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8-22
- 最後登錄
- 2023-9-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59
- 閱讀權限
- 70
- 文章
- 499
- 相冊
- 2
- 日誌
- 667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miss1204 於 2011-10-14 17:45 編輯
五禽戲
定義:
五禽戲是一種中國導引術(傳統健身方法),由五種模仿動物的動作組成。五禽戲本名為五禽之戲(見後漢書與三國志文獻),但後世均已簡稱五禽戲,也有別名五禽操、五禽氣功、百步汗戲等。
五禽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至今大約一千八百年)的健身方法之一。1982年6月28日,中共衛生部、教育部和當時的國家體委發出通知,把五禽戲等中國傳統健身法作為在醫學類大學中推廣的「保健體育課」的內容之一。2003年中共國家體育總局把重新編排後的五禽戲等健身法作為「健身氣功」的內容向全國推廣。
「導引」是一項以肢體運動為主,配合呼吸吐納的養生方式,源於上古的舞蹈動作。春秋戰國時期,導引術獲得長足的發展,出現了「熊經」、「鳥伸」等術勢。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導引圖》的40多種姿勢,便是先秦導引術的總結。
五禽戲實為優良導引術的一種,傳統中醫學認為五禽戲有助於調理筋脈運行,在醫學上來說為中國古代預防醫學與復健醫學的總結運動法。在中國的道教則將其引用為日常修行的一部分,而中國古代的武術家並將五禽戲視為一種內功的修煉方法。
五禽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的健身方法之一。1982年6月28日,中國衛生部、教育部和當時的國家體委發出通知,把五禽戲等中國傳統健身法作為在醫學類大學中推廣的「保健體育課」的內容之一。2003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把重新編排後的五禽戲等健身法作為「健身氣功」的內容向全國推廣。
歷史
據說五禽戲是漢代名醫華佗發明的,但也有人認為華佗是五禽戲的整理改編者,在漢代以前已經有許多類似的健身法。最早記載了「五禽戲」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
內容
五禽戲由5種動作組成,分別是虎戲、鹿戲、熊戲、猿戲和鳥戲,每種動作都是模仿了相應的動物動作。每種動作都是左右對稱地各做一次,並配合氣息調理。
五禽戲的動作相對簡單,運動量也較小。
功能
五禽戲屬於導引術的一種,傳統中醫學認為五禽戲有助於調理筋脈運行。
據考證,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模仿鳥獸運動之形來健身治病。西漢馬王堆三號墓內的帛畫導引圖有一些動作就是模仿動物的形態和姿勢的。後來,華佗根據古代導引、吐納、熊經、鳥伸之術,研究了虎、鹿、熊、猿、鳥五禽的活動特點,結合人體臟腑、經絡和氣血的功能,創編了一套具有民族風格特色的《五禽戲》。據《三國志·華佗傳》記載,華佗曾對其弟子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樂爾,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臂猶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蹄足,以當導引。體中不快,起作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由於虎、鹿、熊、猿、鳥這五種動物的生活習性不同,活動的方式也各有特點,或雄勁豪邁,或輕捷靈敏,或沈穩厚重,或變幻無端,或獨立高飛。人們模仿它們的姿態進行運動,正是間接起到了鍛煉關節、臟腑的作用。而正是通過肢體的運動才得以全身氣血流暢、祛病長生。中醫認為,五禽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養生運動。現代醫學也研究證明,五禽戲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關節都能得到舒展的醫療體操。它在鍛煉全身關節的同時,不僅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臟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還能提高心臟排血力,促進組織器官的正常發育。就五禽戲本身來說,它並不是一套簡單的體操,而是一套高級的保健氣功。在這套保健氣功裏,華佗把肢體的運動和呼吸吐納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通過氣功導引使體內逆亂的氣血恢復正常狀態,以促進健康。
據專家介紹,五禽戲的動作要領,一是全身放鬆,情緒輕鬆樂觀;二是呼吸要調勻,用腹式呼吸,舌抵上齶,吸氣用鼻,呼氣用口;三是要專注意守,保證意、氣相隨;四是動作要形象,如虎之威猛、熊之沈穩、鹿之溫馴、猿之輕靈,鳥之輕翔舒展,皆當刻意模仿。
“五禽戲”是中國傳統的體育健身術,其內外兼練、體用兼備。根據中醫的臟腑學說,五禽配五臟。虎戲主肝,能舒肝理氣,舒筋活絡;鹿戲主腎,能益氣補腎,壯腰健胃;熊戲主脾,能調理脾胃,充實兩肢;猿戲主心,能養心補腦,開竅益智;鳥戲主肺,能補肺寬胸,調暢氣機。但是,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五臟相輔相成,所以五禽戲中任何一戲的演練,既主治一髒的疾患,又兼顧其他各髒,所以能達到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心得 真是寶阿 真是不簡單 先人的智慧 美阿 我也要好好來學習 不要讓自己懈怠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