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353|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印度教] 雙馬童[6p] [複製連結]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1-13 00:53: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yee7777 於 2011-11-23 17:59 編輯



       雙馬童(梵語:अश्विन;IAST:aśvin,音譯為「阿濕波」,字面意思為「馴馬者」,按另一些解釋,則為「馬所生的」)是婆羅門教-印度教中的一對雙子神。

     雙馬童主要是吠陀神。關於他們的出身有許多種互相矛盾的說法,後期的說法就更加混亂。據梨俱吠陀記載,雙馬童是雲之女神娑朗由(陀濕多之女)和太陽神蘇利耶的兒子。值得注意的是,與娑朗由結婚的太陽神是毗婆藪,他被認為是蘇利耶的另一個形象;但在原始神話中,毗婆藪與蘇利耶未必是同一個人。雙馬童在吠陀經典里是象徵著日出與日落的神,是一對容貌俊美的青年,於每天黎明時乘坐金車駛過天空。在吠陀里,雙馬童也是驅逐病痛的神醫,並且懲治惡徒。吠陀經常提到他們救起一個落水者的故事。雙馬童似乎總是兄弟兩人一起行動。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語言學家耶斯迦說,他們一個是黑夜之子,一個是黎明之子。

     雙馬童是吠陀時代雅利安人最崇拜的大神之一。梨俱吠陀中共有376處提到他們的名字;有57首頌歌是專門獻給雙馬童的(1.3,1.22,1.34,1.46-47,1.112,1.116-120,1.157-158,1.180-184,2.20,3.58,4.43-45,5.73-78,6.62-63,7.67-74,8.5,8.8-10,8.22,8.26,8.35,8.57,8.73,8.85-87,10.24,10.39-41,10.143),這在梨俱吠陀中是個龐大的數字,僅次於因陀羅、阿耆尼和蘇摩。



     在吠陀頌歌中提到一個關於雙馬童的著名神話。食乳仙人決心冒死向雙馬童傳授被因陀羅獨佔的「蜂蜜奧義」。因陀羅大怒,發誓要砍掉仙人的腦袋。但雙馬童兩兄弟想出一個計策。他們用一個馬頭換下了食乳仙人的頭,結果因陀羅為履行誓言,只好把馬頭砍掉。雙馬童再將仙人的頭安回,於是成功地學到了蜂蜜奧義。廣林奧義書也講述了相同的故事。



     大史詩摩訶婆羅多里保存了許多關於雙馬童的傳說。實際上,般度五子(他們都是由天神所感生的)中年齡最小的兩人無種和偕天是雙馬童的兒子;與他們的真正父親一樣,無種和偕天也是一對雙胞胎。

     一些學者認為,大乘佛教中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受到了雙馬童的影響。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孤星雨 + 1 + 2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如果將心中的話說出來是種宣洩,
      那我是蠻常在宣洩的...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6-25 22:32:23 |只看該作者
         大乘佛教的真言中的這位「婆盧羯帝室婆囉」,在中國早期的漢字意譯中有兩種譯法︰「觀世音」和「觀自在」。若照後來對照而出的梵文來轉寫,這位神祇名字即為「Avalokiteśvara」。



      以梵文字意來說,「Ava」是「普遍」,「Lokita」是「觀看」,「Iśvara」過去漢譯為「自在者」——即祂不是由凡間事物所生、而是「自我本身即能存在者」,通常直接將它看作「神格」中的一種。當「Lokita」和「Iśvara」兩字結合時,按照文法,前一詞的最後元音「a」、和後一詞的起始長元音「i」,將合併而成為「e」。因此最後的讀法則是「Avalokit- e -śvara」。

      在中國隋唐之前對佛經的翻譯,對這位神祇名的翻譯,則是來自於另一個字「Avalokit- a -śvara」,中間作「a」而不是「e」。這麼一來,這個名字的拆解法,就該是「Ava(世間一切)」–「Lokita(觀看)」–「Svara(聲音)」,即「觀看世間一切聲音」的神,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觀世音」。「觀世音」這種譯法,可以回溯到四世紀末「鳩摩羅什」的翻譯作品。

      到了七世紀唐朝的「玄奘」(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唐三藏」),由他在印度所直接獲取的版本中,認為這個神祇的正確名字是「Avalokiteśvara」,最後一個單詞是前面所說的「自在者」,而非所流傳的「聲音」,即中間的這個元音是「e」而不是「a」。於是他便認為此前的「觀世音」是「誤譯」了,建議應改作「觀自在」才是。其實,照這種方式來分析,「觀自在」似乎也並不是一種「完整」的翻譯,因為它該有「觀看–世間–自在者」三種意含,應該作「觀世自在天(?)」五個字的譯法才對。想必是原來的譯法太過於深入人心,即使是這位學問大師,大概也很難變更眾人所習慣的「三字譯名」吧。

      既然「觀世音/觀自在」在佛教的體系中如此有名,那麼祂有無更早期的印度神話來源呢?在許多學者的認定中,在《梨俱.吠陀》中的確找到擁有相同一位類比的神格,那就是「雙馬童(Nasatyas)」阿須雲(Aśvin)。

      在上古印度所流傳的神話當中,有一對孿生的馬神阿須雲。這對「雙馬童」是善神,在「人格化」之後,成為了一對年輕漂亮的兄弟神,聽明伶俐,頭戴蓮花,坐在金色的馬車駛過天空。

      雙馬童——阿須雲雙神——在神話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象徵著慈悲與和善的大神,祂們能夠使盲人復明,病者康復,殘者健全,不育者生子,公牛產乳。總而言之,祂們對於俗世的人間,是種全然直接的正面形象。因此無論在婆羅門教、或是在後來印度教流行的年代,人們都把雙馬童當成祈願的對象。

      在埃里亞德(M. Eliade)所著的《世界宗教理念史》中論及了「三分神學」概念,把各種「印歐宗教」作出了對應社會不同層面的三種面相︰知識(包括神、巫、祝、史一類)、武力(世俗統治者)和生產(富饒)三類。而在雅利安入侵之後的印度,社會上有所謂的三種種姓︰婆羅門(掌有神學上的智慧)、剎帝利(武士)和吠舍(商人與其他自由民);他們各自有其信仰的神祇,分別為婆羅那/密特拉、因陀羅和阿須雲。

      婆羅那和因陀羅,象徵著性靈上的崇高與統治者權力,而由於阿須雲所代表的和前兩者不同,祂所象徵的正是純屬於「俗世人間」的神祇,所照料的是人們生活上的「現實利益」。阿須雲的形象,絕對不像尊崇的至高神、或威嚇的戰神那樣嚴謹,而屬於一種「可親」的面貌呈現在大家的眼前,那世間男女得以敞開心胸地向祂祈願。(試想,一個人家門口的水溝不通了,他只會去找鄉鄰長抱怨和申請工程,而不可能直接跑去向皇帝訴願吧。)

      雙馬童在被佛教吸收之後,Avalokiteśvara 的確扮演著為塵世人們消災的角色,因此佛教真言咒語的祈祝對象,便由這位「觀世音/觀自在/阿唎亞.婆盧羯帝室婆囉」來繼承。






如果將心中的話說出來是種宣洩,
      那我是蠻常在宣洩的...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1 02:49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