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9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佛教傳入中國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3 15:55: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1)建築的弘偉



中國古代的建築,雖不如西洋之實用,但卻力求精美,如房屋前後之陳列佈置,左右美妙的點綴,又非西洋建築物可比。特別是一般佛寺之營造,結構之精緻,氣派的弘偉莊嚴,皆仿印度原始佛教之狀態,至於遍佈中國大陸各地之佛塔,更足以代表佛教堅毅之精神,給人神聖而崇高的感覺。



(2)雕刻的逼真



中國古代雖有雕刻,而塑像及鑄像,卻始於佛教之輸入,唐朝名工之塑像,以及用木或石所雕刻之佛像,實是劃時代之藝術創作。如洛陽龍門與大同雲崗之石佛、燉煌石窟之佛像與壁畫,其形態之逼真,人物之,豈止栩栩如生,簡直是飄飄然欲飛之勢,誠屬中國藝術界之無價珍品。



(3)畫像的肖妙



由於隋唐佛教之繁盛,而使中國國畫獲得極大的啟示,因為當時名工繪畫佛像,力求維妙維肖,且將佛經中故事人物繪於壁上,以作莊嚴之點綴。如燉煌壁畫,雲崗石佛,均名播遐邇,為中國藝術放一異彩,吾等雖未能親睹大陸佛寺之藝術創作,僅從書本及畫片略窺一二,雖然,亦心嚮往焉。



(4)梵唄的感人



中國古樂甚佳,但佛教來華,更有新調加入,使舊調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有特別的發展,如「魚山梵唄」「寺院鐘聲」等樂曲,皆摹佛經中極好之梵音,至於佛寺中檔磬鐘鼓等,皆僧眾起居與共之禮樂,使人聞之,俗念頓消。中國詩人多喜聞佛寺之暮鼓晨鐘,而歌詠出絕妙詩詞歌賦,即使是現代樂府,亦多取韻於佛教唱誦,可見佛教音樂之感人。



四、佛教對中國風俗的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除了對中國文學思想等有直接間接影響外,從不參預政治活動,但對社會風尚習慣,卻有潛移默化之功。最重要的是對人生觀的改善,以及對孝道的擴展。



(一)人生觀之改善



中國古之人,皆以人死如燈滅,孔子亦說:「未知生,焉知死」。佛教之傳入中國,使人知生有所來,死有所往,几生死往還之權,皆操之於自己,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招」。而禍福的招致,又往往繫於人一念之間。所以說:「一念之善上天堂,一念之惡入地獄。」因為佛教認為人於日常生活中,一切行為,語言及意念,均可形成一種特殊的慣性,成為一種能招致未來果報之潛勢力,亦即是主宰人生,支配宇宙的業力。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15:5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