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2-12
- 最後登錄
- 2012-8-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13
- 閱讀權限
- 50
- 文章
- 336
- 相冊
- 2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校園內收藏昆蟲鳥類標本很普通,但如果連「嬰兒胚胎」都能珍藏,這就有點嚇人!
新北市板橋國小在精省前曾是省教育廳的自然科重點學校,承接省教育廳購置的動物標本,成為台北縣唯一的「科研中心」,當年為存放這三百多件標本,共打通三間教室存放,作為小學生自然課程觀摩使用,館藏甚至比大學生物系、醫學系還豐富。
「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海裡游的,只要說得出名字的標本,我們幾乎都有!」板橋國小教學組長黃世榮表示,學校卅多年來共收集了三百多件標本,有些是當年省府撥補,有些是民間捐贈,還有些是學校原本飼養的小動物,死後由老師解剖並注入福馬林,成為DIY的標本教具。
因此,舉凡蛇類、貓狗獼猴、魚蝦貝類,含括卵生、胎生、卵胎生等不同類別,甚至連罕見的「嬰兒胚胎」都在館藏之列,栩栩如生的模樣,如不事先告知,乍看之下確實駭人。
黃世榮說,這些胚胎早在他就讀板橋國小時就存在,推估至少有卅多年歷史,據說當年是板橋某婦產科醫師響應「科研中心」的成立,將一個月到九個月等不同形體的死胎,製成標本後捐給學校,這是眾所皆知的事,全校師生已見怪不怪。
這批珍貴標本原放在暗無天日的庫房內,但過去四年校園翻修整建,隨著新大樓最近完工落成,這批標本才重見天日,只可惜搬遷過程中,約有兩成標本損毀,目前數量僅剩兩百件左右。
這座教室平日不對外開放,老師如果有教學需求,可向教務處申請。為避免標本嚇人,小朋友可選擇參加或不參加,參訪過程如發現噁心、頭昏等不適應症狀,會立即把小朋友帶開,未來也不排除請家長簽同意書後,才能入內參訪,避免爭議。
黃世榮憂心的說,目前學校經費不足,無法妥善維護保存這些珍貴標本,只能靠老師們自掏腰包維持基本運作,雖然曾有老師提議,乾脆把標本統統丟掉,但基於維護學校傳統,加上珍貴標本得來不易,只好勉力維持,未來希望教育局撥補經費,或乾脆直接接管標本,不要讓前人心血白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