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老奸是誰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與討論] 悟力測驗----老奸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111
發表於 2018-1-27 08:10:07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8-1-27 21:21 編輯

經云:若使國土不淨,穢惡充滿,諸佛世尊於中出者,無有此事。不淨穢惡者,即無明三毒是;諸佛世尊者,即清淨覺悟心是。一切言語無非佛法;若能無其所言,而盡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終日默而非道。是故如來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離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時而言,言亦解脫;若不知時而默,默亦繫縛。是故言若離相,言亦名解脫;默若著相,默即是繫縛。


語譯

經上說,若是使得自己心境國土不清淨,充滿貪嗔癡等等穢惡,要說這種不淨的心會有如來在此生出,那是不可能的。為什麼,所謂不淨穢惡,就是貪嗔癡三毒。而諸佛世尊,是指清淨覺悟的真心。真懂佛法的人,所有的言語都是佛法,不一定是要講什麼經典。他就算一整天都在講話,觀機逗教,因人而教,無心而講,真心流露,他講一整天,都是佛法,都是合乎正道的。若是他有心在講,不分對象,便是有妄想執著,就算他整天不講一句話,他的沉默也是妄想紛飛,也是不合乎佛法的。是故如來說法,不論有講話,沒講話,都是真心流露,要講不講,依對象而定,依需要而定,就好像起信論講的,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即便是不說一句話,拈花微笑,揮一揮手,閉目不語,也是說法。不論講話不講話,言語動作,都是三昧力,都是定慧等持的狀態。若知道什麼時候講就講,無心而講,真心流露,那就是解脫的人;反之,該講不講,但是內心妄想執著不斷,就算他整天不講一句話,他也是具縛凡夫,被煩惱捆得動彈不得的人。說法或不說法,如果著相,那就是煩惱,就是繫縛;如果不著相,那就是解脫。所以修行的重點在心,而不在言說。

我在這裡語譯,不針對任何人,只是讓大家看懂這一篇悟性論,我可講,可不講,但我知道,禪宗的東西,一般人不容易懂,也不容易入門,所以我把悟性論講完之後,我會講其他的經典,原則上還是以初學修行的需要為主。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112
發表於 2018-1-27 08:29:35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8-1-28 11:06 編輯

夫文字者:本性解脫。文字不能就繫縛,繫縛自本來未就文字。法無高下,若見高下非法也。非法為筏,是法為人筏者。人乘其筏者,即得渡於非法,則是法也。若世俗言,即有男女貴賤;以道言之,即無男女貴賤。以是天女悟道,不變女形;車匿解真,寧移賤稱乎。此蓋非男女貴賤,皆由一相也。天女於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於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語譯

所以用文字來講解佛法,必須知道,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佛性本來是解脫,所以你不能用文字去綑綁佛性,佛性也不可能會被文字所綑綁。這是說,你要不著文字相,看見文字背後的佛性。佛法本身沒有高下,因為所有的佛法,都是真心流露,因人而說。如果你看見佛法有高下,那是你的心有問題,而不是佛法有問題,你看見佛法有高下,那是不如法的。佛法是用來度人的,在未度人前,要先弄清楚是否如法,你如果著相,就不如法,佛法也就變成了非法了!!你如果不著相,這文字語言就如法,就是佛法。比方世俗人有分男女、貴賤。但是在佛法之中,眾生平等,無男女貴賤。所以天女悟道,他還是天女,並沒有變成男身。佛陀的車夫車匿,他悟到了真如自性,也不會改變他的名稱,或者種性。要知道佛法佛性不分高下貴賤,所以不會因為你悟道而有所改變,你還是你。天女悟道後若求莊嚴的女相或男相,並不會有所得,為什麼?心空法空,一無所得,唯一的相,就是諸法空相。這個講十二年十二入,指的是六根接觸六塵而生六識。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113
發表於 2018-1-28 00:23:31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8-1-28 10:59 編輯

離心無佛,離佛無心;亦如離水無冰,亦如離冰無水。凡言離心者,非是遠離於心,但使不著心相。經云:不見相,名為見佛。即是離心相也。


語譯

離開真心自性,就沒有所謂的佛,而離開了佛,就沒有真心自性。因為真心自性就是佛,佛就是真心自性。就好像冰跟水,沒有水就不會有冰,冰跟水是同性而不同相。所謂離心,並不是代表遠離真心自性,而是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的妄想心,不著相,不動心。經上說,不見相,名為見佛。說是不見相,其實是不執著於一切相,僅由自性真心去作用,去鏡照一切外境,而不由妄想分別執著的妄心去應對外境,所謂的離心相,是這個意思。


離佛無心者;言佛從心出,心能生佛。然佛從心生,而心未嘗生於佛。亦如魚生於水,水不生於魚。欲觀於魚,未見魚,而先見水。欲觀佛者,未見佛,而先見心。即知已見魚者,忘於水;已見佛者,忘於心。若不忘於心,尚為心所惑;若不忘於水,尚被水所迷。


語譯

所謂離佛而無心,剛剛講過了,心與佛是一體,心與眾生是一體,正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由自性真心生出,但心並不是從佛生出,這是要講,自性真心就是佛,佛由真心而生。但你不可以講是佛生出了真心,這樣講是不對的。就好像魚生活在水中,你不能說是因為有魚才有水。沒見到魚之前,你會先看到水,沒見到佛之前,你要先找到自性真心。你看到了魚,就會忘了水的存在;你見到了佛,就會忘了自性真心的存在。為什麼??佛就是真心自性,除佛之外,又哪裡有一個真心自性可以讓你去找?你如果以為佛以外,還有一個真心自性可以讓你找,你就會被這個妄想所迷惑!!
這段是講,佛即真心,你見到了真心自性,你就等於見到了佛。不要以為真心自性以外還有一個佛,也不要以為佛以外還有一個真心自性可以讓你去找,這是邪見。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114
發表於 2018-1-28 10:59:45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8-1-28 20:21 編輯

眾生與菩提,亦如冰之與水;為三毒所燒,即名眾生;為三解脫所淨,即名菩提。為三冬所凍,即名為冰;為三夏所消,即名為水。若捨卻冰,即無別水;若棄卻眾生,則無別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眾生性者,即菩提性也。眾生與菩提同一性,亦如烏頭與附子共根耳;但時節不同,迷異境故,有眾生菩提二名矣。


語譯

所謂眾生跟菩提,就好像水跟冰的差別,眾生被三毒的堅冰所苦,被三毒所燒,這就是眾生。當你把三毒轉為戒定慧,這就是菩提,就像水可以滋潤萬物一樣。這個三冬,有的解釋成冬天的三個月,但我認為指的是長時間的煩惱習氣,經過長劫的煩惱與輪迴,眾生的煩惱習氣堅固,猶如堅硬的冰塊一般,不小心都可以傷人。經過長時間的轉變,把煩惱轉為菩提智慧,就好像把冰化成水,可以滋潤你的生命。這個三夏,有的解釋為夏天的三個月,但我認為是指長時間的修行。三冬三夏,是講冰跟水在自然界的變化。沒有煩惱,就沒有智慧,就好像沒有堅冰,就沒有東西可以化成水,沒有眾生,就沒有佛,這裡是講煩惱即菩提,貪嗔癡即菩提性。眾生與菩提的差別,只在迷悟的不同,迷時是眾生,覺悟了就是菩提,就是佛。烏頭與附子是一種同根生的草藥,比喻煩惱與菩提本屬同源。


是以蛇化為龍,不改其鱗;凡變為聖,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內,照身者戒外。真眾生度佛,佛度眾生,是名平等。眾生度佛者,煩惱生悟解。佛度眾生者,悟解滅煩惱。是知非無煩惱,非無悟解;是知非煩惱無以生悟解,非悟解無以滅煩惱。


語譯

所以雖然蛇變化成龍,身上的鱗片也沒有變。凡人悟道成為聖賢,他的面貌也沒有改變。差別在於內在的心中智慧改變了,外在的戒律表現改變了,同一個人,不同行處。所謂開悟證道,由外在的戒,修內在的定,發心中的慧。眾生度佛,是指一個人的煩惱因為修行戒定,開悟發慧而得解脫,佛度眾生,是指因為你發慧而滅除了煩惱。這段,有點不好理解,但其實就是講,眾生即佛,佛即眾生,眾生與佛是平等的,煩惱與智慧是平等的,差別在迷悟的不同。你肯修行,你就可以成佛,就可以從眾生變成佛,眾生皆可以成佛。所以不要以為沒有煩惱,或者沒有悟解的過程。這裡是講,有些人聽到煩惱即菩提,眾生即佛,就以為不用修行即可成佛,錯了!!以眾生的觀點而言,煩惱是真實存在的,開悟證果也是真實存在的狀態。因為如果沒有煩惱,就不會有悟不悟解的問題,沒有悟解的過程,你的煩惱也無從消滅。佛由人成,但由煩惱轉變智慧而成,這是這段的大意。



題外話。我的悟性論快講完了,大家可以提供一下意見,看接下來我要講那個經典比較好!!盡量不要挑有法師講過的,不要重複。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115
發表於 2018-1-28 16:26:42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8-1-29 22:20 編輯

若迷時佛度眾生,若悟時眾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眾生度故。諸佛以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無明貪愛皆是眾生別名也。眾生與無明,亦如左掌與右掌,更無別也。迷時在此岸,悟時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見相,則離迷悟;既離迷悟,亦無彼岸。如來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菩提也。


語譯

若迷的時候,是佛來渡眾生。若悟的時候,則是眾生來度佛。這個意思,不要從字面去理解,你迷的時候,要靠智慧來轉煩惱;你悟的時候,就是從煩惱轉成智慧。所以說佛不自成,要靠煩惱為基礎,轉煩惱為菩提,轉貪嗔癡成戒定慧,不自成的意思是說,要靠努力修行,不會莫名其妙成就的,不是像外面那些邪師外道,不持戒不修善,不吃素不修定,打個噴嚏、跌倒爬起來就說他成佛了,沒有這麼便宜的事。所以後面才會說,佛由眾生度,這個眾生,指的是貪嗔癡,指的是一念無明,而無明跟貪愛,就像是佛的父母一般,沒有無明、貪愛,佛也無從修行起。迷的時候在此岸,這時候你是眾生,悟的時候在彼岸,這時候你是佛。這是用比較著相的說法來講的,你如果明白心空法空,無心無法,不見一切相,就沒有迷悟的分別,沒有此岸彼岸的分別,當然,這是從究竟義來講,畢竟禪宗度的是上上根人,不是一般人,所以境界高妙,一般人是不能這樣玩的。沒有彼岸,也沒有此岸,也沒有中流,中流就是指中間的休息站,就好像法華經講的,中止於化城,這裡達摩祖師講,中流是小乘人,此岸是凡夫,這都只是概略的說。禪宗只有成佛(心即佛),沒有中間的,所以很難,一直被人批說有理而無事,因為境界高妙,高不可攀,完全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更沒有一條可以讓你去走的道路。所以現在這個時代,人的根性極差,可是禪宗卻興盛,造成了現在人學佛,好高鶩遠,空談高妙。下下根人,卻用上上根的方式來度,根本是有問題的。還是要走布施持戒,六度萬行,持戒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可能比較妥當一點。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116
發表於 2018-1-28 22:32:59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8-1-29 23:25 編輯

啊!!我先把之前RICHARD菩薩問的那幾段講一講好了!!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文殊師利。若眾生著一切法。則起煩惱。起煩惱故不得菩提。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得菩提。佛告文殊師利。無根無處。是如來得菩提。文殊師利白佛言。云何為根。云何為處。佛告文殊師利。身見為根。不真實思惟為處。文殊師利。如來智慧與菩提等。與一切諸法等。是故無根無處。是得菩提。

語譯

佛說::文殊師利菩薩,如果眾生執著一切法,就會起煩惱,因為起煩惱,就不會得到菩提智慧。文殊菩薩問說,世尊,那要怎樣才會得到菩提智慧呢??佛告訴文殊菩薩,沒有根,沒有處,所以如來有菩提智慧。這個根是指煩惱的根,處是指煩惱的處。所以文殊菩薩進一步問,什麼是煩惱的根,什麼是煩惱的處呢??佛說,以身是我(執著身體就是我),這叫做身見,見惑,是煩惱的根,另一個意思,這個身體,就是煩惱的根。就像老子講的,吾有大患,為吾有身。為了滿足這個身體的需求,就會讓你生很多煩惱。另外,不真實思維為處,這就是講,思惑,一切思維都是不真實,都是妄想,都是六根接觸六塵產生六識之後的妄想。這個,也是煩惱產生的來源。所以見思惑,就是基本的煩惱,你斷了見思惑,就出六道輪迴。當然,這一段,佛是粗講,所以說如來智慧與菩提相等,跟一切諸法相等,因為佛就是真心,菩提智慧就是真心,一切法都是真心流露,所以說如來與菩提與一切法都是相等。你要證得菩提,就要先斷見思惑。


善男子。如是所說心心所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於諸法中求不可得。去來現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無。常懷染著從妄緣現。緣無自性心性空故。如是空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本無生處。亦無滅處。亦非遠離非不遠離。如是心等不異無為。無為之體不異心等。心法之體本不可說。非心法者亦不可說。何以故。若無為是心即名斷見。若離心法即名常見。永離二相不著二邊。如是悟者名見真諦。悟真諦者名為賢聖。一切賢聖性本空寂。無為法中戒無持犯。亦無大小。無有心王及心所法。無苦無樂。如是法界自性無垢。無上中下差別之相。何以故。是無為法性平等故。如眾河水流入海中。盡同一味無別相故。此無垢性。是無等等。遠離於我及離我所。此無垢性非實非虛。此無垢性是第一義。無盡滅相體本不生。此無垢性常住不變最勝涅槃。我樂淨故。此無垢性遠離一切平不平等。體無異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習如是心地觀法。
(取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語譯

善男子善女人,是指持戒修善的男子女人,所以你如果沒有持戒修善,那這個善男子不是在叫你,是在叫那些持戒修善的人。佛所說的心法,心所法,沒有內外中間的分別,沒有一法可得,沒有時間空間的分別,沒有有無的分別,這段是講,真心本空,心空法空,無心無法,這是在講真心的樣子。那一般人看到的心法是什麼呢??是因為貪愛執著而起因緣顯現,因緣本身也是空性。因為真心自性本是空。真心自性的空,是沒有生滅,沒有來去。不一不異是講真心的名字與功用,自性真心在不同的程度會有不同的名字與功用,有異熟識、阿陀那識,阿賴耶識種種名稱,但心體是一樣的,不一是指名字與功用不一,不異是指心體不異,同一個真心自性,在不同的悟道程度上,名稱功用會有些許的不同。非斷非常,這是指真心本有,沒有斷滅,也沒有常存與否的問題。本無生處,亦無滅處,是說真心自性本不生滅,沒有生滅的怎麼斷,怎麼常??也沒有遠離不遠離的問題,因為一切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真心妄心都是一起動的,所以沒有遠離,也沒有不遠離的問題。這樣的真心自性,就好像是無為,不異無為是說好像無為,但不完全是,他對外境還有鏡照的功能,還可以自然流露出智慧來處理一切事務,所以看起來無為,其實是有為而不著相。無為之體不異心等,這是說,真心本體清淨無為,這也是在講真心無為時的樣子。心法之體不可說,因為自性真心無法講,所以悟道的人,你問他自性是什麼樣子,他會直接閉上嘴,不講話。""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就是真心的樣子。沒法講的。非心法者亦不可說,因為不是真心流露的法,那就是邪見,不說也罷!!後面佛陀解釋為什麼這樣講。若你覺得無為就是你的真心自性的樣子,那你就搞錯了,你落入了斷滅見,真心不是無為,是有為而不著相。那不是真心自性有為所流露出來的佛法,就變成不是真心自性應機而流露,那就是妄想執著,變成常見了。非斷非常,有為不異無為,這是講什麼??永離二相不落兩邊,沒有斷見與常見,沒有有為與無為,有斷見常見就是落入兩邊,有有為無為就是著相,不著相,不動心,只有悟道真心是如此的人,才是真的悟道了。你真的悟道了,那你就叫做聖賢,一切聖賢性的真心自性本來就是空寂,他們用真心對照外境,沒有持戒的念頭,也沒有犯戒的念頭,沒有大小之分,沒有八識心王或五十一心所的想法,沒有苦樂的感受,如是,聖賢就進入了自性法界,自性法界一片清淨,沒有高下差別,後面講的,都是一樣的意思,都在講自性本自清淨,所以用無垢性來講,自性清淨就是第一義。所以一切持戒修善的男子女人,想要求得無上正等正覺法,應當修習怎樣觀照自己的心地呢??自性本自清淨,心地本自清淨,這就是我之前講的,所有的佛法,都在修淨土,都在修清淨心,心淨則土淨,是這個道理,清淨真心才是第一義諦。所以第一義諦,無法可說,凡有言說,皆無實義,是這個意思。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117
發表於 2018-1-29 22:21:04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8-1-30 23:15 編輯

佛有三身者;化身報身法身;化身亦云應身。若眾生常作善時即化身,現修智慧時即報身,現覺無為即法身。常現飛騰十方隨宜救濟者,化身佛也。若斷惑即是雪山成道,報身佛也。無言無說,無作無得,湛然常住,法身佛也。若論至理一佛尚無,何得有三?此謂三身者,但據人智也。人有上中下說,下智之人妄興福力也,妄見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斷煩惱,妄見報身佛;上智之人妄證菩提,妄見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內照圓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智,知三身與萬法皆不可取不可說,此即解脫心,成於大道。經云:佛不說法,不度眾生,不證菩提。此之謂矣!


語譯

我們都知道,佛有三身,其實佛是真心,並沒有身,一切佛是真心,真心即一切佛。三身不過是眾生的妄想而生的。如果眾生常做善,就是化身佛。你修得了智慧,就是報身佛,你覺悟了真心無為,就是法身佛,因為眾生與佛,同一真心,你悟解了真心,你就回到法身。後面就講,你可以四處為善救濟他人,就是化身佛,你斷惑證真,證得智慧,就是報身佛。悟得真心無為,沒有言說,這就是法身佛。但說了半天,其實佛並沒有固定的形象,若論第一義,根本就沒有佛,又哪裡來的三身呢?說三身佛,是因為要配合人的理解與智慧。下根之人只想求福報,所以四處為善救濟他人,以他的妄想,就可以變現出他心中化身佛的相;中根的人想要斷煩惱,求智慧,所以他轉煩惱的過程中,以他的妄想,就會生出報身佛的相。上根的人想要證得菩提大道,所以在他證道的同時,他的妄想也會生出法身佛的相來。上上根人知道真心本空,內心自照一片空寂,心即佛,佛即心,知道三身與一切萬法都是隨緣而起,不可執著亦不可言說,這種證悟真心即佛的心,才是真正的解脫,才是真正的成於佛道。所以經上說,佛不說法,不度眾生,不證菩提。為什麼??本自俱足啊,說法是方便,度眾是隨緣,菩提智慧是本自具足的,又何必證??所以真心無為是體,有為而不著相是用,說法也好,度眾也好,都是隨緣妙用而不著相,不動心,是這個意思。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118
發表於 2018-1-30 23:15:17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8-1-31 23:02 編輯

眾生造業,業不造眾生。今世造業,後世受報,無有脫時。唯有至人,於此身中,不造諸業,故不受報。經云:諸業不造,自然得道。豈虛言哉!人能造業,業不能造人;人若造業,業與人俱生;人若不造業,業與人俱滅。是知業由人造,人由業生。人若不造業,即業無由生人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

語譯

只有眾生才會造業,所謂業,分為善業、惡業、無記業。你起善念造的叫善業,起惡念造的叫惡業,失念之下無心造的,叫無記業,都有他的果報要承受。業並不會造眾生,眾生只會隨自己所造的業去流轉,在六道裡面輪迴,今生造的業,通常果報不會馬上看到,你現在造業,就是將來的你要去受報,你現在過得很辛苦,你就要知道自己以往造了太多不善業,所以現在很苦,那你就要發奮,多造善業,多做善行,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的你,來世的你感謝今世的你。當然,如果你可以修行,超出輪迴,那就更好,你會慶幸自己早日覺醒了,不再做六道輪迴的噩夢。世人總是造業受報,難以出脫輪迴,只有修行證果的人,才有辦法不造業不受報。所以經上講,諸業不造,自然得道,為什麼??因為你已經不起心動念了,你已經開悟證果了,所以你不會造業,那你當然就已經得道了。怎樣的人是得道的人??不起心動念,不分別執著。人能造業,業不能造人,如果人造了業,因為業力的牽引,就會把你拖進輪迴裡面來,所以說是業與人俱生,這裡不要誤會,不是你造了業會投生人道,而是說你造了什麼業,你這個人會隨著業力去投生,業與人俱生的意思是,你這個人會隨著業力去投生,投生到哪一道,那就要看你的業力。你如果不造業,就不會隨著業力流轉。但是這個說來簡單,其實很難,只要你有善念、惡念、乃至無記失念,不是運用真心對照外境,你都會造下業,但是這是大家要努力的,你未證果前,盡量保持善念,只造善業,結善緣,尤其結佛法的緣,結學佛的緣,將來才有機會學佛,了生脫死,超出輪迴。就好像人可以將佛道發揚光大,而不是靠佛道來讓你發揚光大,那你就變成了靠佛穿衣,賴佛吃飯的人。

另外補充一點,有人說,初果聖人七返人天,就可以證阿羅漢,超出輪迴。但是初果聖人也會犯戒,也會造業,為什麼不會墮惡道??為什麼只會在人天兩道輪迴?根據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二十五所載


"".....諸預流者應墮惡趣。或復生疑。彼應已斷修所斷業。欲令彼疑得決定故。顯預流者。雖未永斷修所斷業。而彼決定不墮惡趣。故作斯論。若預流者。有不善業能順苦受。異熟未熟彼既成就。應墮惡趣何道障故而不墮耶。答由二部結縛諸有情令墮惡趣。謂見所斷修所斷結。諸預流者。雖未永斷修所斷結而已永斷見所斷結。闕一資糧不墮惡趣。如車具二輪有所運載。鳥有二翼能飛虛空闕一不然。此亦如是。故預流者不墮惡趣。隨本論文所釋如是。然有說者。愚墮惡趣智則不然。一切預流是智者故。凡墮惡趣聖則不然一切預流是聖者故。有惡意樂害意樂者墮惡趣。有善意樂無害意樂者不然一切預流有善意樂無害意樂故。犯戒者墮惡趣。持戒者不然一切預流是持戒者。由彼已得聖所愛戒堅牢船故。復有說者。一切預流於諸惡趣得非擇滅。諸法若得非擇滅者。彼法畢竟不現在前。是故預流不墮惡趣。有餘師說。若有不見惡行過失妙行功德。彼墮惡趣一切預流如實知見善惡得失。由失念故。雖暫起惡業而不墮惡趣。有作是說。薩迦耶見未斷未遍知。造惡業者容墮惡趣。一切預流薩迦耶見已斷已遍知。雖暫起惡業。而不墮惡趣。如世尊說。若有身見已斷已遍知。具五功德。一者障三惡趣。二者遮五無間業。三者解脫種種諸惡見趣。四者無際生死已作分齊。五者臨命終時心神明了。""

說了落落長,其實就是講,初果聖人因為斷了身見,有了智慧,有止觀力,有持戒力,所以就算造了惡業也不會墮入惡道,只會招人天輕苦。這是因為要墮惡道有兩股主要的力量,一是見惑,二是思惑。初果斷了見惑,就好像鳥少了一隻翅膀,車子少了一隻輪子,所以沒辦法墮入惡道。有興趣看的話,我再細講,只是想到補充一下。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119
發表於 2018-1-31 22:47:05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8-2-3 00:00 編輯

今之凡夫,往往造業,妄說無報,豈至少不苦哉。若以至少而理前心,造後心報,何有脫時?若前心不造,即後心無報,復安妄見業報?經云:雖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見。雖信有佛,言佛有金鏘馬麥之報,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闡提。解聖法名為聖人,解凡法者名為凡夫。但能捨凡法就聖法,即凡夫成聖人矣。

語譯

現在的世間凡夫,往往勇於造業,卻又要自欺欺人地說沒有報應,雖然他們看的到的報應不多,可是這些業報都是必須要真實去承受的,難道不會痛苦嗎??如果只是因為看不到報應,或者因為看到很少的報應,就勇於造業,自欺其心,以為沒有報應,讓以後的自己去承受,什麼時候才能脫離因果業報呢??如果你前面沒有心去造業,後面你就不必承受業報,你又何必擔心會看見因果報應呢??經上講,雖然有人說他信佛,但卻說佛陀出家修行都是苦行,這種說法,恰恰是邪見,因為佛陀修行,身苦而心不苦,他是示現給眾生看到因果,是教導眾生的一種表演而已。就好像說佛陀有金鎗刺足,餓食馬麥等等業報一樣,這是信佛不具足的緣故,是善根缺少的緣故,才會誤解了佛的表演。佛是福慧兩足尊,他是在表演因果不虛,業報不免,是演戲,讓眾生知道因果業報的力量,鼓勵眾生不要造業,就算要造業,也不要造惡業,否則分毫必報,因果不昧。你懂得聖賢不動心的聖法,你懂得佛陀不動心的表演,就是聖人;如果你以為佛陀是真的在苦行,真的在受報,那你是用凡人的眼光去看,你就是凡夫。懂得捨棄凡法,而就聖法,那你這個凡夫就會變成聖人了。什麼是凡法??善惡業報,六道輪迴,求出無期,你就是凡夫。諸業不造,真心鏡照,出離輪迴,就是聖法,而你就是聖人。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Rank: 4

狀態︰ 離線
120
發表於 2018-2-1 21:18:11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8-2-3 09:14 編輯

世間愚人,但欲遠求聖人,不信慧解之心為聖人也。經云:無智人中,莫說此經。經云:心也法也,無智之人,不信此心。解法成於聖人,但欲遠外求學,愛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墮邪見,失心狂亂。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八萬四千法門,盡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內淨,猶如虛空,即出離身心內,八萬四千煩惱為病本也。

語譯

世間的愚痴人,以為聖人之道是在遠方,拼命向外祈求。殊不知自身智慧解悟的真心,就是聖人。經上說,沒有智慧的人,不能跟他們講這部經,因為他們不會懂,反而容易誤解。經上說,真心就是佛法,佛就是真心。沒有智慧的人,以為有一個東西叫做佛法可以讓他去追求,殊不知,你悟解了真心,就是聖人,懂得運用真心對照外境,就是佛法。反而為了追求所謂的佛法,而去喜愛那些看見空中的佛像、看見光明、聞到色香等等徵驗的假相,而墮入了邪見,為了追求那些外相假相,喪失心神,陷入狂亂的境地。經上講,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就知道,所謂如來,不著相,不動心,真心對照一切外境,即是佛法。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由這個真心鏡照而自然流露的智慧。如果你可以運用真心,而不著相,真心猶如虛空一般,你就可以擺脫八萬四千煩惱的諸病根源。


凡夫當生憂死,飽臨愁肌,皆名大惑。所以聖人不謀其前,不慮其後,無戀當今,念念歸道。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須早求人天之善,無令兩失。


語譯::(這段前面講過了,所以我不另蓋樓)

一般的凡夫,活著又怕死,飽了又怕餓,擔心這個,害怕那個,這種人,就是還有很大疑惑存在。所以開悟的聖人會有什麼情形呢??不會擔心往前繼續走下去會有什麼問題,或者擔心我這樣做會不會有什麼後果,對於當下境界也沒有任何的留戀,只有一心向道,什麼是道??寂滅是道。為什麼,聖人念念合於道,處處合於戒,所以不用擔心,該受什麼因果,就受什麼因果,不嗔不怨,寵辱不驚。你如果還沒有悟到這層大道理,那你就不要再遲疑了,趕快從人天善道的五戒十善開始做起,不要在那裏自欺欺人地說你在修行,結果什麼也做不到,落得一個也沒有開悟,也沒有獲得人天善報,兩頭空的下場。
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作夢中佛事,降伏鏡裡魔軍,廣度如幻眾生,同證寂滅菩提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9 11:0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