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538|回覆: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軍武大觀] 歐洲鷹無人偵察機 [複製連結]

Rank: 10Rank: 10Rank: 10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1-1 09:02: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8-3-25 11:13 編輯

美德混血兒:歐洲鷹無人偵察機
2011年10月19日 08:34:23  來源: 大陸地區網站

據法新社10月14日報導,由歐洲航太防禦系統公司(EADS)和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聯合研發的歐洲鷹無人偵察機將於明年正式加入德國空軍服役。鑒於該型機由美國著名的全球鷹高空長航時戰略無人偵察機衍生而來,其能否青出於藍,一直備受關注。

全球鷹的近親
據報導,歐洲鷹是在諾‧格公司研發的第20批次全球鷹基礎上推出的歐洲版。與全球鷹外形相似,歐洲鷹長15公尺,翼展38公尺,最大起飛重量約14噸,飛行速度達到555公里/小時,可裝載近1噸的偵察設備在2萬公尺的高空持續飛行38小時,單次飛行距離最長可達2.2萬公里。

與全球鷹的最大區別是,歐洲鷹加裝了EADS公司研發的新型信號情報人物系統。據稱,該系統可提供防區外雷達和通信輻射探測能力,是歐洲鷹執行情報/監視/偵察(ISR)任務的核心。作為綜合系統解決方案的一部分,EADS公司還將為德國用戶提供能接受和分析歐洲鷹傳回數據的地面站系統。根據修改後的列裝計劃,首架歐洲鷹將在明年投入飛行試驗,並正式裝備德國空軍,其餘4架飛機則將在2015-2016年間完成。

歐洲上空迎來新挑戰
作為歐洲鷹的兄弟,美軍全球鷹無人機擁有幾乎完美的使用記錄,一向嚴謹的德國人選擇它作為自己的發展平臺,看上的正是這一點。

據報導,歐洲鷹能夠在高空分辨不同種類的電磁遙控信號,捕捉、定位和分辨雷達的發射源,並為地面人員提供高精確度、近乎實時的大範圍偵察監視圖像。該型機將最終取代從1972年就開始在德軍服役的老舊法製貝利堅‧大西洋偵察機。

不過,有軍事專家指出,雖然到目前為止,歐洲鷹安裝歐版電子設備後的所有試驗都比較成功,但與已久經沙場的全球鷹相比,它還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未來能否挑大樑尚難定論。另外,歐洲鷹還將面臨潛在對手。據報導,德國在引進歐洲鷹的同時,也在研發真正屬於自己的高空長航時有人/無人偵察機格羅布G-600。該機由民用公務機改裝而成,可實現兩種操縱模式轉換,飛行高度為2萬公尺,航程1萬公里;增程型航程可達2.1萬公里,續航時間可達33小時。由此看來,在無人機領域,未來的歐洲天空將充滿挑戰。





心得:
德國空軍訂購一種改裝版RQ-4B裝備歐洲產感應器,稱為 歐洲鷹。看來德國是覺得全球鷹(Global Hawk)很不錯,打算將自己的電子設備放入歐洲鷹。雖然如此,德國並沒有放棄研發自己的格羅布G-600無人偵察機,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借鏡。

 
 
歐洲鷹模型

 


 


 
結構圖



2011首飛



2011.10.27



其他...

 
有駕駛艙的~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0Rank: 10Rank: 10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11-1 09:44:5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lueflow 於 2011-11-1 12:57 編輯

哈~ 讓我想到 Bavarian company的總裁曾說:
g600的操作成本比愚蠢的全球鷹少90%~ 雖然可能需要兩名飛行員~但在操作上比透過衛星分配任務的全球鷹具有彈性並且情報能先經過初步過濾....無人版本還可勝任高空加油...
嗯..相當有自信~ 不過個人持保留態度... 還是需要實戰驗證

p.s 有可能考慮一個或兩個飛行員+兩個任務專家的配置..


 

 


補上一篇2005年的報導~


G600以G180為基礎,機翼翼展將達116.8英尺(35.6公尺),機翼面積506平方英尺(約47平方公尺),展弦比達27;而G180的翼展只有48.75英尺(約14.9公尺)。G600保留了增壓座艙,同時在垂尾前端采用一個新後段以適應更長的尾臂。包括兩名飛行員在內,飛機的空重估計為8930磅(約4050公斤)。整體機翼有一根平直的翼梁,通過4對鈦合金接頭連接到機身,格羅布稱這種設計使該機能使用其他的機翼。

G600將采用能滿足更大起飛載荷的起落架,2台發動機可能是威廉姆斯國際公司的FJ44-4A。該發動機改進自FJ44-3A,推力由後者的2800磅提高到3500磅
該機最大載荷為1200公斤,在攜帶800公斤載荷時總續航時間可達17小時20分鐘,在65000英尺高度的平均飛行速度為馬赫數0.61,最小速度為馬赫數0.55

在有人駕駛型上,駕駛員和載荷操縱員將穿著一種局部增壓服以適應高空環境。機上還將提供兩名任務專家的工作空間(一名面朝前,一名面朝後),並布置廚房、衛生間和長椅以支持長時間執行任務。可選用的任務設備包括電光/紅外攝像機、合成孔徑雷達、動目標指示器、信號情報偵察裝置、超光譜傳感器,以及科研用的航空取樣裝置等。也可裝載雷達告警接收機、電子干擾裝置或拖曳式誘餌等。通信裝置包括視距內電台和衛星鏈路。

安裝輔助油箱的增程型飛機上任務專家減少到1名,最大起飛重量增至約26460磅,最大載荷減少到800公斤,最大飛行高度6萬英尺,在這個高度上的最大續航時間為14小時。
天降的不一定是伊卡洛斯,還有可能是登陸艙

Rank: 2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1-11-1 09:48:26 |只看該作者
好猛阿 不知道和大陸的 翔龍無人機比起來如何

 

 

 

翼龍(已外銷)
 

Rank: 10Rank: 10Rank: 10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1-11-1 09:54:1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lueflow 於 2011-11-1 09:57 編輯
佐佐木希123 發表於 2011-11-1 09:48  
好猛阿 不知道和大陸的 翔龍無人機比起來如何


發動機性能未知~ 不過技術上可能不會輸太多~
但是感測器~資料鏈~還有材料就很難猜了~
特別是資料鏈這種軟體技術需要時間跟經驗

當然對岸的新聞是說~雖然技術性能"不明" 可能略差   但基本上可以和全球鷹相提並論 ...
可能是看外殼吧

有報道稱翔龍長14.3公尺,高6.4公尺,翼展25公尺,標準起飛重量7500公斤,有效載荷650公斤,巡航高度18000公尺,巡航時速750公里,航程7000公里

點評

blueflow  p.s 翼龍還蠻像RQ1的  發表於 2011-11-1 12:40:32
blueflow  嗯~的確無人機技術門檻不算高~ 所以我比較注意的點就是軟體部分~ 硬體可以透過技轉 軟體還是需要時間去成熟~ 但是應該比甚麼航母之類的容易多了  發表於 2011-11-1 12:39:12
佐佐木希123  不過無人機的技術門檻本來就不高了 相對發展四五代機 無人機容易多了 還有中共翼龍攻擊無人人機已經出口外銷了  發表於 2011-11-1 10:07:18
佐佐木希123  恩 收到 還有中共已經把200多架的殲六和部份殲七改造為無人機了  發表於 2011-11-1 10:06:23
天降的不一定是伊卡洛斯,還有可能是登陸艙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1-11-1 10:13:27 |只看該作者
發動機油耗很可能就有差電子鏈肯定差很多

Rank: 10Rank: 10Rank: 10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1-11-1 11:00:53 |只看該作者
blueflow 發表於 2011-11-1 09:44  
哈~ 讓我想到 Bavarian company的總裁曾說:
g600的操作成本比愚蠢的全球鷹少90%~ 雖然可能需要兩名飛行員~ ...

看到G600這種照片.....不是啃得雞
歐洲鷹還是先墊著用好了~

點評

blueflow  low掉了是吧XD 這是最早的照片~ 期待會改一下 = =|  發表於 2011-11-1 12:41:12

Rank: 7Rank: 7Rank: 7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1-11-1 12:45:20 |只看該作者
blueflow 發表於 2011-11-1 09:44  
哈~ 讓我想到 Bavarian company的總裁曾說:
g600的操作成本比愚蠢的全球鷹少90%~ 雖然可能需要兩名飛行員~ ...

  感覺g600這樣的設計好像有些本末倒置.
  全球鷹最大的優勢應該就是在於"無人",如果還需要配置乘組員的話;那不就跟傳統偵察機沒甚麼區別?
  

點評

紳士之道  如果是無人版的,那搖控方式應該也是跟全球鷹類似吧?  發表於 2011-11-1 12:59:06
blueflow  p.s 也許對德國歐洲鷹用一用會有別的心得也說不定~ G600用來做科研的話.他的設計我覺得還不賴  發表於 2011-11-1 12:54:13
blueflow  他也有無人版~ 只是我在想說省下90%成本是省在哪? 莫非是遠端衛星遙控這些硬體成本  發表於 2011-11-1 12:50:27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1-11-1 14:24:59 |只看該作者
歐洲技術應該也不會比美國差到那裡去.不過有人版是怎麼回事???歐洲版的U-2嗎?

點評

19950815  看到時也是一愣,這還叫無人機嗎? 難怪 覺得很耳熟的名子 全球&歐洲  發表於 2011-11-7 22:09:06
s0300519  駕駛艙應該是搞笑版, NATO應該要出來澄清一下^^  發表於 2011-11-1 15:38:26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11-11-1 16:07:37 |只看該作者
我常在想
這傢伙體型這麼大
應該很容易被防空飛彈K下來吧
造價又這麼貴
當然好處是不會有人員傷亡

Rank: 2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1-11-1 16:08:32 |只看該作者
其實我們應學學大陸山寨些武器
賣給外國 利潤用來研製更高級的
不用賺大錢 維持研究與生產線
慢慢就有成績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6 03:3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