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983|回覆: 5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轉貼)諸葛亮的十大敗筆 [複製連結]

Rank: 3Rank: 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11-26 13:17:4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x 10
一:架空劉禪.劉備死後,由於劉禪年幼,由諸葛亮執政.當劉禪長大成人後,諸葛亮理應把大權移交給劉禪。

但諸葛亮沒有這樣作,而是把軍政大權進一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更派人監視後主的一舉一動。令劉禪敢怒不敢言,劉禪想搶回大權,但滿朝都是諸葛亮的親信,只好信任宦官黃皓,造成千古遺憾。

二:窮兵黷武,禍國殃民。諸葛亮在執政期間,僅爲完成“先主之心願”和他自己的“隆中對”的策略而不顧國力民力,六出祁山。由於力量相差太遠,無法收復中原,反而令國家背上一個大包袱,並直接影響他的繼承人姜維,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三:不挖掘,吸收,培養新人才。劉備死後,諸葛亮不挖掘,吸收,培養新的人才。原來的老後,造成人才青黃不接,“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可悲局面,駕駛了蜀國的滅亡。

四:壓抑,把擊原有優秀人才。劉備死後,很多優秀人才得不到重用。如趙雲老死贖中。而很多虛有其表的得到重用。

五:處理內部矛盾不恰當。對內部將士之間的矛盾,諸葛亮採用兩邊安撫的方法。劉備在世時,封關羽,趙雲,張飛,馬超,黃忠爲五虎大將,時關羽不受。諸葛亮讓費詩拍關羽的馬屁,令關羽更加驕橫,爲失荊州埋下禍根。對魏延和楊儀的矛盾,同樣採用兩邊安撫的方法,使兩人矛盾無法根除,爲魏延造反埋下禍根。

六:不敢直言劉備過失,不敢勸阻劉備過錯。劉備調諸葛亮入川,授意留關羽守荊州。諸葛亮明知關羽不可當大任而不讓趙雲代關羽守城,對失荊州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劉備東征東吳,不敢直言利害,也不要求從軍,只負責後方建設,導致劉備兵敗,死於白帝城。劉備說:“若法正在,安有此敗?”可見對諸葛亮失望至極。

七:錯誤選擇繼承人。諸葛亮將自己的繼承人定爲只懂打仗的薑維。費煒等只是過渡人物。造成薑維執政後,不顧人民幸福和國力強弱,強行九伐中原而血本無歸,加速蜀國亡國的痛苦局面。

八:不懂處理後事。在五丈原,諸葛亮臨終前將大權交給一介書生楊儀,而楊儀與宿將魏延有極大的矛盾。楊儀獲大權後剝奪魏延兵權,逼使魏延反亂,無人附和而逃亡,後被馬岱追殺,自毀長城。

九:對江東一味退讓,令江東得寸進尺,造成部下失和。難道僅爲“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隆中對?

十:任人唯親。對街亭這樣的重地交給劉備臨終時一再叮嚀要小心的馬謖,不起用優秀人才如趙統,趙廣。


現在看來,受到三國演義影響真的太深了,把我心中最佳軍事家、軍師的諸葛亮捧上天了,但他也畢竟是各普通人而已,總是有私心、盲點,實在令人好惋惜....
各位看倌,這是轉貼來的文章,所以千萬別動了怒氣喔^^"
先人的是非功過,將由後世定論之,一切成就與否,後人心中自有底
莫問出處為何處!只說現今如何事!


《 本帖最後由 神采飛揚 於 2009-6-21 13:32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58
發表於 2014-1-20 12:47:50 |只看該作者
反駁幾點

第一、劉備曾對孔明:孺子可輔則輔,否則君可取而代之也(這是正史的文字,不是小說)
劉備早已曉得兒子不成器,但是諸葛亮也沒有取而代之,反而盡心盡力輔佐劉禪,雖然諸葛亮大權在握,但是對劉禪有如親生兒子。

第二點 不予置評!

第三、四川雖然有天府之國之稱,但是地勢偏僻,人才極少,並不像中原人才濟濟,所以不是沒挖掘,而是找不到人才。

第四、跟隨劉備的人才並不多,當時取得益州后,但劉璋的人才資質普通,且大多是不願為劉備效力而歸隱,所以剩下的人才只能免強重用。

第五、關羽的驕傲本是天性,只是背後人誤用,當時守荊州的重任是劉備指示,並與諸葛亮無關。
魏延和楊儀的惡鬥,諸葛亮早知道,即使諸葛亮居中協調也莫可奈何。

第六、當時守荊州的重任是劉備指示,並與諸葛亮無關。
荊州地處易功難守,一部分兵力攻取樊城、一部分守荊州城、一部分人防禦沿岸拒東吳,再加上當時上庸坐視不救,難道荊州不失嗎?

第七、難到有比姜維更好的繼承人嗎?
姜維的九伐中原,但是對後主劉禪仍表示忠誠,若有反意,早就在諸葛亮死後自立為主。

第八點 不予置評!

第九、諸葛亮只是連吳抗魏,若多一個東吳當敵人,國力更會動盪不安。

第十、錯用馬謖的確失策,但是演義中有些是虛構人物。

點評

海瑩  您抄我老公的回應不會不好意思嗎?  發表於 2014-2-25 23:10:43

SOGO版主

USS Enterprise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57
發表於 2013-7-26 22:31:41 |只看該作者
寫此文者.極有可能是司馬陣營的追隨者或粉絲.亂寫一通.極為幼稚.甚至可笑

Rank: 2

狀態︰ 離線
56
發表於 2013-7-26 14:52:53 |只看該作者
三國真是精彩,流傳千年依舊沸沸揚揚,可惜,事實與演議時有差距,沒人能知真假,再說,再聰明的人,就算是萬能的,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卻不能知未來阿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55
發表於 2013-7-22 22:28:18 |只看該作者
大家都是事後諸葛亮...............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54
發表於 2013-7-22 22:17:26 |只看該作者
F128528678 發表於 2013-7-18 09:07  
以當時來說給趙雲鎮守不如給關羽 原因是趙雲在正史中卻實不是很有名 那是三國演義把他神化了 而關羽在當實 ...

此話大大有道理.

我家才子常說,關雲長襄樊之戰,原是示威用的.
真的要打,不可能沒派大將代關公守荊州,
當時先主還少戰將?
不派趙子龍,尚有黃漢升,再不濟還有個魏文長,誰都唬得住呂子明.
再說真的要鯨吞襄樊,上庸劉封孟達的十萬兵馬,
必然斜走東北硬拿葉縣(那時叫葉郡),好剷斷曹魏援軍,
南北包抄看他曹仁于禁怎樣死.
靜如好女怒如狼,萬里深藍接大荒

狀態︰ 離線
53
發表於 2013-7-18 09:07:55 |只看該作者
以當時來說給趙雲鎮守不如給關羽 原因是趙雲在正史中卻實不是很有名 那是三國演義把他神化了 而關羽在當實是有威名的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52
發表於 2013-7-14 03:01:13 |只看該作者
人無完人,誰無缺點,但他的這些你所謂的缺點,不如說一個無用的君主,扶不起的阿斗,跟看不起人的武聖關公,雖三分天下,畢竟戰力還是差很大,當他不是鞠躬盡瘁,死而後矣,後世看待他,就不是諸葛亮了,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51
發表於 2013-7-2 12:54:27 |只看該作者
slasher 發表於 2013-7-1 15:13  
三國演義是真的有把諸葛亮神話
但不可否認的
諸葛亮是當代很重要的政治家

小藍今日又翻了一遍三國志後主傳和諸葛亮傳,
還真沒看出後主和武侯為何算是兩個政治侍集團的鬥爭?
武侯屢次北伐,後主除偶然說一句[會不會太累]之外,也不曾真正反對過;
武侯薨後,掌國政的依然是前出師表中提名的人物;
對外軍事,更是延續武侯以攻為守的戰略,直到鐘士季打下漢中,方才退守劍閣;
種種內政外交軍事,也不曾有啥重大變革.
到底他倆是如何爭的?
為何武侯薨後,後主不清算他的勢力?也不改掉已有國策?
是小藍漏讀了其中幾段嗎?
謹請大大撥冗賜教,以開茅塞.
靜如好女怒如狼,萬里深藍接大荒

Rank: 3Rank: 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50
發表於 2013-7-2 11:54:27 |只看該作者
我個人覺得樓主的話有些過當,說真的小國要和大國對抗,在天然資源及人力土地資源上本就有缺陷,不是那樣容易捕上的,以孔明先生的能力在無外援下(吳國也是敵國),能讓蜀國在他過世多年後才滅亡,已是很厲害了,以老共自稱的兩位大神毛先生及周先生,他們也是因為有大量外援下,並因敵對勢力一方反抗能力已大量衰退到接近無的情況下,才成功奪取政權建國的,不要說他們沒有外援,還不只一國喔,也不要說他的敵人很強,他的敵人已先內戰多年,然後沒統一全國就馬上同他國作戰多年,能還有能力嗎?連美國當時都不想打了要靠原子彈結束,就更不要說只是名義上統一的中國,有一大堆要錢卻不受控制的軍閥,連老共當年也是軍閥之一喔,所以不說孔明先生是完美, 他一定有錯的地方,但誰用人不是找自己喜歡的人,只能說他最後沒成功而已,不能說他很差勁!!
(ps.好像老共也沒少學者敢多說毛先生及周先生的不是!!)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1 01:5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