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5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24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一新里永興路29號的參贊堂,主祀三恩主公,即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灶君等三位神祇,除此之外,還為奉祀朱一貴、林爽文和莊大田事件所陣亡的粵籍義民的廟宇之一。
【廟宇沿革】
參贊堂乃由鸞生李春生於清光緒二十八年(西元1902年),自新竹飛鳳山懷善堂分祀而來,在殺牛坑(一新里)尋得現址,簡建草屋,安奉三恩主聖座香火。後由地方士紳倡議建廟,光緒三十年竣工完成,之後經歷多次翻修整建,現今廟貌乃是民國四十年(西元1951年)修建完成的。
【祀神傳說】
三恩主是指儒宗神教的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灶君等三位神祇。
「儒宗神教」又稱「鸞堂」,其信仰主神鸞堂成員稱之為「恩主」,因此有學者以「恩主公崇拜叢」名之。所謂「恩主」,為鑾堂的特殊用語,是「救世主」的意思。因為主持鑾堂的人,相信所奉神明能夠拯救世人而稱為「恩主」。台灣許多廟宇所奉祀的「恩主公」,其實就是「關聖帝君」。但在台灣被祀為「恩主」者,並不僅指一神而已,如稱「孚佑帝君」為「呂恩主」,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亦有稱李鐵拐為「李恩主」,而一般都以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和九天司命真君三者,合稱為「三恩主」,也有三恩主再加上先天豁落靈君、精忠武穆王或先天豁落靈君、文昌帝君,稱為「五恩主」。
【特色】
清朝統治台灣兩百一十二年間,發生兩次規模最大的反清復明戰爭,一為康熙六十年的「鴨母王」朱一貴事件,一為乾隆五十一年的林爽文和莊大田革命戰事。六堆義民軍協助滿清平亂有功,乾隆皇帝御書「褒忠」匾額獎賞義民,粵籍人士為當時的陣亡將士建廟奉祀,取名「褒忠義民廟」。目前全台各地已知有三十多個分廟,為全台分廟最多的客家廟寺,而埔里真元宮參贊堂也是其中之一。
來源:文建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