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38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法性本無二,隨機說成異。了義不了義,智者善抉擇。
解脫生死,成佛,都是依現證「法性」而成就的。法性──一切法的真實 相,「本」來是「無二」無別,『遍一切一味相』。二乘,菩薩,佛,都是證 入這同樣的法性。經說『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其實無為法說不上差別,只 是依智證淺深而說差別。如虛空本無差別,因方器圓器,而說為方空圓空一樣 。佛是依緣起而覺證法性的,也就依緣起而開示法性。這雖本無差別,但在「 隨機」巧「說」時,不能不「成」為別「異」的教說。因為法性甚深,如依甚 深義說,有些人不但不肯信受,而且還會誹毀。這樣,佛就不能不有善巧的異 說了。以大乘法來說,可條別為三大系,太虛大師稱他為:法性空慧,法相唯 識,法界圓覺。我也曾稱之為: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名稱不同, 內容大致一樣。古代賢首宗,判大乘為:法相宗,破相宗,法性宗,也還是這 大乘三系。這三系,有時會使人迷惑,不免有互相乖角的情形。因為都是以自 系為了義,以他系為不了義的。如賢首宗,立宗於第三系,以法相,破相為權 教,以自宗為實教。瑜伽宗(唯識宗),立宗於第二系(虛妄唯識),自稱『 應理宗』;而稱第一系為惡取空者,第三系為此方分別論者(中國的佛教)。 立宗於第一系之三論宗,自稱『無所得大乘』,也不免有過分彈破餘系的學者 。這都是以自系為「了義」,以他系為「不了」義的。各有經典可證,也各有 自稱為了義的論證,所以是始終不易消解的論諍。這是有關於法性的,般若修證的,是不可以儱侗顢頇過去的!到底什麼是了義不了義?到底誰是了義,誰 是不了義?「智者」應「善」巧「抉擇」,才能徹見佛法的真實宗旨,也明了 佛說的方便大用。
關於法性般若,上來雖依般若經論而略為解說,如餘系的學者讀起來,是 會不同情的;所以又不能不略說三宗。現在撇開後代學者的異見,直從根本經 論中去求一消息。雖不一定盡合讀者的口味,也還不致是自己的成見。(印順導師/成佛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