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45|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創] [原創大賽]台南鹽水-護庇宮-44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口業啊!!口業!!!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釣魚王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8-22 10:11: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趁著與老婆回娘家之便在老婆娘家附近的鹽水鎮拍了幾間歷史悠久的宮廟~~

剛進入鹽水鎮(現已改為區)不久就可以看這間巍峨的廟宇~裏頭還在整修!不過感覺得出它的氣派!

該廟已建立300多年!也是鹽水人除了武廟之外的信仰中心!

以下先介紹該廟的歷史沿革......


「月港護庇宮」位於台南縣鹽水鎮中正路市街中心,俗稱鹽水媽祖宮。「月港」即今之鹽水港,當時急水溪支流在此形成一月形曲流,三面環繞,因此有月港、月津之別稱。其初僅為福德祠,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改為天后宮,康熙五十五年(西元1716)更名為「護庇宮」「因面臨鹽水港,為郊商船戶舖家共尊祀,香火鼎盛。



鹽水昔日瀕臨倒風港內海,有通船之便,早有漢人及平埔族居住,自天啟元年(西元1621年) 顏思齊,鄭芝龍據台時,由大陸續移民此間,成為漢人在台彊創建最古老都市之一,按台灣各古港多建媽祖廟為漁民之精神支柱保估出海漁民,可見鹽水橋附近應為原月港港址,當時本地稱為「大龜肉」庄,與安平,鹿港齊名並立,由港口遠航可直達福州、泉州、廈門、澎湖等地貿易,故當時由大陸來台移民初以「福德爺」為守護神,而建一福德祠祀奉之。

天啟三年(西元1623年)有糖郊「崇興行」之港埠商戶者,從大陸福建省湄洲島嶼朝天閣迎來一尊媽祖,即今奉祀之開基湄洲三媽(糖郊媽),併入福德祠合祀崇拜,並改為媽祖祠(地理鳳凰穴)自此信徒日盛,靈驗異常。迨至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光復六月著手規劃。改赤崁地方為明京,稱東都(又稱東寧) 設一府兩縣,以普魯民遮城為承天府、縣分南北,以新港溪(又稱二蔦松溪、大洲溪,即今鹽水溪)為界。北為天興縣(今嘉義地區),南為萬年縣(今高雄鳳山地區),本鎮即屬天興縣管轄,時名「大龜肉」建置即定。厲行法治,更為解決軍正與糧食兩大問題。

實施寓兵於農之「軍屯政策」遺其所分屯各地,當時屯田開墾之土地,共有四十餘處,屯營所在即以本鎮附為多,鳳山次之,台南附近最少,因此屯兵開墾遂遠至嘉義、鹽水港及鳳山等地(所開墾地稱「營盤田」,本鎮所屬舊營里及後宅里一帶,即於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由鄭氏派部將何積善暨泉州人等開墾鹽水港附近平原。

何將軍同時迎來鄭成功登台護軍大尊聖母一尊入媽祖祠合祀崇拜,即今奉祀之鎮殿大媽,同年鄭成功病逝,子鄭經嗣,改東都為東寧,改縣為洲,另設安撫司,南北各一,本鎮仍屬天興洲。而鄭氏之參謀陳永華、次子陳漢光亦率泉州百四十餘戶,約六百餘人移居釋仔寺(即今南榮工專之南方) 墾地務農。為求反清復明之計實行屯田練兵。

先民分散各地,子孫繁衍,自此境內逾趨繁榮。尤對媽祖之信仰益超隆盛。後商人再自大陸迎來雜貨商所奉祀之「敢郊媽」一尊,由布商所奉祀之「布郊媽」一尊。油車以及由昔時港口販賣水、油商所奉祀的「水(油)郊香擔媽」一尊。(昔時由本廟前出港往湄洲進香,四商郊聖母同船,而香擔媽鎮鎮守在香擔頂) 另外義竹鄉角帶圍商人迎來鎮殿「洲仔尾二媽」一尊,同入媽祖祠合祀崇拜。

另據當地民間傳說「洲仔尾二媽」由來稱,昔有賣草花者,挑擔四處販為生,一日夜住府城客棧安眠,夢見媽祖指示,明日清晨回家往某方面去一尊媽祖汝請回崇拜。明天照指示去果然一尊媽祖在該處,即捨除一籠草花將媽祖金像請入籠內挑回。至本廟前頓覺沉重。遂進廟擲筊,媽祖降靈顯示願留駐此地,故將該媽祖金像迎祀於本廟內。降至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康熙帝命靖海侯水師提督施琅將軍引兵克服台灣後,明鄭滅亡。

台灣歸清建置,設一府三縣;即台灣府,台灣縣(轄十五里,四坊) 鳳山縣(轄七里、二庄、十二庄、一鎮、一保)諸羅縣(轄四里,三十四社)係將鄭氏萬年州為鳳山縣,分天興州為台灣、諸羅二縣。坊、里大都沿鄭制。唯將鄭氏屯田兵士營盤開拓地。新行設庄、所新設之「大奎壁庄」及「井水港庄」即為今本鎮轄區,時屬諸羅縣管轄,大奎壁庄即鄭氏營領,奎宿鎮及壁宿鎮駐營處,因而得名。

同時「大龜肉庄」亦隨而改稱「大奎壁庄」。因感於聖母神威顯赫,乃御筆勒封媽祖為「天后」並追封「忠孝仁慈天上聖母」,此後媽祖祠即正式改名為「天后宮」;(按本宮於民國己亥年重建開地基時,尚有福德祠遺跡在現時中亭蜘蛛結網下,地基十二尺見方,內入黃沙)境內信眾除改建「天后宮」外,並設圭壁書院,於是本宮遂成為境內歷史文化發祥中心。

至康熙五十五年(西元1716年) 再擴建廟殿,並更名曰「護庇宮」,現廟內尚存有乾隆六十年(西元1795年) 書立之「重建護庇宮碑記」,撰有此廟沿革「…康熙丙申歲始擇其地,坐北向南重興天后宮以成,且匾其額曰護庇宮…」是為本宮創建年代之根據,乾隆己末年(西元1739年)經再修葺,嗣後歷經整修,昔時台灣治安不良,本鎮因為大城,每有變亂,自然多為必爭之地,因此為安全計,當時帝街四圍築有城垣、有磚城與士城,並設東西南北四城門,城外環以水濠,俾便舟楫及防禦,水濠大部以曲流充當之(市街北面為乾壕,推其係掘鑿而成)。

大奎壁庄為嘉義、台南間水陸之一重要轉運站,據說當時船隻雲集,街市橫貫水溪,且海水深流,人稱此地為鹽水港。港務鼎盛,人煙稠密,據傳曾達五萬人口之多,藏興街面倚港口,為斯時最繁榮之街道。其次以水手舟夫集居的東安街和以產米粉著名的東興街,由大陸(主要為廈門及泉州)或沿海各港口駛來之船舶,在此卸下布匹、陶瓷、酒類、菸草、木材、中藥、鴉片等。裝上蕃薯簽、赤糖、米、竹筍、福肉等出海。一時行郊林立。門庭若市,著名之郊商有五郊之多。(糖郊、敢郊、水(油)、米郊)名聞遐爾。

民國十五年地方士紳陳宗能倡議,派陳卻、李海龍渡海前往大陸湄洲島嶼朝天閣再迎來一尊湄洲二媽入宮合祀,自此,香火更鼎盛。日據期間推行皇民化,除金滅道。強制廢除宗教信仰,此宮亦遭迫壞,改做貯稻穀之倉庫,金像須集中焚化,幸本宮主事陳宗能由古董站購回類似金像十餘尊代替焚化。本宮之金像分寄民家,光復後再復位奉祀。



現在來欣賞圖片喽......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ntyang1961 + 14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總評分: 威望 + 14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8-22 16:38:21 |只看該作者
真厲害篇篇都那麼精彩

SOGO榮譽會員

只要大家攏甲台灣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1-8-22 23:02:36 |只看該作者
這間廟的文物保留的很好
每個文物都有註明文字~讚

Rank: 4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1-8-23 05:25:47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的分享...謝謝大大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6 21:0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