,不旋踵又突破每桶1百美元,於是憂心忡忡的專家們乃警告,如果油價達到每桶135美元,全球會再度陷入停滯性通膨之中。
不過,這次的警告可能太過敏感了一點。今日的世界與1973年已大不相同,要出現同樣的危機恐怕十分不易。
首先,油價儘管突破1百美元,可能趨近135美元,但即使如此,比諸2008年的147美元仍屬小巫,彼時未見停滯性通膨,何以如今就會?其次,30餘年來,美元已大貶特貶,今日的135美元遠不能與1973年的油價相比,又豈足引發噩夢再來?第三,1973年OPEC甫整合成功,售油暴利全歸幾個中東國家掌控,它們又不知如何大事揮霍,乃將巨額國際資金凍結起來,這是需求萎縮的主因。今日產油國大為分散,油元的使用也遠為靈活,其衝擊自不可同日而語。最後,全球經濟首強的美國,由於資金向外流瀉,即使油價升高,猶見兀自面對通貨緊縮的威脅,與之談通膨,有如夏蟲之語冰;若真有微幅通膨,對美國經濟反會如強心劑,可加速復甦腳步,進而帶動全球進口的繁興。
通膨,或在眼前,但不見「停滯性」高掛其上。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55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