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1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張公吃酒李公醉(象田梵卿)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3-21 00:50: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僧問象田梵卿:「寒風乍起,衲子開爐。忽憶丹霞燒木佛,因何院主墮眉鬚?」
  
  師曰:「張公吃酒李公醉。」
  
  佛教的緣起論指出,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各種因緣和合而成,「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從這個立場來看,芸芸眾生、菌菌萬物都是互相交替和融合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每一個人都與其他任何人、任何物圓融無礙,因此,禪家習以「張公吃酒李公醉」來表達這一真理。
  
  但是,倘將這種聯繫僅僅囿限於人類,則未免顯得狹隘封閉了些。禪者在生活中,往往將此手足相連的共命共感擴展到悉有的層面。「悉有」即一切存在,包括了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存在。
  
  黃龍慧南禪師常問僧眾:
  
  「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
  
  正當問答交鋒時,卻伸出一隻手說:
  
  「我手何似佛手?」
  
  之後又垂下一隻腳:「我腳何似驢腳?」
  
  三十餘年間,黃龍常常用這三個問題來檢驗前來參學的僧人的悟性,竟沒有人能領會其深意。這便正著名的「黃龍三關」。
  
  第一問的大意是,人人皆由前世因緣轉化而來;第二句是說人的心性與佛相同;第三問是認為人與其他眾生也無本質區別。第二問和第三問正是建立在博大的宇宙同情心之上。鏡清禪師也用類似的方式引導弟子獲得這種認識。
  
  有一次下雨時,屋外淅淅瀝瀝地響,鏡清問他門下的僧人說:「外面是什麼聲音?」
  
  學僧說:「是下雨聲。」
  
  鏡清說:「錯了!」
  
  徒弟大惑不解:「咦,老師,應該怎麼感覺才對呢?」
  
  鏡清凝然地望著窗外,平靜地說:「我就是雨聲。」
  
  只有突破物我的界限,物我相忘,沒入天地間的每一滴雨聲裏,才能完全體會雨聲的全部意義。正如禪者所描繪的那樣:
  
  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
  
  前台花發後台見,上界鐘聲下界聞;
  
  白雲自占東西嶺,明月誰分上下池;
  
  東庵每見西庵雪,下澗長流上澗泉;
  
  南山起雲,北山下雨。
  
  日本詩人芭蕉也有首很著名的俳句:
  
  古老一池塘,
  
  一蛙跳在水中央,
  
  撲通一聲響!
  
  這幾行詩所表現的,就是芭蕉習禪獲得頓悟的那個剎那時刻。當此之際,主體與客體、能知與所知,芭蕉與蛙聲,都不復區分,絕對合一,整個宇宙的迷霧,都在那隻青蛙撲通一聲跳落水中的那一瞬間頓然在他眼前煙消雲散。
  
  促使芭蕉獲得頓悟的,正是芭蕉與聲音、張公與李公的絕對合一。悟境就發生於這絕對合一的瞬間。

文出:佛教都市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3 03: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