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3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四經中的四不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人以古今聖賢為效法的典範,有的人以一句話作為自我勵志的格言。在佛教經典中,所謂持誦四句偈的功德,勝過布施恆河沙的珍寶。原因就是,一句一偈,可以讓人得度,從迷到悟,從黑暗到光明。佛教的經典浩瀚無邊,當然有許多至理名言,都是佛陀智慧的言教,值得作為我們省思、奉行。我列舉四部經裡的偈頌,提供大家作為待人處世的參考,簡述如下:
一、《華嚴經》的「不忘初心」:《華嚴經》說的「不忘初心」,就是要我們不可忘失最初的心意,這是菩薩學道最需具備的精神。有的人雖然發心立志與聖賢看齊,一遇到困難卻又畏縮不前,退失信心。如現在經濟蕭條,經商不易就改為務農;作家收入不定,就改當公務員。人生一直在換跑道,一直從頭再來,浪費時光,到最後一無所成。
如果我們能夠不忘最初的發心,自然就會有一股力量,鼓勵你向上、向前;如果忘記了最初的發心,則很容易被境界打倒。若能發願,不達目的死不休,誓言學不成功誓不回,如此堅持下去,再遠的路總會走到目的地。
二、《維摩經》的「不請之友」:一般人都是需要別人請託才肯幫忙;受人請託,給予助緣,這很正常。_其實,在世間生活,很多時候我們都要靠父母、親戚、師長、朋友,乃至社會大眾給予我們的支助,才能衝過重重的難關,因此我們也應該學習︽維摩詰經︾所說的﹁眾人不請,友而安之﹂,做一位﹁不請之友﹂,不必等人家來請託,只要我有力量,就隨喜隨緣的奉獻、幫助,給予人間一些因緣。
佛教常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懂得廣結善緣,才會有人緣,才能得道多助。諸佛菩薩為讓眾生得度而做不請之友,眾生也應該效法諸佛菩薩的精神,主動走向社會,做大眾的義工。所謂「助人者,人恆助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你若平時不願意先主動付出,樂於做「不請之友」,等到你需要人家幫助,怎麼會有因緣呢?
三、《八大人覺經》的「不念舊惡」:朋友當中,善善惡惡、好好壞壞,都是難免的。但是一般人的陋習,總是記壞不記好,記仇不記恩。有德之人,如唐雎跟信陵君說:「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吾人受恩德於人,要銘記在心,並且知恩圖報;反之,別人偶有對不起我的地方,不可記仇。
《八大人覺經》說對朋友要能「不念舊惡」,因為我們的親戚好友,都不是聖賢,為人處事總有不周之處,我們應該寬厚原諒,因為自己也會有得罪於人的地方,如果每見他人之過,即念念難忘,則心底何能清淨?要學習佛教講「比丘沒有隔宿之仇」,所以不要把仇恨帶到明天。
四、《大乘起信論》的「不變隨緣」:所謂「隨緣」,就是要隨順因緣。世間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存在,每個人都離不開因緣法而存活;同樣的,每一個人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也會成為影響別人的相互因緣。因此,人與人相處,應該要隨順好因好緣,要有「結緣總比結怨好」的觀念,能夠隨緣,才能成事。但是重要的是,在利害得失之前,則要能如《大乘起信論》所說的「不變隨緣」,凡事能有所為,有所不為。
「隨緣」並不是沒有原則、沒有規矩,也不是要你隨波逐流、隨世浮沉;「不變」也不是要你墨守成規、泥古不化。過分堅持原則,不能融通,反而成為執著,喪失人緣,也會使事業的發展受到阻礙。其實「不變隨緣」,就是在真理之前要有不變的原則,但在人情世故上,也要能有隨緣的性格;做人做事方法要圓融,但心中不能沒有原則。也就是說,大原則應該堅持,小地方則可以方便權宜行事,這就是「人圓心方」。
總之,我們立身處事若能奉行「四句偈」的智慧,便能隨心自在,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喜而作了。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