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種類介紹] 茶中美女[銀針白毫] [複製連結]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顧問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綜圖精英分享家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激情性愛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5-4 16:25: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銀針白毫芽頭肥壯,遍坡白毫,挺直如針,色白似銀。
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澤,湯色淺杏黃,味清鮮爽口,湯味醇厚,香氣清芬……

銀針白毫,簡稱銀針,又叫白毫,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近年多稱白毫銀針,按制茶種類分,屬白茶類。
它與宋代《大觀茶論》中記述的白茶,以銀線水芽為原料製成的“龍團勝雪”餅茶和現代的淩雲白毫、君山銀針等茶不同,它們的原料先經蒸、炒殺青,屬綠茶或黃茶類。

現代白茶類的創制始于銀針白毫。
明代田藝衡《煮泉小品》中稱:“茶者以火作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如果說這是關於古代白茶的記述,則現代白茶堪稱是古老而又年輕之茶品。

銀針白毫的產地為福建省福鼎、政和兩市。
清嘉慶初年(西元1796年),福鼎用菜茶(有性群體)的壯芽為原料,創制銀針白毫。
約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種茶樹在福鼎市選育繁殖成功,於是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種茶樹的壯芽為原料,菜茶因茶芽細小,已不再採用。
政和縣1880年選育繁殖政和大白茶品種茶樹,1889年開始產制銀針。

現今銀針白毫的茶芽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良種茶樹。
大白茶樹茶芽肥壯長大數倍於菜茶茶芽,這也許就是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稱南方茶樹“今 茶之美者,其質素良而所植之土又美,則新芽一發便長寸餘”的原因。
福鼎大白茶為遲芽種,茶芽肥壯,多酚類、水浸出物含量高,成品味鮮、香清、湯厚。大白茶良種茶樹原料是製造銀針白毫的必要的物質基礎。

採制銀針白毫的茶樹,每年秋冬要加強肥培管理以培育壯芽。
翌年採制以春茶頭一、二輪的頂芽品質最佳,到三、四輪後多系倒芽,較瘦小。
台刈更新後萌發的第一輪春芽特別肥壯,是製造優質銀針白毫的理想原料。
夏秋茶茶芽瘦小,不合銀針白毫原料的要求,一般不採制。

銀針白毫原料採摘標準為春茶嫩梢萌發一芽一葉時即將其采下,然後用手指將真葉、魚葉輕輕地予以剝離。
剝出的茶芽均勻地薄攤于水篩上(一種竹篩),勿使重疊,置微弱日光下或通風前處,曬晾至八、九成幹,再用焙籠以30~40℃文火倍至足幹即成,也有用烈日代替焙籠曬至全幹的,稱為毛針。
毛外經篩取肥長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稱銀針腳),並篩簸煉除葉片、碎片、雜質等,最後再用文火焙乾,趁熱裝箱。

銀針白毫芽頭肥壯,遍坡白毫,挺直如針,色白似銀。福鼎所產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澤,湯色淺杏黃,味清鮮爽口,湯味醇厚,香氣清芬。

銀針白毫泡飲方法與綠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經揉撚,茶汁不易浸出,沖泡時間宜較長。
一般每3克銀針置沸水燙過的無色無花透明玻璃杯中,沖入200毫升沸水,開始時茶芽浮於水面,5~6分鐘後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懸浮茶湯上部,此時茶芽條條挺立,上下交錯,望之有如石鐘乳,蔚為奇觀。
約10分鐘後茶湯 泛黃即可取飲,此時邊觀賞邊品飲,塵俗盡去,意趣盎然。

銀針白毫早在1891年開始外銷,1912~1916年為極盛時期,當時福鼎與政和兩市年產各1000餘擔,1917~1921年受歐戰影響,銷路阻滯,一落千丈。近敘年來,銀針年產也僅在幾百公斤至一千公斤之間,為不可多得的珍品。目前銀針白毫主銷港澳地區。
也銷往德國及美國等地。在歐洲有的在泡飲紅茶時,於杯中添加若干銀針,以示名貴。   

銀針性寒涼,有退熱祛暑解毒之功,在華北被視為治療養護麻疹患者的良藥。
1982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在30種名茶中名列第一。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5 17:5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