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90|回覆: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佛教三字經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傾力打造最唯美動人的寫真美女為您精挑細選高視覺美女體驗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綜圖精英分享家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優質套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激情性愛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唯美清純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8-10 02:29:4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x 2
據印光法師序言所述,《佛教三字經》的主要內容是「略敘如來降生成道,說法度生;列祖續佛慧命,隨機施教;及與古德自利利他嘉言懿行」等事蹟和法理,世人通過誦習是文,可「知佛經之要義,明祖道之綱宗」,其最終的意義「是在後進之發心造修焉」。這是一本佛學入門書,主要內容是以韻文的形式,提挈佛法的主要精神,辨析佛學的基本義理,介紹佛教的主要宗派等。

1法界生起

無始終,無內外,強立名,為法界。法界性,即法身。
因不覺,號無明。空色現,情器分,三世間,從此生。
迷則凡,悟則聖。真如體,須親證。

2 證道成佛
證者誰?釋迦尊,大悲願,示誕生。處王宮,求出離,
夜逾城,人不知。入雪山,修苦行,六年間,習寂定。
從定起,出山來,坐樹下,心境開。天龍喜,魔膽落,
睹明星,成正覺。

3 啟教傳道
啟大教,說華嚴;刹塵海,現寶蓮。湣凡愚,不能聽,
隱尊特,顯劣應。說阿含,第二時。四諦法,接小機。
證四果,出生滅。演方等,破法執。第四時,談般若,
二乘轉,教菩薩。開顯圓,法華會,學無學,得授記。
涅槃經,最後說,顯真常,扶戒律。五時教,如是說。
亦融通,亦分別;化道圓,歸真際。

4 結集三藏
雙樹間,吉祥逝。荼毗後,分舍利。阿育王,變古制,
碎寶末,造浮圖,役鬼神,遍閻浮。優填王,始造像,
令後人,修供養。大迦葉,命阿難,結集經,石窟間。
修多羅,是經藏;毗奈耶,是律藏;阿毗曇,是論藏。
正法隆,外道喪。藏分三,部十二。遇有緣,作佛事。

二、中國佛教
5 佛法東傳
漢明帝,夢金人,求聖教,遣蔡愔。騰蘭來,經像至。
初譯經,四十二。道教徒,興惡念,請焚經,為試驗。
道經毀,佛經全,光熾盛,耀人天。善男女,皆生信,
求出家,期親證。建十寺,安僧尼。三寶備,始于茲。
溯源流,知宗派,宗有十,分大小。

6 小乘二宗
成實宗,六代盛;高僧傳,可為證。俱舍宗,陳至唐,
五代後,漸微茫。此二宗,是小乘。律大小,七大乘。

7 禪宗
傳心印,為禪宗;佛拈花,迦葉通。授阿難,為二祖,
次第承,皆可數。第十二,號馬鳴,造起信,大乘興。
十四祖,名龍樹,入龍宮,華嚴遇,傳世間,法雨注;
造諸論,施甘露。廿八祖,達磨尊,來東土,示性真;
離文字,要親證。有慧可,得心印。傳僧璨,為三祖。
信心銘,超今古。第四祖,名道信,知無縛,解脫竟。
五祖忍,居黃梅,東山上,道場恢。第六祖,名慧能,
傳衣缽,道大行。六祖下,二禪師,南嶽讓,青原思。
南嶽下,一馬駒,踏殺人,遍寰區。青原下,一石頭,
石頭路,滑似油。分五家,派各別:臨濟宗,行棒喝,
玄要分,賓主別,人與境,奪不奪;溈仰宗,示圓相,
暗機投,義海暢;曹洞宗,傳寶鏡,定君臣,行正令;
雲門宗,顧鑒咦,一字關,透者希;法眼宗,明六相,
禪與教,無兩樣。

8 律宗
既明宗,須知律;持五戒,本乃立。為沙彌,持五戒;
比丘僧,具足戒,戒二百,又五十;尼增百,戒始足;
梵網戒,制菩薩,重有十,輕四八。律門祖,優婆離,
承佛印,肅清規。先束身,次攝心,得圓通,證道深。
唐道宣,精毗尼,大小乘,咸總持。宋元照,繼其後,
著述多,善分別。既明律,須研教,辯權實,判大小。

9 天臺宗
北齊朝,有慧文,讀中論,得其精;祖龍樹,立三觀,
空假中,歸一貫。傳弟子,南嶽思,止觀法,萬世師。
第三世,有智者,演教觀,判高下;藏與通,別與圓,
此四教,至今傳。談性具,善惡兼,百界如,有三千。
此一派,號天臺;宗法華,佛慧開。

10 華嚴宗
華嚴經,最尊勝,初傳來,在東晉。杜順師,是文殊,
闡華嚴,盤走珠。第一傳,得智儼,作搜玄,記十卷。
第二傳,是賢首,探玄記,世稀有。清涼疏,釋新經;
並作鈔,博而精。小與始,終與頓,至於圓,五教振。
四法界,十玄門,暨六相,義最純。因賅果,果徹因,
攝萬法,歸一真。圭峰密,疏圓覺,大鈔詳,小鈔略。
此一派,賢首宗,亦行布,亦圓融。

11 法相宗
唐玄奘,游西域,學瑜伽,祖彌勒;傳戒賢,大論師,
親傳授,歷年時。歸長安,傳窺基,通因明,善三支;
成唯識,作疏記,破邪宗,伸正義。有現量,有比量,
究竟依,聖教量。遍計執,依他性,二者離,圓成證。
此一宗,號慈恩,先談相,後顯真。

12 三論宗
三論宗,傳最古,秦羅什,來茲土。真空義,唯第一,
群弟子,竟傳習。曰中論,曰百論,十二門,為三論。
唐吉藏,施大功,三論疏,傳海東。法藏釋,十二門,
宗致記,至今存。

13 密宗
善無畏,至長安,唐一行,受真傳。作疏釋,大日經;
真言教,始得明。金剛智,及不空,接踵來,廣流通。
灌頂法,不輕授;非法器,轉獲咎。立禁令,自明始,
秘密宗,敕停止。

14 淨土宗

晉慧遠,住匡廬,結蓮社,德不孤。魏曇鸞,修妙觀,
生品高,瑞相現。唐道綽,暨善導,唱專修,為妙道;
此法門,三經說,大經該,小經切。觀經語,最驚人,
許五逆,得往生。三藏教,所不攝,佛願力,誠難測,
一稱名,眾罪滅;臨終時,佛來接,下中上,根不齊,
一句佛,同生西,既往生,皆不退,親見佛,得授記,
淨土宗,真簡要,協時機,妙中妙。

三、佛法概論

15 懺悔法及實質
上十宗,已說完,懺悔法,更須深。慈悲懺,何人集,
志公等,高僧十。梁武帝,心至誠,度故妻,脫蟒形。
唐悟達,有夙業,人面瘡,生於膝,遇神僧,為洗怨,
三昧水,澆既痊。作水懺,後世傳,如法行,利無邊。

16 諸法
為學者,須知法。染與淨,善分別。色受想,並行識,
此五蘊,本空寂。眼耳鼻、舌身意,此六根,須應記。
色聲香、味觸法,此六塵,亦須識。前六根,與六塵,
十二處,常相親。根塵接,有六識。十八界,從此立。

17 識的轉依和淨化
末那識,為第七;阿賴耶,第八識。八種識,為心王。
轉成智,性發光。大圓鏡、平等性、妙觀察、成所作。
此四智,一心圓。八識轉,體用全。

18 成佛之特徵
曰法身,曰報身,曰應身,是三身。自受用,他受用,
一報身,說二用;胎生身,變化身,此二種,皆應身。
約為三,開為五;相無定,隨機睹。有肉眼,有天眼,
有慧眼,有法眼,並佛眼,名五眼。見所見,皆無限。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盡通。
聖與凡,各不同。

19 正法與解脫
曰苦集,曰滅道,四諦法,須尋討。自無明,至老死,
十二因,為緣起。順流轉、逆還滅。當處空,無分別。
佈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禪定度、智慧度,
自他苦,從此度。慈與悲,喜與舍,四無量,稱聖者。
曰常樂,曰我淨,此四德,涅槃證。

20 六凡與四眾
有情界,說六凡,三途苦,須先論。曰地獄,曰餓鬼,
曰畜生,苦無比。曰天道,曰人道,曰修羅,樂事少。
曰聲聞,曰緣覺,取滅度,為獨樂。曰菩薩,曰如來,
撫眾生,如嬰孩。此四聖,並六凡,為十界,一性含。

21 器世間——從凡夫世界到佛世界
既論身,須論土,土為依,身為主。四大洲,共鐵圍,
七金山,繞須彌。為大地。風力持,水火金,不相離。
水輪含,十方界。性流動,如何載?業力持,得自在。
風金摩,火現彩。庵摩果,比閻浮,果體圓,圓如球。
彼上下,與四周,人與物,如何留?楞嚴經,秘密說,
善會通,不可執。日與月,繞虛空,不墮落,誰之功。
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三世改。南與北,西與東,
並四維,上下通,觀十方,人在中。人居地,地居空,
數此地,至大千。凡聖居,各有緣。同居土,方便土,
實報土,寂光土,分四土,自台教。前二粗,後二妙。
法性土,淨化土,染化土,分三土。賢者教,如是說,
從本源,生枝節。娑婆界,極樂界,華藏界,及余界,
界非界,非界界,重重界,各無礙。

22 勸學——學佛次第

學佛者,首在信;信而解,解而行;由解行,至於證。
識次第,辨邪正。宗說通,理事融。破我執,第一功。
四句離,百非遣。妄念消,真性顯。

23 古德——先賢懿范與佛教的生命境界
古之人,行履篤;言不誑,心不曲。守清素,如慧開,
竭盡施,不積財。自潔者,如道林,入深山,遠女人。
尊師者,如道安,服苦役,心自甘。孝親者,如道丕,
為養母,自忍饑。父捐軀,為報國,丕苦求,骨躍出。
高尚者,如道恒,避榮命,入深山。感應者,如道生,
石頭點,聽講經。求通經,如靈辨,骨肉穿,妙義顯。
沖舉者,尼淨檢,淩霄去,身冉冉。神解者,李通玄,
華嚴論,千古傳。機捷者,靈照女,老龐公,徒延佇。
舉十德,勵初學,依此修,成正覺。

24 結語
三字偈,隨分說,如風過,萬籟歇。非有言,非無言,
會此意,是真詮。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SOGO戰鬥勇士狼友團

Rank: 2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2-9-12 00:44:48 |只看該作者

[明]吹萬老人原著
代明天啟時、蜀東忠州聚雲寺、吹萬老人釋廣真禪師 (頂禮師父)
[清]印光法師修訂 (頂禮大勢至菩薩)

Rank: 2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2-8-12 08:22:12 |只看該作者
南無阿彌佗佛
南無阿彌佗佛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2-8-11 22:55:33 |只看該作者
能夠讀完她我已經很佩服我自己了,不過也是好的開始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8-11 14:13:54 |只看該作者
現代人追根究柢   在人事物上  在說在理都要詳加解釋  徒增我執
以前不明偈語 三字或四字.五字  以為那是學識能力上的說法
現在忽有所觸  前人講經說字  幾字幾句  道盡人間浮華
用字少說的少  可以養氣   用詞少腦少動  可以養神
字裏行間一切契機因緣   視個人造化而定!   隨緣自在
話說盡   事做盡   緣早盡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5 23:1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