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3-24
- 最後登錄
- 2022-6-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51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223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全國基測地理科占二十一題,補教老師陳啟鵬表示,民國一百年是里程碑,頻繁的地震、海嘯與水災,衍生對環保、產業的影響,都將與課程內容結合;北北基第一年開辦,難題比全國基測多四至五題,若想拿分,須注意在地化題型,並詳讀圖表。
陳啟鵬分析,近來層出不窮的天災人禍,將會是本次考試的出題方向。以本國地理來說,福島核災是否侵襲台灣,牽涉台灣位置與風向,地理概念與地形氣候觀念要清楚;環保議題可注意停建核四的爭議,凸顯出的產業發展和工業區位問題。
中國地理題目,亞洲的地形、氣候是解析所有地理現象的基礎,要將觀念貫通。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逐漸發揮影響力,在產業、交通與都市上,要明白發展脈絡;至於六大地區內容,著重於東部經濟地帶發展,尤其是牽涉到上海直航的華中地區,更要注意。
陳啟鵬表示,外國地理因日本地震海嘯、朝鮮延坪島事件,使東北亞有機會成為考題,例如,日本、台灣的異同,以及南、北韓的比較。而埃及穆巴拉特總統被迫下台,也使北非與埃及有機會入題。
中平國中地理老師賈生玲也說,這幾年,社會科的題型趨勢,強調多元化、生活化,重點在於測驗考生是否能夠「學以致用」,因此,生活化知識和新聞時事很重要。
賈生玲舉例,台灣的位置、氣候特色、產業結構、紅樹林生長環境、山坡地開發帶來的問題、海岸環境問題、阿里山小火車沿途景觀變化、高齡化社會福利政策等,與目前生活時空環境有關的素材,都可能命題。
陳啟鵬表示,北北基題目類型較具靈活度,出題會針對在地題材,例如花博等。考生要勝出,也不能忽略圖表題,例如「絕對位置與相對位置」、等高線圖,氣溫雨量圖、人口金字塔、三級產業比例等圖表,可能會以跨科方式出題,「難在理解不是背誦」,建議學生多思考,留意時事與理論的結合。
賈生玲強調,融會貫通三科社會科知識,是很重要的能力,她建議,地理要理解現象的「因果」關係,而不是死背。複習時多問:為什麼是這樣?為何改變?有什麼影響?都有助釐清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