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14|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最後一次發射升空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綜圖精英分享家勳章 優質套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唯美清純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25 09:45: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最後一次發射升空

  「發現號」美國NASA執行任務最多、將太空人送入軌道人數最多的一架太空梭,24日下午在佛羅里達甘迺迪太空中心順利升空,開始踏上其前往國際太空站的「謝幕之旅」,其後將結束其近三十年的輝煌航天生涯,光榮「退休」。

  當天下午四時五十三分,隨著一聲轟鳴,「發現號」拖著長長的火焰劃破藍天,順利升空,兩分鐘後,助推器分離,「發現號」獨自踏上前往國際太空站的最後一次旅程,開始這次為期11天的太空之旅。

  「發現號」此行搭乘6名太空人,將向國際太空站運送一個永久性多功能艙,並且還將為它帶來一個永久「居民」太空中第一個人形機器人太空人「機器太空人2號」。這個新的多功能艙將作為儲藏室,並提供額外的研究工作空間。而「機器太空人2號」主要目的是檢測機器人在失重的狀態下,如何進行操作。若結果滿意,美國NASA今後或許會用機器人進行一些替代性的工作。

  據美國NASA的估計,當天大約有四萬人聚集在佛羅里達的發射場周圍,觀看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謝幕演出」,而數不清的人則在佛羅里達周圍的城鎮仰望「發現號」的英姿,通往甘迺迪太空中心的道路幾乎完全「癱瘓」。人們打出各種標語祝福「發現號」一路順利,一個教堂早前還專門為發現號的發射而祈禱。

  這是「發現號」第39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最後一次執行任務。此前,由於技術和天氣原因,這次原定於去年11月1日的最後一次飛行曾先後四次推遲起飛。「發現號」十一天任務完成後,將會被送往博物館,享受光榮退休生涯。

  這次飛行也意味著美國太空梭時代開始拉上謝幕的幕簾,美國僅有的三駕太空梭中的其他兩架也將在今年徹底退役,這標誌著服役近30年的太空梭將集體告別世界載人航天的舞台。按計劃,「奮進號」太空梭的最後一次飛行定於4月19日,而「亞特蘭蒂斯號」最後一次飛行定於6月28日。

  歐巴馬政府去年提出讓太空梭退役並取消重返月球的「星座」計劃及其「戰神」火箭,使美國在2016年商業火箭可能投入運行之前喪失載人發射能力。在三駕太空梭退役後,今後美國只能借助俄羅斯等國際夥伴或私人企業的載人航天器,以「靈活方式」將太空人送入國際太空站。

  美國最初執行航天任務的有五架太空梭,但其中有兩架發生慘劇,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不久後爆炸,2003年「哥倫比亞號」在返回地球的途中解體。「發現號」在這兩駕飛機發生悲劇之後分別兩次擔綱大任,重新踏上太空,被視為勇氣和幸運的象徵。

  「發現」號是美國建造的第3架太空梭,1984年首次執行飛行任務。在它27年執行過的38次飛行任務中,總共運送過246名太空人進入太空,在太空度過了352個日夜,圍繞地球運行5628圈,總飛行里程近1.43億英里(2.3億公里),相當於往返月球288次。



回顧發現號27年傳奇經歷
 

 
執行STS-133告別之旅的太空人合影


  這次發射將是它的告別之旅,任務編號STS-133,期間將為國際太空站送去一個永久性多功能艙段以及機器太空人-2號。此次飛行由太空人斯蒂夫·林德賽(Steve Lindsey)擔任指令長。

  發現號太空梭是所有美國太空梭中執行任務最多,將太空人送入軌道人數最多的一架。它曾經執行了首次軌道衛星回收任務,並將這顆衛星帶回地球。它曾經帶著太空人造訪過兩顆運行中的衛星。它執行了哈勃空間望遠鏡的部署任務。它還兩次向世人展示了美國在重大挫折後重返太空的決心和勇氣。

  儘管美國NASA下屬的全部5架太空梭每一架都功勛纍纍,但發現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它執行過的全部38次飛行任務中,它總共在太空度過了 352個日夜,幾乎相當於一整年。它一共圍繞地球運行了5628圈,時速高達17400英里(28000公里),總飛行里程近1.43億英里(2..3億公里),這相當於往返月球288次,或者到太陽距離的1.5倍。

  發現號太空梭總共運送過246名太空人進入太空,這一數字無人能及。這其中包括世界第一位女性太空梭駕駛員,世界年紀最大的太空人,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非洲裔美國人,首位乘坐美國太空梭升空的俄羅斯航天員,以及首位進入太空的美國議員。

  發現號是美國建造的第3架太空梭,整個建造過程歷時4年。發現號的名字源自於一艘18世紀時的英國探險船,即著名的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船長遠征南太平洋時乘坐的發現號(HMS Discovery),以此表達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它於1983年10月離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姆戴爾(Palmdale)的組裝工廠,並於次月搭乘波音客機改裝的背負式運輸機飛往美國NASA甘迺迪太空中心。1984年8月30日,發現號太空梭執行其首次飛行使命,任務代號STS-41D。那次任務中,發現號成功將3顆通信衛星送入軌道,並對一個實驗性太陽能電池翼進行了測試。該任務由太空人亨利·W·哈茨菲爾德(Henry W. Hartsfield)擔任指令長。

  在它的第二次飛行中,發現號執行了首次在軌回收衛星並將其帶回地球的任務。借助艙外噴氣式太空人背包,太空人們進行了一系列高難度的艙外行走,並最終成功地將兩顆出現故障的衛星放入發現號的載荷艙,並於隨後送回地面。

  1985年,發現號是唯一一架在當年執行了4次飛行任務的太空梭。其中一次任務:STS-51D,實現了首位美國議員遨遊太空的壯舉,這位議員是猶他州參議員傑克·伽姆(Jake Garn)。

  1986年發生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件之後,美國太空梭的發射經歷了兩年半的停滯,發現號在此期間也進行了全面的安全性能升級,隨後在 1988年9月,發現號再次升空,執行STS-26任務,這次任務的指令長是太空人裡克·霍克(Rick Hauck)。這次飛行任務檢驗了太空梭所進行的安全性能升級措施,並成功地將一顆美國通訊衛星送入軌道。這是發現號的第七次飛行,也是美國經歷創痛之後重返太空的標誌。

  1994年2月,昔日的冷戰對手在發現號上握手言和。在STS-60飛行任務中,謝爾蓋·克里卡列夫(Sergei Krikalev)成為首位搭乘美國宇宙飛船升空的俄羅斯航天員。那次任務的指令長是太空人查爾斯·F·博爾登(Charles F. Bolden, Jr。)。

  一年後,發現號更是將當年美蘇之間的冷戰陰霾清掃一光。在其執行的STS-63任務中,發現號首次演練了與蘇聯「和平」號太空站的交會對接。這次任務同時還創造了另一項第一:首位駕駛一艘美國宇宙飛船的女性:伊林·柯林斯(Eileen Collins)。此次任務的指令長是太空人詹姆斯·D·韋瑟比(James D. Wetherbee)。

  1998年6月,發現號再次與和平號進行空間對接,任務代號STS-91。此次對接任務標誌著美俄合作實施的「太空梭-和平號」項目結束。在整個項目合作期間,一共有9架次的美國太空梭實現與俄羅斯太空站和平號的對接。

  1998年10月,發現號再次執行開創性任務,將人類最年長的太空人送入太空。美國太空人約翰·格林(John Glenn)當時已經77歲高齡,他跟隨發現號STS-95任務進入了太空,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太空旅行。在此之前,格林曾於1962年進入太空,成為首位圍繞地球飛行的美國人。除了和年輕同事們一起執行STS-95項目制定的工作之外,格林本身還是一項有關太空飛行與太空人年齡限制的實驗研究對象。

  2000年10月,發現號執行美國太空梭的第100次飛行任務。任務編號STS-92,目的是為正在加緊建設中的國際太空站送去部件。此次為期12天的太空之旅中,太空人們為國際太空站成功地安裝了一個太空梭泊位,以及首個外部結構桁架,為數週後迎來首批太空站長期值守乘組奠定了基礎。

  2003年2月,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回大氣層時解體爆炸,全世界都沉浸在痛失7位勇敢的太空人的巨大悲痛之中。隨後,美國NASA再次著手對太空梭的安全措施進行了全面檢查和升級。發現號再次擔任探路先鋒,它執行的STS-114任務成功地飛向國際太空站,標誌著美國太空梭的再次恢復飛行。此次任務的指令長由經驗豐富的女太空人伊林·柯林斯擔任。在任務執行期間,乘組採取了一系列新的安全措施,包括在接近國際太空站時要求太空站太空人拍攝太空梭外部隔熱瓦的高分辨率圖像以便確保安全。

  美國NASA在2006年執行的最後一次飛行任務被公認為最具挑戰性的項目之一。這一任務要求為國際太空站送去5副桁架部件,並對太空站的電源系統進行一次大修。發現號再次承擔重任,執行了STS-116次飛行,成功完成了上述使命。

  2007年10月,發現號執行的STS-120任務再次成為一個里程碑。因為此次飛行標誌著首次太空梭和太空站兩大機構的指令長都是女性。當時發現號太空梭的指令長是女太空人帕姆·米羅伊(Pam Melroy),與其對接的國際太空站的指令長則是女太空人佩吉·惠特森(Peggy Whitson)。此次任務中,太空人們為國際太空站加裝了「和諧」號艙段並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了修復和調整。

  2008年5月,發現號執行STS-124飛行任務:將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研製的「希望」號實驗艙(Kibo)核心部件送至國際太空站。這一大型實驗艙段需要3次太空梭飛行方能運送完畢,STS-124任務是其中的第二次飛行。

  在其最後的告別之旅中,發現號將為國際太空站送去美國負責部分的最後一部分部件:萊昂納多永久性多功能艙(LPMM)以及首個人形機器人太空人:「機器太空人2號」(Robonaut2)。這個新的艙段將作為儲藏室,並提供額外的研究工作空間。而機器太空人2號則是一次技術驗證性演示,主要目的是考察人形機器人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對在軌工作的太空人起到幫助作用。發現號還會同時為太空站帶去一些備用設備,以備不時之需。發現號太空梭服役的一生是在不斷開創新紀錄中度過的,甚至這一次告別之旅也不例外:它的此次飛行恰逢人類長期外空居留十週年紀念。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
感激中傷你的人,因為他砥礪了你的人格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激發了你的鬥志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該獨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2-25 15:22:26 |只看該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19 23:1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