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捏雞母狗仔」是什麼? 阿嬤說給你聽
彰化鹿港在地青年,集結鹿港當地長者,讓長者變身為鄉土老師,發起長者揑麵人教學、來阿嬤家學做發粿、阿公教你鹿港腔等課程,讓在地學童參加學習,透過老一輩的親手傳承,共同手做的過程中,傳承鹿港藝文之美。
最近,鹿港茉莉環境教育中心與鹿港大專文青會發起鄉土文化傳承課程,首站邀集六名長輩變身為鄉土老師,讓長者教導學生「捏雞母狗仔」。
活動策畫人洪明萱表示,鹿港鎮有一群青年,選擇返鄉工作,從事鄉土文化相關工作,傳遞家鄉的在地情感。現在社會走向M型化結構,鹿港更面對少子化的衝擊,讓青年返鄉工作,一同傳承在地鄉土的文化,再藉由青年將鄉土文化帶給學童。
洪明萱說,人口老化現象,除長期照護問題外,多數銀髮長者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自我價值喪失信心,透過活動能讓長者重返社會,傳承手藝。
78歲阿嬤黃秀美說,捏麵人早期稱為「捏雞母狗仔」,是在冬至搓湯圓時,小孩也一起在旁捏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如雞、鴨、豬、牛、羊或任何造型,也藉由搓湯圓時,凝聚家人情感。
70歲阿嬤許黃媽鉗說,教導孫子輩的學童「捏雞母狗仔」,讓他們知道捏麵人的典故,讓老一輩的傳統故事,能繼續傳承。
22歲鹿港大專文青會主委黃郁華說,他們集結鹿港的大學青年,共36名一同返鄉服務,作為長輩與學童的溝通者,輔助學童透過祖父母輩的教學,傳遞第一手文化資產,長者也透過學童的互動教學,增進代間學習動力與情感。(聯合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