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1-2
- 最後登錄
- 2019-7-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706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133
- 相冊
- 16
- 日誌
- 25
   
狀態︰
離線
|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 , 梵文:Caturmaharajakayikas,為帝釋之外將,須彌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個山頭,每個山頭各住一位天王, 護衛天下---四大部洲,即東勝神州,南瞻部洲(中國在此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故又稱護世四天王
四大天王 , 梵文:Caturmaharajakayikas,為帝釋之外將 ,須彌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個山頭,每個山頭各住一位天王, 護衛天下---四大部洲,即東勝神州,南瞻部洲(中國在此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故又稱護世四天王 ,是六欲天之第一,佛教把世界分位, 依次上升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 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皆在三界中”, 輪迴不已,只有達到涅盤境界成佛,才能跳出三界外 ,不受輪迴之苦。
四王天之四個天王。東方曰持國天王,為乾闥婆主。南方曰增長天王,為鳩槃茶主。西方曰廣目天王,為龍主。北方曰多聞天王,為夜叉羅剎主。此四天王誓以神力保護佛法,故居門首。俗稱四金剛,以其為金剛神之類也。(有神手執金剛杵者,係金剛神。)
各地佛院山門,多塑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四大天王之像,以其護法之功甚大焉。惟四天王手執法寶各異,手執琵琶,是持國天王。執寶劍者,是增長天王。執蛇者,是廣目天王。執傘者,是多聞天王。
佛經說: 四大天王在須彌山的山腰,那裏聳立著一座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山峰,稱須彌四寶山,“四寶所成,東面黃金,西面白銀,南面琉璃,北面瑪瑙。
欲界又有六天,稱”六欲天”,為天神所居。
六欲天又有六重,第一重天是四天王天,為四天王及他們的隨從的住所.........
東方持國天王,名多羅吒:梵文:Dhritarastra。“多羅吒”意譯為持國”指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故名持國天王。住須彌山黃金埵,身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 ,是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東勝神州。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四天王。
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梵文:Vidradhaka。”意譯為增長”,指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住須彌山琉璃埵,身為青色,穿甲冑,首握寶劍。為的是保護佛法 ,部受侵犯,他負責守護南瞻部洲。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五天王。
西方廣目天王, 名毗留博叉,:梵文:Virapaksa。”廣目”意為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古名廣目天王。住須彌山白雲埵,身為紅色,穿甲冑,為群龍領袖 ,故手纏一赤龍(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教,即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西牛賀洲。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六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梵文:Vaisramana。意譯即多聞, 以福、德知名聞於四方。住須彌山水晶埵,身為綠色,穿甲冑,右手持寶傘(又稱寶幡) ,左手臥神鼠-銀鼠。用以制服魔眾,護持人民財富。又名施財天,是古印度的財神,在唐代他曾幫唐明皇退蕃兵的圍困,轟動一時,唐明皇為感恩,特命”諸道州府城西北及營寨並設其相”供養 ,佛也特設別院供養。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
四天王天壽五百歲,以人間五十年為一書夜。忉利天壽一千歲。以人間百年為一書夜。再上四天,遞各倍增。初禪三天,壽一劫。二禪三天,壽二劫。三禪三天,壽三劫。四禪前三天,壽四劫。無想天五百劫。無煩天千劫。再上四天,遞加一千劫。四空天中第一天一萬劫,第二天二萬劫,第三天四萬二千劫,第四天八萬四千劫。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上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