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266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03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到美濃,主要去尋找客家粄條和北部的粄條怎麼個不同,結果,興起了意外的遊興,細細品玩,愜意竟也濃濃。
一直把美濃列入屏東地區,走一趟,糾正了腦中的錯誤;美濃位於高雄縣的東北隅,全境三面環山,其地位於荖濃溪和楠梓仙溪的平原上。
說到荖濃溪,不禁回想到曾經在荖濃溪泛舟的情景,想泛舟得到六龜去,六龜離美濃不遠。嘗過秀姑巒溪泛舟滋味者,很難忘記沿途美景,及處處漩渦和過險灘的刺激。荖濃溪泛舟,不知是否那一回水位較高,通過的激流,感覺比秀姑巒溪更驚險更過癮,尤其清新的溪谷景致,讓人心曠神怡,特別在十八羅漢山這一段,其山景彷如桂林,一疊疊山脈,非常秀麗,既至美濃,方順道觀荖濃溪景致吧!
遊過荖濃溪,純靜的客家小鎮,仍然展出濃濃的客家風情迎接我們。
美濃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居民,其先祖大約在三百年前,從廣東梅縣遷移至此;原先選擇麟洛,隘寮溪下游的武洛附近居住,而後水患不斷,再尋找鄰近適合生活的地方。
當他們發現那時的美濃,是一片濃密的土地,有山有水,於是取名瀰濃,而美濃之名,是日據時代才取之名。
丘陵少、平原廣的美濃,其地肥沃,雨量豐沛,是夏涼冬暖的地方;一畦畦的菸田,是此地景致最大特色,四十多年前,種植菸田是美濃家家戶戶的經濟來源,也因此培育出著名的人才培養地,其博士、碩士之多,曾經成為台灣美談。
由於台灣經濟轉型,今日的美濃,菸田少了,菸樓輕煙淡了,如果有心尋找,在菸田採收期,還是看得到農婦帶著笠帽,拿方巾矇住頭頸,連口也蒙了起來,穿著手袖衣服,在略帶冷意的田中穿梭,一邊摘下有半人高的葉片,葉片有點轉黃,輕輕一折,脆聲起葉片落,一片一片疊高了,豐收的感覺真好,遊客至此,不妨下田,順著一行行葉片,也嘗嘗採擷滋味,客串起來,另有一番感受,到美濃絕對要身體力行下菸田,很有意思。
既下田採過菸葉,和農婦商量商量,登菸樓去,熱情的他們,會很高興,把菸樓,菸倉一起展示;在倉庫裡,已經轉黃的菸葉,很整齊的夾成一串,再一層層疊高,雖然只是乾燥的葉子,鼻子裡卻飄著菸味。
漫走田畝間,會見到獨立屋舍,其建築一如台灣鄉間所見,紅瓦水泥牆,突出的是屋頂上有似閣樓的小窗,窗外裝有鋁板,可開可關,若不見白煙直冒,還以為是人家小屋多開的窗門,這種只有美濃能見到的特有建築就是菸樓。執著的少數美濃人,至今乃守著這些老屋,畢竟,菸樓歲月也風光過一時。
享譽全台的美濃紙傘,源起原鄉的梅縣婚俗,客家女兒出嫁時,得準備兩把紙傘當嫁妝。還有男孩子十六歲行成人禮時,父母亦以對傘相贈,紙與子同音,子孫滿堂之意;美濃紙傘在街上很容易買到,外地人無法確定紙傘做的好壞,大概撐收之間感覺其彈性靈活,否則,大多會以傘面的字畫作為選購的標準,雅俗當看各人所好,值得收藏。
喜歡台灣早期碗盤著,美濃街上也有商家蒐賣;一些樸拙造型的陶碗,保存的不錯,有裂痕或缺口也擺在一起賣,有些人不在乎還是買回去,收藏者選購時要看仔細。在這些碗盤中,一些是台灣四十年代一般家庭常用,像有「囍」字或山水,可能,在當時用膩了,拋出家門,經過一段時間,看來另有一番古意。
到美濃,順道走訪已經有二百多年,清乾隆年間建的東門樓,是很具有歷史價值的古蹟;燕尾屋脊純樸無華,有如台灣小廟,如今所見,已是後來重建,來來往往穿門而過的行人,已經無法體會昔日古樓之風貌,尤其水泥成門,近看醜了一些,確實可惜。
「美濃窯」是美濃這些年來頗受注視的新興窯業;習得其陶藝者,目前紛紛各立門戶,造成一股風潮。
美濃窯最大特色是所取用的陶土是採用台灣本地的泥土,並以傳統中國釉料,其色彩豔麗,經過高溫燒過的質材,能展現各種顏色出來,無論以景觀呈現,或砌成牆面,或製成瓶、壺,其質感秀麗,是到美濃必得參觀之處,若至朱邦雄先生的窯廠,由其創設的美濃窯,在其親切的笑容下,聽其解說,當有所收穫。
除了人文景觀特別豐富,美濃的風景區亦值得一遊;在民權路上的中正湖,佔地約近三十甲,此湖提供四季景觀外,湖中的魚在清澈的水中棲息,使湖景更活潑,中正湖另有一大功能,乃美濃所有田地的灌溉都由此湖而出。
享受了心靈之旅,想必口腹也得營養一番,吃一碗,「面帕粄」絕對稱心如意,面帕粄即粄條,吃來有勁,湯香滋味濃,有人食時佐以美濃豬腳,其實,一碗面帕粄分量不多,若想盡興,高麗菜封或各瓜封來上一大碗,那才是吃的最高意境,吃出客家人必食的家常味,不虛美濃行。
來源:「吾愛吾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