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9-21
- 最後登錄
- 2025-1-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43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405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1](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1](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1](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11](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Dino 於 2011-9-6 13:44 編輯
就說時下的年輕人或是失業而一直不肯改變自己去附合市場實際需求的人是眼高手低還不承認.
這些人可有先檢討過自己到底瞭不瞭解市場需要和欠缺的勞動力在哪裡?
不論是企業或是勞動者都講求一個最現實的市場供需原則.
錢多事少離家近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工作固然是人人欽羡,個個都想卡位.
但現實裡這樣的工作機會本來就是十分的稀少,只有極少數中少數才有機會找到這樣的工作.
而許多勞動力負荷龐大的工作懸缺在那邊,但有多少人願意去向現實低頭委身從事呢?
看看台灣現在引進多少外藉勞工?
實際上合法聘用外藉勞工的企業,支付給這些外勞的薪支並不會比聘用本土勞工來得廉價.
原因在於願意去從事這些工作的本地人太少了.
大家嫌工作太勞累,太低層不願意去做,到頭來這些產業的企業主只好轉向引進外勞來因應.
問題就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嫌棄那些工作,不願意去做,這難道是企業主的問題嗎?
勞動力和市場實際需求的供需失衡是誰需要去調整?
個人在求學時期為了高昂的學費,每逄寒暑假必定跑到建築工地去打工,
靠著自己的勞力流汗賺取每一分學費和生活費,只要有錢,再辛苦再累的工作我都肯去做.
但看看現在有多少人會願意用勞力去打拼賺錢呢?
除了極少數受家境困苦所迫的人會任勞任怨的去這樣做以外,
有多少人願意用這種方式工作賺錢呢?
可是類似這樣的工作機會缺額在現在的台灣至少是以十萬以上來計算,
這些自認為懷才不遇者也好,失業或待業中的人也好,有多少肯去面對現實去接受這樣的工作呢?
怪東怪西之前,有沒有問問自己,面對自己心中希望的工作機會,自己有多少實力去和其他的謀職者競爭?
當你自己本身的競爭力不夠,搶不到那少數的"涼缺"的時候,
難道就只會在那邊等著天上掉下來更多的"涼缺"嗎?
失業者找不到工作,最主要的原因絕不是沒有高薪的工作機會,
而是源自於自己本身不願意去遷就現實.
簡單講就是沒有面對現實的勇氣.
任何一家公司成立的目的都是為了要賺錢,而不是在開救濟院.
企業能支付給勞工的薪水,本來就是要仰賴企業的獲利狀況來衡量.
連這麼基本的成本概念都沒有先體認,如何能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和人論較呢?
要歸咎於企業之前也請先去瞭解一下,現實裡市場的職缺在哪裡?
沒有坐辦公室的缺額就不能換個方向找在烈日下的工作嗎?
不願意,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