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4-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66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058
- 相冊
- 2
- 日誌
- 20
    
狀態︰
離線
|
有一位國王,名叫難陀。他非常貪財,拼命聚斂財寶,希望把財寶帶到他的後世。他心裡想:我要把一國的珍寶都收集到我這兒來,不能讓外面有一點兒剩餘。他把自己的女兒安置在婬女樓上,吩咐她身邊侍侯她的人說:“要是有人帶著財寶來求我的女兒,把這個人連同他帶的財寶一起送到我這兒來!“他就是用這樣的辦法聚斂財寶,所有的金錢寶物都進了國王的倉庫,全國上下,就沒有什麼別的地方有財寶了。
國中有一個寡婦,只有一個兒子,她對兒子極為疼愛。她兒子看見國王的女兒端莊美麗,容貌非凡,非常愛慕。但是他家裡沒有錢財,沒法和國王的女兒結交。為了這事,他生起病來,以致相思成疾,氣息奄奄。他母親問他:“你害了什麼病,怎會病成這個模樣?”兒子把內心的情感告訴了母親,說:“我要是不能和國王的女兒交往,必死無疑。“
母親對兒子說:“可是,國內的金錢寶物一無所剩,到哪裡去弄到寶物呢?”她不願意讓兒子生活在痛苦中,想了一會兒,說:“你父親死的時候,嘴裡含有一枚金錢。你要是把墳墓挖開,可以得到那枚錢,就可以用那錢去結交國王的女兒。“
兒子遵照母親的吩咐,去挖開父親的墳,從父親口裡取出那枚金錢。他拿到錢後,來到國王女兒那兒。國王的女兒便把他連同那枚金錢送去見國王。國王見了,說:“國內所有的金錢寶物,除了我的倉庫中,都蕩然無存。你在哪裡弄到這枚金錢?你今天一定是發現了地下的窖藏了吧!”
國王用了種種刑法拷打這寡婦的兒子,要問清楚他是如何得到這枚錢的。寡婦的兒子回答國王說:“我真的不是從地下的窖藏中得到這枚金錢的。我母親告訴我,先父死的時候,口中含著一枚錢。我挖開墳墓,由此得到了這枚錢。“
難陀王派了人去查驗兒子的話,果然不假,這才相信了。難陀王聽了使人的報告,心裡暗自想道:我先前聚焦一切寶物,想的是把這些財寶帶到後世。可是那個死了的父親,一枚錢尚且帶不走,何況我這樣多的財寶呢?
偈曰:
錢財身外物,慳貪難受益;
縱積千萬億,身死帶不去。
佛說做人的道理
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我們離苦得樂,而這個世界有這麼多不應該的慾望---貪,嗔,痴,名與利,金錢與美女,而佛教正是圓滿地幫助人們認識到:世間事物無法恆常。自然界的滄海桑田,人類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異滅中。果子看似不動,實際上,時刻在腐朽之中。地球,億萬年後,也有毀滅的一天。佛教本身,到一定時候,也將不復存在。名利,地位,金錢,何不如此?
轉自:佛教文化旅遊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