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從北方沙塵暴多發的天氣中,乍到宜興湖父鎮的陽羨生態旅遊區會感到一種生理和心理上的衝擊:先是眼睛和鼻子有點不習慣,然後異常舒服;心裏首先是驚訝,然後是一陣的翻騰:有點嫉妒有點感慨又有點感動有點竊喜,最後歸於忘我的陶然和釋然……
一樣是春天,可是這裏的春天完全是另一番模樣:滿眼的綠多麼鮮亮啊,空氣新鮮得多麼輕盈,多麼濕潤,似乎還泛著一絲絲甜味。大都市里喧鬧的時間之流,到了這裏,驟然平緩起來,一切都突然變慢了,人的心弦突然松了下來……
古人有飲茶二十四宜、多少不宜的說法,那時候沒有沙塵暴,如今再說,恐怕在沙塵暴的環境飲茶是最大不宜,而在陽羨清潤的四月天品茶,卻是真正相宜呢。
說起來,陽羨這個地方真是天生的茶香之地、茶藝之境。這裏有著名的竹海,不但很好地維持了水土營造了美景,而且竹子本身就和茶有不解之緣:竹制茶盤清雅質樸,賞心悅目,觸感極佳,和茶藝精神十分協調;竹子還可以製作茶則、茶針,也本色可愛,是和茶飲相宜的茶道小物。這裏是中國的陶都、紫砂之鄉,所謂“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說的就是獨獨這裏出產的紫砂土;所謂“一壺乾坤”說的就是紫砂壺的包羅萬象和無窮韻味。紫砂壺是工藝品是收藏品,但它首先是日用品,是茶具,上蒼給了宜興人五色土,除了讓他們“富貴”,也是讓他們飲茶的,他們也確實家家飲茶,人人善品。“無水不可與論茶”,要喝茶,先得有好水,偏偏這裏的水質也好。在唐代,陽羨除了出貢茶,還出水質上佳的金沙泉水,於是進獻貢茶時,還用銀瓶裝上金沙泉水,一併送到長安。今天的陽羨,雖然金沙泉水不可再得,但是處處山泉依然使水質潔淨可口,適宜的溫度沖泡之下,能讓陽羨茶清新宜人,精華盡露,芳醇畢現。
這樣的地方,不產茶簡直對不起上蒼。宜興當然產茶,而且所產的是大大的好茶、真正的名茶。我在拙作《茶可道》一書中將唐代盧仝的《七碗茶歌》列為茶詩的“狀元”,這首名作中“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的詩句,道出了當時陽羨茶的地位之尊貴,採制之早,後面極力抒寫“七碗茶”帶給人的各種美妙感受,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蘇東坡也有“雪芽為我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惠泉”的詠茶名句,也使人對陽羨茶無限嚮往。
陽羨茶,唐宋元明均為貢茶,有“天下茶品,陽羨為最”(明末清初劉繼莊《廣陽雜記》)之說。著名的“陽羨茶會”,還是唐代茶業盛事——浙江長興顧渚和陽羨交界產陽羨貢茶,每年入貢前,常州、湖州兩太守都要到顧渚山舉行茶會,邀請各界名流來品嘗新茶。有一年,白居易因病不能前往,還寫了《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陽羨歡宴因寄此詩》表示嚮往和遺憾。以場面的盛大和氣氛的熱鬧,加上催生的詩文,這確實是一場茶業和文化的盛大“歡宴”。今日遙想,依然令人心馳神往。
歷史上陽羨貢茶到底是什麼品種?說法似乎有幾種:碧螺春、陽羨紫筍、陽羨雪芽,應該都有根據,但不知是幾種同時為貢茶,抑或先後入選貢茶。現在陽羨名茶中風行最久的應該是宜興紅茶,而近年崛起而引人注目的是陽羨雪芽。
宜興紅茶雖然以高香甜潤、湯色鮮亮、平和養胃而擁有穩定的品飲人群,但知名度仍然和它的品質遠遠不相稱。我的一位朋友就說:“總沒有英國紅茶好吧?”我說:“英國紅茶怎麼能和宜興紅茶比?英國紅茶用的是葉,所以有的還弄成碎末做袋泡茶,宜興紅茶用的是芽,上品的還是嫩芽,嫩芽來百分之百發酵,多麼奢侈!而且那種花果香比英國紅茶自然多了!”。
至於陽羨綠茶,完全是另一番境界:纖細挺秀,色翠顯毫,湯色明澈,香氣清雅,滋味鮮醇,回味甘甜。我總覺得是紅茶和紫砂壺更相配;而綠茶適合在青山綠水之間,用玻璃器皿沏來品飲,才不辜負那碧綠的葉芽和春天的氣息。
來到陽羨生態旅遊區,只覺得滿眼皆綠,竹海是綠的,樹是綠的,水是綠的,隨山坡高低錯落、優美起伏的茶園更是綠的。信步而行,漸漸覺得帶著茶香的風也是綠的、呼吸也是綠的了。這時,我突然有了一個靈感,“宜興紅,陽羨綠”,屬於這裏的,就應該是這兩個名字,多麼響亮,多麼貼切,多麼濃烈,多麼落落大方且富於美感!
以後,陽羨茶在我這裏就有了新的名字:宜興紅,陽羨綠。這裏面也包含了吉祥的祝願――作為一個愛茶的人,我祝願並且虔信陽羨的山水和茶園常“綠”,陽羨的茶業、茶文化越來越“紅”。
來源:拙風文化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