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4-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65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047
- 相冊
- 2
- 日誌
- 19
    
狀態︰
離線
|
從前有一個禅師叫作“無相大師”。無相大師給弟子開示的時候,常常跟他們說:“修行就是要寧願作傻瓜,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能證悟,才有可能開悟。”因爲常常講,所有的弟子都已經記住了:“師父常常說寧作傻瓜。”
有一天突然下大雨,廟裏漏雨漏得浙哩嘩啦,大師大聲叫弟子趕快來接雨,但是很多弟子不在,隻剩兩個,聽到師父叫,趕快拿了桶子來接雨。
一個弟子拿一個很小的桶子沖出來。無相大師看了就說:“雨下得那麽厲害,漏了好幾個地方,隻拿了一個這麽小的桶子,真是傻瓜。”這個弟子就很不高興,心想:“匆匆忙忙跑出來接雨,結果師父還罵我傻瓜。”
第二個徒弟因爲太緊張了,拿了一個竹簍子沖出來,要接雨的時候呆住了。無相大師心裏想:“怎麽傻成這樣?怎麽有這麽傻的徒弟?”就很不高興罵他說:“你真的是個大傻瓜!”這個弟子一聽,非常開心,心想:“師父一直都在鼓勵我們要作傻瓜,現在竟然說我是個大傻瓜,這一定是在讚歎我了不起。”這樣起了歡喜心,心開意解,得到了開悟。這個弟子究竟開悟到什麽呢?
大概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第一,打破分别心。當我們聽到别人批評我們 的語言的時候,我們可以生氣、不開心,我們也可以不生氣,寧可作傻瓜,很開心,就像我們看 到一個碗,可以想:“這個碗很漂亮,可惜破了一個洞。”但也可以反過來想:“這個碗雖然破了一個洞,但還是很漂亮!”
第二,從悟的境界來講,傻瓜可能比較容易得到開悟,傻瓜并不是真傻,而是在生活裏面沒有心機,保持在一種純然的狀態。
我們不要對人生有那麽多的計較,因爲這個計較和分别,正好是阻礙我們開悟,或者認識人生真價值的東西,如果我們可以學習赤子、寧作傻瓜,那麽我們就會生起單純的心。
就像我們修行,每天都花時間在那兒叨叨念念,是在做什麽?整天在那兒打坐,是要幹什麽?别人看起來是沒有價值的,如果你打坐一小時,給你一百元,你就覺得很有 價值,但是不能用這樣子來衡量,因爲這世間許多東西是無價的!
我們看到街上那些智障或者智力比較差的人,他們是非常單純,非常純淨的。我們通常沒有那麽純淨,因爲我們是聰明人,聰明人就是比較執著於“有”的人,要做一件事,一定要有效果,如果三天沒有效果就換一件事情。通常都比較實際,比較現實,比較會計算,比較會營謀,這樣的人叫“聰明人”。因此聰明人的生活是塞得滿滿的,他沒有心靈空間,他每天都在算,做這件事可以賺多少錢,明天加起來就賺多少錢,他永 遠不會做賠錢的生意。
但是修行要反其道而行,修行要保持内在的空間,在世人都迷亂的時代,我們在内心裏清明就好,外表上寧可作傻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