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791|回覆: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禪密比較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7-21 00:51:27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我研究禪宗,實修密教,發覺禪密固然有差異,但在緊要的關頭,卻又是一致的。

  舉一實例說明︰

  經中說︰「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如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

  別人讀此經文,不注意它,一讀而過,但,我是深入經藏者,這「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引起我的在意,這「圓覺無礙法門」,引起我的注意,如何是「三法門」﹖

  這三法門是︰

  「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我解釋如下︰

  「奢摩他」就是「寂靜」。(六根齊用,破無始無明)

  「三摩提」就是「攝念」。(一根統領五根,破無始無明)

  「禪那」就是「靜慮」。(就是六度中的第五度靜慮,六根隨用一根破無始無明)

  這六根修法,就是──

  眼根反觀自性。

  耳根反聽自性。

  鼻根反聞自性。

  舌根反嘗自性。

  身根反覺自性。

  意念反念自性。

  今人之修行,六根之中,用眼根、耳根、意根,來修比較敏利,將一切外緣放下,依三法門修,開悟之後,六根六塵六識,全部變成佛性。在六根之中,意根又是主將,其餘五根全都到意根裏去,放下萬緣,起一純淨之念,去破無始無明。

  (以上是禪宗用功)

  密教大手印祖師無垢光,所用的口訣如下︰

  所現樂明數數除。

  猛施方便般若字。

  學密之行者,由產生「大樂」、「淨光」、「無念」之功力,此功力亦遮蓋了本來之佛性面目,應當揭去此等功力之表皮,則佛性方可赤裸裸的呈現。

  如何除去的方法,是要將生出大樂淨光的力量,反現喜樂愉快之相,用念力攝真言咒字,此咒字就是「■」,中文之音是「呸」,猛然從上落下,即可破貪著大樂淨光之皮殼矣!

  修此法,要念攝「呸」字,破無始無明!

  然後︰

  出定入定無差別。

  上座下座亦無別。

  恆久住于無別境。

  (這是密教用意根破無始無明)

  這二則一比較,大家仔細想一想,完全是一致的,何有分別,禪宗破無始無明見佛性,密教也一樣破無始無明見佛性,同樣用「意根」來破除,其中之差別,只在作法不同而已,無垢光祖師是用「呸」的咒字而已,其他完全一樣。  禪那又分︰靜慮禪、般若禪、如來禪、祖師禪,我說明如下︰

  一、靜慮禪───參禪的種種法門。

  二、般若禪───開悟後的無上法語。

  三、如來禪───開悟後的佛性。

  四、祖師禪───祖師棒喝、揚眉瞬目、呵佛罵祖,接引後人皆是。

  開悟後的偈是︰

  一斷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我們再看密教見性︰

  一切皆無唯驚愕。

  愕然洞達了無礙。

  明徹通達無言說。

  法身自性當識之。

  直指本相第一要。

  這二首偈大致又相同,密教與禪宗,真正到了最高境界,已不分何是密、何是禪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11
發表於 2025-7-11 19:19:24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Warriorsageal 於 2025-7-11 19:23 編輯

穢跡金剛咒與您分享結個善緣

唵。ロ佛咶啒ロ聿。摩訶缽囉

ロ恨那ロ得。吻汁吻。微咭微。摩那栖。

(唵)(斫)(急)(那)嗚深慕。 啒ロ聿。

吽 吽 吽 泮 泮 泮 泮 泮 娑訶

Rank: 2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25-3-17 13:15:59 |只看該作者

Good job great God am I E-Power will come .

Rank: 2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24-12-2 15:58:58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分享
讓我知道珍貴之法

Rank: 2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24-7-9 12:05:28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ahemking 於 2024-7-9 12:07 編輯

好聞(文) ..........


nice job great




Rank: 2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24-3-31 00:50:48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分享
讓我知道珍貴之法
也讓我知道神通與業力之間的關係
感恩

Rank: 2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24-3-22 15:56:12 |只看該作者
調息念佛的坐法

   
我們平時的心念,公頃千里,最難降伏,因此修心的人,每每苦於無從下手,以致流而忘返,痛苦浩然。而佛法中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實是收攝萬念,最易下手,最為穩妥的一種方法。

這一法門,以深信、切願來執持一句彌陀名號為綱要,不但下手簡易,隨時隨地提起就是,便於任何人的學習,而且即淺即深,能圓攝一切法門。

若能至誠懇切,驀直念去,不管妄想紛飛,我只全身靠倒,一念提起則一念覺,念念提起則念念頭,久久純熟,自能使煩惱妄想,潛移默化。

所以徹悟禪師說:「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假使我們能這樣念得一句彌陀熟,自然生時遠離熱惱,死後迳生安養,不離當念,得大法樂,真是我們生死凡夫,迷途的良導,苦海的明燈!所以大乘經典隨處讚揚,祖師大德苦心提倡。
   
念佛功夫本來要在一切時一切處,抖擻精神,念茲在茲,假使悠悠忽忽,實難得念佛的實益。為了使念力容易純熟,在坐中調息念佛,實是個善巧的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在靜坐時,心中跟隨自己鼻端的呼吸,來默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可在吸時念“阿彌”,呼時念“陀佛”;或呼時念“阿彌”,吸時念“陀佛”。念時的快慢,可隨呼吸的長短,總以不急不緩,聽其自然為宜。

這樣在坐中萬緣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規律,佛號也就隨之而念念不斷,心息相依,經過持久練習,心相愈來愈靜,氣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號仍綿綿密密,不散亂,不昏沉,漸漸證入無念、無不念的境地。

所以《坐禪三昧經》說:「菩薩坐禪,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首楞嚴經》也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這樣的靜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現前,同時,因調息之故,又能使氣血流暢,體力輕健。此外,若用數息念佛的方法(即一呼一吸,念佛號一句,隨默數一,這樣連續數至十,再從一數起;或連續數至一百,再從頭數起)也是可以的,可隨各人的情況相宜而行。
   
淨土宗有十念法門,即連聲念佛,盡一口氣為一念,正是藉氣束心的作用。唐飛錫法師在《念佛三昧寶王論》中,對隨息念佛,更有明確的說明。他說:「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剛、菩提,木槵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於息不還屬後世者哉!餘行住坐臥,常用此珠,縱令昏寐,含佛而寢,覺即續之。」這正是調息念佛的寶貴提示。


勸持名念佛 俞德蔭

憐他枉受輪迴苦,顛倒昏迷被欲牽;
障重若非異方便,死生大事了何年。
徹底悲心開秘藏,三根普被復何疑;
緣深願廣仗他力,不念彌陀更念誰。
苦口為君陳利害,只緣病久粗知醫;
信如智眼願如導,念念洪名善執持。
四土圓超稱徑直,三根普被莫遲疑,
導歸安養仗他力,惟此願王不捨離。
眼光落地悔何及,生死茫茫苦事多,
夢幻塵緣無可恃,勸君念佛出娑婆。
都待老來方學道,寧知未老身先傷,
命隨呼吸宜警惕,痛念無常惜寸光。


念佛吟 俞慧雲

習氣多生苦執持,牽纏三毒貪瞋痴;
忽如暗室明燈照,一句綿綿密密時。
切願先鬚固信根,遷流生死黯銷魂;
如母憶子喻何切,窮劫莫能報佛恩。
迥脫根塵我法空,真常體露本圓通;
豎窮橫遍斯心要,念念相應六字中。
忙時用靠閒時辦,獨恐閒時辦未多;
莫若當頭懸死字,萬緣放下念彌陀。


Rank: 2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24-3-22 13:24:43 |只看該作者
只是轉貼好文還故意刪除夠爛 ........ 那麼爛還牽拖只會一直在那邊 543 ..........

Rank: 2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24-3-22 13:21:43 |只看該作者
在地球人是絕對沒辦法入禪定的,要不要開直播現場驗證,蠢的人很多真是有夠差勁 ............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4-3-22 11:38:45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4-3-22 11:41 編輯

認真修禪定 就能練出通力 自己知道事情吉凶, 無須靠念咒 卜卦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7 08: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