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6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5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高一生
(1908年—1954年),阿里山(今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人,族名Uyongu‧Yatauyungana。自幼天資聰穎,在阿里山的達邦蕃童教育所就學五年後轉入嘉義市區的小學,父親因討伐布農族有功而擔任警職,後因意外殉職。之後被台南州警部大塚久義所收養,並取日本名矢多一生。1924年保送台南師範,受普通科4年及演習科2年教育,在學時並已展露音樂與文學天份;於1927年6月協助經由日本來台的俄國語言學家聶甫斯基,從事一個多月(1927年7月及8月初)的田野鄒語調查,1930年畢業。畢業後回到部落擔任教師與警察職務,並帶領族人發展農業,栽種竹子等經濟作物。同時也創作多首歌曲,曾帶族人至台灣總督府公開演出「鹿狩り(打獵歌)」。
1945年擔任吳鳳鄉(今阿里山鄉)鄉長,兼任分駐所所長。並在同時改名高一生。1947年二二八事件時發生阿里山原住民攻佔嘉義彈藥庫及嘉義機場,再退回山上的事件,高一生因此被捕入獄(攜帶回的槍械則在1950年繳回)。之後又因高一生曾收容當時被認為是中國共產黨的台南縣長袁國欽,因此在1951年高一生被臺省保安司令部指控「窩藏匪諜」及「貪污」的罪名,1952年被有關當局誘至竹崎鄉並遭到逮捕。之後以叛亂罪遭槍斃。其代表作有「春のさほ姫(春之佐保姬)」「鹿狩り(打獵歌)」「つつぢの山(杜鵑山)」「Bosifou ne Patungkuonu(登玉山歌)」等。作品並收錄為「春之佐保姬-高一生紀念專輯」。著名歌手高慧君為其孫女。
出處: 維基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