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安吉縣位於浙江省西北部,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迅速崛起的一個對外開放景區,南靠天目山,面向滬甯杭。安吉境內群巒疊嶂,山清水秀,秀竹連綿,景色宜人,是新近崛起的生態旅遊縣。
安吉建縣于東漢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漢靈帝賜名“安吉”,取之於《詩經》“安且吉兮”。如今,安吉地理環境基本保留著生態原貌,人文環境充滿著歷史造就的包容與和諧,正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著名品牌專家、遠卓品牌策劃機構策劃總監謝付亮先生曾在《安吉城市品牌:開鋒第一,開發第二》一文中指出,安吉城市品牌的定位可以表述為是:“市外桃源,城間仙境”。這個定位的基礎自然是安吉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宗旨則是安吉要幫助都市人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創造一種能夠讓“身心靈”三者和諧統一的良好環境,亦即是:“市外桃源,城間仙境”。
1979年,在一處有著“世外桃源”般風景的山上,安吉縣林業局技術人員在調查中發現:白茶野生母樹一棵,其存在年限超過100年。恰恰在900年前,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曾經寫道:“白茶與常茶不同。”
2003年,經專家考證,宋徽宗《大觀茶論》中提及的“白茶”就是生長于安吉的安吉白茶,確定了那顆百年茶樹為“白茶祖”。 安吉白茶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高,以保證產品品質。
例如,安吉地處天目山北麓,群山起伏,樹竹交蔭,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安吉被稱為“中國竹鄉”,植被覆蓋率為60%,而茶竹之緣,也頗為“珍貴”。而且,凡四周為竹林或靠近竹林的茶園所採制的茶葉,一般都含有板栗香或豆花香,且越鄰近竹林的,其香味越是明顯。由此可見,安吉獨特的生態環境,孕育出了安吉白茶樹和安吉白茶,彌足珍貴的安吉白茶也自然可以稱為“世外茶源”或“世外茗源”,正如安吉堪稱現代都市的“世外桃源”一樣。
但是,我們為什麼將安吉白茶重點稱為“世外茗源”呢?這中間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桂家場,發現第一株安吉白茶樹的地方。桂家場的村民本來姓趙,原居安徽潛山。桂家先輩在朝廷做官,犯了錯被滿門抄斬,只有一位母親帶著兒子在外走親戚,歷經重重艱辛,終於躲避了官兵的盤查與追捕,逃至一處不易為外人發現的地方,與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當時,母親和孩子生怕這地的人不接待他們,沒想到,這裏住的人們熱情善良,一聽說他們的遭遇,立即幫助母子找了一塊地,村民還負責把房子給修好了。就這樣,母親和孩子住了下來。隨後的一個春天裏,漸漸平靜下來的母親發現了這棵神奇的白茶樹,但是她想到“茶”字仍舊心有餘悸,所以,為了回避“茶”字,同時也為紀念這裏“世外桃源”般的和睦與友善,白茶樹所在的區域就被稱為“世外茗源”,而不是“世外茶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世外茗源”一詞就傳開了。至今,桂家人已經在世外茗源居住了“十三代”。
2010年1月初,震撼整個中國茶葉界的茶葉咖啡之爭,或者說白茶娶妃事件尚未平息,安吉白茶又爆出“驚聞”。根據浙江大學農業品牌研究中心歷時半年研究、計算得出的結果,“安吉白茶”品牌價值為17.11億元,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產品公用區域品牌百強,名列第34位。目前,安吉白茶年產量800噸,產值7.8億元,種植戶5800戶,產業鏈從業人員20萬之多,為全縣農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安吉白茶品牌的珍貴又可窺見一斑。
至此,我們自然可以理解安吉白茶不僅堪稱“世外茗源”,而且應該被稱為“世外茗源”。( 劉季昆)
安吉縣位於浙江省西北部,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迅速崛起的一個對外開放景區,南靠天目山,面向滬甯杭。安吉境內群巒疊嶂,山清水秀,秀竹連綿,景色宜人,是新近崛起的生態旅遊縣。
安吉建縣于東漢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漢靈帝賜名“安吉”,取之於《詩經》“安且吉兮”。如今,安吉地理環境基本保留著生態原貌,人文環境充滿著歷史造就的包容與和諧,正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著名品牌專家、遠卓品牌策劃機構策劃總監謝付亮先生曾在《安吉城市品牌:開鋒第一,開發第二》一文中指出,安吉城市品牌的定位可以表述為是:“市外桃源,城間仙境”。這個定位的基礎自然是安吉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宗旨則是安吉要幫助都市人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創造一種能夠讓“身心靈”三者和諧統一的良好環境,亦即是:“市外桃源,城間仙境”。
1979年,在一處有著“世外桃源”般風景的山上,安吉縣林業局技術人員在調查中發現:白茶野生母樹一棵,其存在年限超過100年。恰恰在900年前,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曾經寫道:“白茶與常茶不同。”
2003年,經專家考證,宋徽宗《大觀茶論》中提及的“白茶”就是生長于安吉的安吉白茶,確定了那顆百年茶樹為“白茶祖”。 安吉白茶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高,以保證產品品質。
例如,安吉地處天目山北麓,群山起伏,樹竹交蔭,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安吉被稱為“中國竹鄉”,植被覆蓋率為60%,而茶竹之緣,也頗為“珍貴”。而且,凡四周為竹林或靠近竹林的茶園所採制的茶葉,一般都含有板栗香或豆花香,且越鄰近竹林的,其香味越是明顯。由此可見,安吉獨特的生態環境,孕育出了安吉白茶樹和安吉白茶,彌足珍貴的安吉白茶也自然可以稱為“世外茶源”或“世外茗源”,正如安吉堪稱現代都市的“世外桃源”一樣。
但是,我們為什麼將安吉白茶重點稱為“世外茗源”呢?這中間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桂家場,發現第一株安吉白茶樹的地方。桂家場的村民本來姓趙,原居安徽潛山。桂家先輩在朝廷做官,犯了錯被滿門抄斬,只有一位母親帶著兒子在外走親戚,歷經重重艱辛,終於躲避了官兵的盤查與追捕,逃至一處不易為外人發現的地方,與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當時,母親和孩子生怕這地的人不接待他們,沒想到,這裏住的人們熱情善良,一聽說他們的遭遇,立即幫助母子找了一塊地,村民還負責把房子給修好了。就這樣,母親和孩子住了下來。隨後的一個春天裏,漸漸平靜下來的母親發現了這棵神奇的白茶樹,但是她想到“茶”字仍舊心有餘悸,所以,為了回避“茶”字,同時也為紀念這裏“世外桃源”般的和睦與友善,白茶樹所在的區域就被稱為“世外茗源”,而不是“世外茶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世外茗源”一詞就傳開了。至今,桂家人已經在世外茗源居住了“十三代”。
2010年1月初,震撼整個中國茶葉界的茶葉咖啡之爭,或者說白茶娶妃事件尚未平息,安吉白茶又爆出“驚聞”。根據浙江大學農業品牌研究中心歷時半年研究、計算得出的結果,“安吉白茶”品牌價值為17.11億元,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產品公用區域品牌百強,名列第34位。目前,安吉白茶年產量800噸,產值7.8億元,種植戶5800戶,產業鏈從業人員20萬之多,為全縣農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安吉白茶品牌的珍貴又可窺見一斑。
至此,我們自然可以理解安吉白茶不僅堪稱“世外茗源”,而且應該被稱為“世外茗源”。
來源:拙風文化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