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28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11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在一般人心目中,儒教之所以被稱為“儒教”,主要是因為儒家學說在中國人的世俗生活中起到了宗教性的精神指南作用。它是一種發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以封建宗法制為核心,千百年來培養出了大批愚忠、愚孝的典型,載入史冊,名于金石。儒教以更加入世的姿態,把人們引入信仰主義、蒙昧主義、偶像崇拜的死胡同。儒教啟蒙讀物中頌揚的那些忠臣、孝子、節婦事例,便明顯地帶有宗教式的盲目的信仰色彩。
————孝子————
漢代號稱以“孝”治天下,“孝”成為衡量人們品行的第一標準。漢章帝曾說:“夫孝,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孝的首要表現就是順從父命,把父權擺在重要的位置,這是“父為子綱”的具體體現。
漢安帝時,汝南人薛包以“至孝”聞名於世。薛包少年時,母親病故,父親續娶後開始嫌棄他,後來甚至要把他從家中趕出去。離父別居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孝的行為,他生怕背上“不孝”的罪名,所以怎麼也不肯答應。父親對他怒駡毆打,薛包迫不得已,只好搬到家門口的茅廬中住了下來,每天早晚還做著打掃庭院的家務。父親還是看他不順眼,再次把他趕走。薛包於是又在裏門搭茅屋居住,每天堅持幫父親幹活。最後,薛包的孝心終於感化了父親和後母,他被接回家中。
還有一位江革,人稱“江巨孝”,以孝順聞名鄉里。西漢末年,天下大亂,盜賊四起。江革的父親早逝,他背著母親四處逃難,一路歷盡艱難困苦,經常只能靠採食野菜供養老母。一日,江革正為母親覓食,不幸被強盜捉住。江革苦苦哀求:我死不足惜,只可憐上有老母無人供養啊!強盜見此情景,也動了惻隱之心,就把他放了。東漢建立後,局面逐漸安定下來,江革盡心竭力侍奉母親。當時,百姓每年都必須親自到縣衙與官府登錄畫像的對照,核實戶籍。母親年老體衰,江革擔心牛車顛簸,於是親自挽車。母親死後,江革哀痛至極,常住在墳地旁的草廬裏,不忍離去。
還有一位叫劉平的孝子,王莽新朝時曾任郡吏。不久,天下大亂,他的弟弟劉仲在戰亂中被殺,留下一個女兒。劉平回到家鄉照顧老母。一日流賊將至,劉平一手抱著一歲的侄女,一手攙扶著老母匆忙逃命,卻丟下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他的母親想回去把劉平的兒子一同抱走,劉平卻說:兩個孩子只能救活一個,弟弟不能沒有後代。他們逃到了野外沼澤之中。一日清晨,劉平出外尋找食物,不巧被流寇捉住。當時由於連年戰爭,田園荒蕪,糧食奇缺,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賊寇捉住劉平之後,準備把他殺了煮食。劉平哀求道:我是出來為母親尋找事物的,老母還在等我,請讓我先回去侍奉母親吃晚飯,在回來赴死。賊寇見劉平言辭懇切,就把他放了。劉平回到沼澤中,照顧母親吃過飯,然後說:“我與賊有約,不能相欺。”然後果真回到了寇賊的地方。群賊見到他大為吃驚,說:“常聞烈士,乃今見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
像這種以孝行聞名的例子還有很多,這種社會風氣的形成既與儒教的宣傳有關,也與漢代“舉孝廉”的選官制度有關。據正史記載,這些孝子最後大都榮祿加身,修成正果。
————忠臣————
精忠報國,是儒教的重要教條。在古代國家不分的歷史條件下,忠君就成為“報國”這個概念的重要內容。“忠”,突出的是君臣關係中君主的地位,強調了臣對君的隸屬關係。古代的忠臣大致上有兩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的忠臣,是把自己與特定的君主帝王聯結起來,對某位皇帝忠心不二。比如生於兩漢之際的鮑永,他的父親鮑宣在西漢哀帝時擔任司隸校尉,因不滿王莽擅權而被殺,鮑永因而對王莽篡漢深惡痛絕,時刻準備復興漢家天下。他曾鼓動太守苟諫起兵反莽。部尉路平圖某加害鮑永的弟弟鮑開,上党太守趙興阻止他說:“我受漢茅土,不能立節,而鮑宣死之,豈可害其子也!”這表明,忠於劉漢朝廷的思想在當時相當廣泛,受漢家祿位,為漢家效力,理所當然。
還有另一種類型的忠臣,他們未必對某一個皇帝赤膽忠心但對漢家的天下、對儒教精神忠貞不二,而當皇帝的行為與國家利益不一致的時候,這些被譽為正義之士的忠臣並不完全以君命為轉移。東漢時期的“黨人”正是這類忠臣的代表。東漢後期,黨人之所以能聚集成一股勢力,一是由於身份上的相近,他們或“受業太學”,或“少為諸生”,大體上都有察舉的經歷;二是他們都受到儒教經義的薰陶,對當時政治局面的敗壞不滿,企圖用儒教的綱常匡扶政局。皇權與國家利益的游離。使党人為代表的忠臣處於微妙的政治旋窩中。不過作為忠臣的一種,這一類在本質上與前一類並沒有什麼不同,只反貪官,不反皇帝,這樣是為皇權服務的。
————節婦—————
儒教教條所講的“三綱”,第二就是“夫為妻綱”。在這條教義的約束之下,自西漢中期以後,一類新的信徒產生了,這就是節婦,並由此開闢了歷代正史中的一個新篇目——《列女傳》。在《後漢書•列女傳》中就收錄了若干漢代婦女的事蹟,反映出漢代夫權統治下頗具宗教色彩的婦女生活。
節婦的第一要則是順從,無條件地服從丈夫,無論丈夫是君子還是無賴,是富貴還是貧賤。比如前文說的鮑宣的妻子、鮑永的母親桓少君。鮑宣年輕時,曾從桓少君的父親求學,少君之父見鮑宣好學勤奮,生活清苦,便把女兒許配給他,陪嫁的資財非常豐盛。鮑宣回絕道:“少君從小嬌生富養,我出身貧賤,如此厚禮實不敢當。”少君回答說:“家父見你德行高尚,所以命我來侍奉夫君你,既是來侍奉夫君的,怎敢不唯命是聽?”說完,她將陪嫁的衣服飾物全部退回去,自己穿短小的衣裳,和鮑宣一起駕著鹿車還鄉,拜見公婆後就提著水甕汲水去了。
節婦的第二項義務是侍奉公婆,這是“三從”中“從夫”的延伸。廣漢人姜詩的母親喜歡飲江水,但家離江岸有六七裏之遙。儘管路途很遠,姜詩的妻子還是常常到江邊擔水。一次,妻子去江邊汲水,正遇上大風,所以回家稍微遲了一些,母親在家等得口渴難耐。姜詩一怒之下將妻子趕出家門。妻子就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苦勞作,換來可口的食物,讓鄰居送給婆母,還叮囑鄰居不要把自己說出去。久而久之,薑母覺得事有蹊蹺,追問之下終於知道了實情,非常慚愧,立即將兒媳接回家中。姜詩的妻子侍奉婆母,逆來順受,以德報怨,得到了世人的一致讚賞。現在看來,姜妻行為具有明顯的宗教自我犧牲的色彩。
節婦的戒條,有一條“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妻子好生生活著,丈夫可以納妾多娶。但是丈夫死了之後,妻子卻不可再嫁,是為操守節義。當然,這僅僅是儒教教義的約束,而並非國家法律上的強制。東漢沛縣人劉長卿的妻子,是大名鼎鼎的重臣桓榮的玄孫女。她嫁給劉長卿後生了一個男孩,孩子五歲時劉長卿去世了。她為了避“再嫁”的嫌疑,不肯回娘家居住。沒想到禍不單行,兒子十五歲時夭折了,只剩下桓氏女一人,孤苦伶仃。她怕家人逼她再嫁,就割掉自己的耳朵,以表明守節的決心。自殘身體以絕再嫁的後患,這在當時被稱為“貴義輕身”,這“義”正是“夫為妻綱”的信條。後來,朝廷表彰了桓氏女,也因而造就了後世千萬個守節的寡婦。
孝子、忠臣、節婦,雖然名目不一,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品質:自我獻身,擺脫物利,追求道義。這“道義”不在世外,而在現實當中,是一種現實化的宗教品格,正是它造就了儒教的虔誠信徒。
來源:清虛道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