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4-6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91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98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經濟部昨(24)日預估,第四季旺季不旺,「唯一」好消息是,泰國水患帶來的轉單效應可持續到年底,勉強拉抬電子、光學業表現。
受歐美景氣拖累影響,9月國內製造業指數年增率僅有1.99%,連續六個月落入個位數成長,也創下兩年來新低。經濟部同步調查廠商對10月與第四季看法,儘管10月製造業動能可望上揚,但第四季製造生產恐怕在0%與1%間浮沉。
9月製造業動能最強勁的族群是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率達19.1%,主要拜國內業者陸續開發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所賜。泰國水患導致日本不少數位相機大廠轉單到台灣,也推升該產業呈現二位數成長。
經濟部統計長黃吉實表示,泰國9月起鬧水患,不少工廠預估年底前都難以恢復產能,「這股轉單潮可望延續到年底」,國內受惠族群有數位相機、硬碟、電子軟板業者,還包括汽車零組件業。
但他指出,泰國水患轉單效應對拉抬下半年國內製造業動能,僅是杯水車薪。在歐債危機未解與美國景氣復甦緩慢影響下,年底前台灣的製造業動能仍受牽制,預估第四季製造業動能頂多與第三季持平,「旺季基本消失」。
經濟部調查發現,10月製造業動向指數是50.57,高於50臨界點,顯示10月生產可望較9月提升,以化工業最樂觀,動向指數高達64.04,台塑六輕停工陰霾已遠離。第四季動向指數則微跌到49.45,預告製造業動能再轉弱。
歐美經濟不振,鄰近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也感受到寒流來襲。經濟部資料顯示,日本8月工業生產年增率僅0.4%、韓國4.8%,9月大陸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雖有13.8%,但較榮景時的15%成長,已屬萎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