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儒教聖禮制度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2-8 18:55: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聖禮制度,就是對傳統儒教禮儀進行疏理損益,在此基礎上制訂出儒教的現代禮儀並形成新的制度與規範。傳統儒教禮儀是儒教教義與君主制政體相結合的產物,是儒教義理及其根本理念和精神,在那個時代的具體落實。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大相徑庭,其政治體制、社會結構、經濟背景、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與傳統社會相去甚遠。因此,重建儒教必須承天時行,因時制禮。傳統儒教禮儀紛繁復雜,歷朝歷代又不盡相同,其禮儀的等級與規範又難與現代社會相適應,難免令現代人無所適從。

    《書經》曰:“禮煩則亂,事神則難。”
    橫渠先生曰:“非時中而行禮儀為非禮之禮,非義之義。”


對於儒教禮儀,必須“述天理而時措之”。損益傳統,因時制禮,這是一個事關民族文化精神的大事,須集當今有識之士的集體智慧方能有成。在此,筆者只能根據傳統禮制精神作些構想,未敢輕言“制禮”二字。本《易經》“易簡之善配至德”之義,儒教現代禮儀應以不悖於儒教教義而又是簡單易行為宗旨。以此為要,儒教現代禮儀可從如下幾方面歸類制訂。

   告拜禮

告拜禮是個人向神靈進行跪拜和禱告之禮。其基本程式是:凈身——敬香——靜默——禱告——揖拜——上香——跪拜,共七儀。凈身可以用凈手表示;敬香時,挺身而立,雙目平視,右手握香,兩掌相疊,左掌在前,右掌在後,持香靜默,禱告。揖拜時,雙臂伸直,手掌高度與前額相平,躬身九十度,三揖後止,揖畢上香。跪拜以三跪九叩為宜,叩首觸地。告拜禮簡單易行而適用,不拘環境,不拘場合,在儒廟,在家祠,甚至在野外面對昊天上帝都可以行告拜之禮。只要心中有神,虔誠所至,就可以通過告拜禮與神靈交通感應。

   祭祀禮    

祭祀禮是教會所組織的祭祀活動中所行的禮儀。祭祀禮是儒教重要的大型禮儀,參與的人員較多,程式復雜。對於祭品、服飾、祭具、場所、程式、祭樂以及祭祀職責分配都須有詳細的規定。鑒於其特殊性質和意義,祭祀禮儀可因襲舊制,沿用傳統“釋奠禮”及“釋菜禮”,以保持儒教祭祀禮儀的神聖性、莊嚴性及禮儀規模。

   入教禮        

入教禮,是儒教聖徒在入教儀式上所行的禮儀。儒教的入教禮程式為:告天-----告聖-----告祖-----拜師,共四儀。入教禮按告拜禮程式,分別在昊天上帝、聖王孔子及民族始祖神位前行禮。行畢“三告禮”,再行“拜師禮”。入教禮由所在教區弘道師主持。行過入教禮,完成入教儀式,即成為儒教聖徒。入教即表明正式信仰儒教,奉昊天上帝為至上神靈,奉孔子為心中的神明至聖。入教即開始正式接受聖人教化,修身修德,以遂行天命,完善自我,完善社會為神聖職責。自此,全善全能的天父就將給我們開啟通向聖潔生活的大門,開啟通向神聖精神家園的大門。

   拜師禮

儒教之所謂“師”,與現代教育體制中的“教師”是有區別的。現代教育體制中的“教師”其主要職責是傳授知識和技能,即韓愈所說 的“授業”與“解惑”。而儒教之“師”,則不僅“授業”“解惑”,更主要的是“傳道”,傳儒教的“天道”“人道”,即古聖王之道。《書經》曰: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

    對儒教而言,師與君都是上帝的使者。“師”承天命代聖王立言,傳播教義,教化生民,把天恩天德與聖德王心廣被四方。師,就是承天命代聖王傳道之人。因而,“師”在儒教教內有著神聖的地位,列於“天地君親”之後。儒教非常重視“師道”,“師道”為儒教大倫之一。為“師”者須行“傳道、授業、解惑”之責,須有仁愛之心;為徒者,須尊師敬師。師尊則道尊,尊師即是重道。一日為師,終身有責;一日從師,終身受教。

為聖徒主持入教儀式的弘道師就是聖徒之師。聖徒在入教儀式上行畢“三告禮”,即行拜師禮。拜師禮程式為:拜師-----受勉------敬師,共三儀。拜師時,兩揖、兩叩、兩拜。拜畢,弘道師對聖徒進行勉勵。然後,聖徒奉薄禮敬師,以示尊重。所奉禮品不拘一格,但不得奉以昂貴厚禮。

行畢拜師禮,聖徒便不能再直呼座師名字,而須以“老師”相稱,或根據弘道師職別稱“上師”、“大師”、“聖師”。

  婚禮

結婚是人生大事,婚禮是儒教大禮之一。《禮記》曰:
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
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
昏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
大昏至矣!冕而親迎,不已重乎?
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

依儒教教義,婚姻大事具有本天繼後的神聖性與宗教性質。“本天”指男女之道,婚姻之事本於乾坤陰陽之天道,是天道天理在人世間的具體落實。“繼後”即指男女婚姻之事具有“繼後世”,“延嗣續”的意義,可以使人類的生命得以永恆延續,萬世不已。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能繼後延嗣是為不孝。故此,婚姻也是儒教孝道得以實現的途徑。《大學》雲:“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別男女,立夫婦之義,建立美好的婚姻家庭秩序,這是良好社會秩序的保障。

儒教尊重女性,愛護女性,重視婚姻,重視家庭。夫婦之義,為儒教“五倫”之一。儒教重視婚姻大事,以婚禮為大禮。訂婚禮,別男女,立夫婦之義,使男女各守其道,各循其義,各成其德,各正其位。這不是對女性的歧視,而恰恰是對女性的尊重和愛護。儒教視妻為“親之主”,視婚禮為“禮之本”,列夫婦之義為“五倫”之一,把“齊家”看成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可見儒教對於女性,對於婚姻,對於家庭的重視。

現代婚姻以人的自然屬性為基礎,以契約為維系方式,不具有神聖意義和宗教性質。現代婚禮完全世俗化而失去了神聖性,以大吃大喝為能事,甚至延請娛樂場所的主持人主持婚禮,胡亂惡搞,荒誕之極,把神聖莊嚴的婚禮庸俗化、低級趣味化。有鑒於此,損益傳統婚禮,結合現代社會的具體情況及民風民俗,制訂現代婚姻禮儀規範和制度,是儒教現代改制的重要內容之一。

依儒教婚義,現代婚禮至少應包涵如下儀程:請媒-----納采-----親迎-----告天------告祖------拜堂,共六儀。

請媒:即延請媒人。在傳統社會,年輕女性不常在外露面交往,男女結合,二姓交好往往是通過媒人來實現。而現代社會,青年男女往往是自由戀愛,自行結合。媒人在現代婚姻中除了婚禮舉行過程中進行雙方之間的聯系銜接外,更多的是象徵性的職能,以表示對女方的尊重。

納采:即男方迎親前及迎親時向女方及其父母親人奉納采禮。采禮形式不拘一格,衣服、食物、用品均可入禮。

親迎:是指男方必須親自前往迎娶女方。“親迎”時,男方應向女方父母行跪拜禮。跪拜禮為一揖一跪兩拜。行跪拜禮時,男方應向女方父母立誓,珍惜、愛護和善待妻子。然後女方父母將女兒執手交與男方,並以贈言祝福。至此,親迎禮畢。

告天:親迎禮畢,男方將女方迎至儒教道場,由弘道師或儒教士親自主持“告天”禮。男女雙方共同在天帝殿向昊天上帝行告天禮(按告拜禮程式進行),並隨弘道師或教士宣讀告詞。最後由弘道師或教士以昊天上帝的名義宣佈二人結為夫婦。行告天禮時,奏樂。婚禮樂曲由儒教會統一譜制。

告祖:行畢告天禮,成為正式夫妻後,二人及親友移至儒廟偏殿,于男方祖先靈位前行“告祖”禮。告祖禮仍由弘道師或教士主持,基本程式與告天禮類似。

拜堂:告祖禮畢,即行“拜堂”禮。先拜男方父母,一揖一跪兩拜,然後父母贈言並賜紅包。拜畢父母,即夫妻對拜。自此,婚禮禮畢。

行婚禮時,男女雙方均著傳統漢服,不得著西服或西式婚紗。

  喪禮

喪禮為儒教大禮之一,儒教非常重視喪禮,對喪禮的具體規定也非常復雜。僅《禮記》中闡釋喪禮的專門篇目就有《喪服小記》、《喪大記》、《奔喪》、《問喪》、《喪服四制》、《服問》、《間傳》、《三年問》、《檀弓上》、《檀弓下》、《雜記上》、《雜記下》等十餘篇,可見儒教對於喪禮之重視。傳統儒教的喪禮制度非常復雜,其中對於人的行為、態度、飲食、喪服、斂日以及喪禮的等級、程式都有詳細的規定。對於不同的親疏關系和社會等級又有不同的規定。許多關於喪禮的制度和規範,與現代社會並不相適宜。而且,在千百年的歷史變遷中,全國各地也形成了關於喪禮的不同的民風民俗,釋道二氏也融入其中。再加之現代殯葬制度的實施,中華民族在喪禮方面沒有了統一的規範和禮制。故此,依儒教教義,損益傳統禮制,結合民間風俗,因時制訂喪禮是重建儒教的重要內容。

     《禮記》曰: 喪禮惟哀為主矣
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
     孔 子  曰: 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朱 子  曰: 儉者,物之質;戚者,心之誠,故為禮之本。

     行喪禮的目的,就在於表達生者的哀戚之心,而不在著意於繁復奢華的禮儀形式。依《禮記》,哀,可“發于容體”、“發於聲音”、“發於語言”、“發於飲食”、“發于居處”、“發於衣服”。因時改制,當以質為本,不能拘於舊禮之文而害其質。如是方能合於時中而致其義理。據此,儒教之喪禮可定為如下六儀:戴孝-----哭喪------停靈-----守靈-----持忌-----送魂。

戴孝,即《禮記》所謂:“哀之發於衣服者也。”依儒教,遇大喪,須“縞素麻衣”,“括發以麻”,“男子免而婦人髽”。即身著素絹或白色的粗麻布所製成的喪服,男子還要用素絹或粗麻布盤在頭上作為喪禮禮冠,女子用素絹或粗麻布在頭上挽成發髻。這就是通常所謂的“披麻戴孝”,即儒教的喪服之制。

哭喪,就是遇大喪而哭泣盡哀。《禮記》曰:“哭盡哀”,“哭成踴”。喪親而哀,以至痛哭成踴,乃人之情感的自然流露。《禮記》所謂:“哭盡哀”,“哭成踴”在傳統儒教是為喪禮中的儀式之一。在中國廣大農村許多地方至今仍然保留著這一喪禮儀式。

停靈,依儒教喪禮,人死須停靈三日。《禮記》曰:“三日而斂,在床曰屍,在棺曰柩”。“三日而後斂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哀矣。家室之計,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親戚之遠者,亦可以至矣。是故聖人為之斷決,以三日為禮制也”。 停靈三日,一來俟其復生,以表孝子之心;二來置辦“衣服之具”,準備治喪事宜也需要時間;另外,遠方的親戚朋友也有時間趕來為死者送行,見死者最後一面。故此,儒教喪禮定三日而斂之制,既顧及孝子之情、親朋之義,也慮及治喪事宜之實情。可謂周祥之至。

守靈,即孝子、親朋在三日停靈之期,須輪流守候于死者靈前。三日之內,死者近前不能無人。一來候死者“復生”,二來盡最後相伴之情。“死”而復生者,雖不常有,但也不乏先例,尤其在傳統社會醫療條件有限,“假死”之事時有發生,故儒教訂守靈之制,盡情盡理。

持忌,即遇大喪須在生活上有所禁忌。《禮記》曰:“父母之喪,既虞卒哭,疏食水飲,不食菜果”,“既殯食粥”,“忌日不樂”。 傳統儒教,對於喪期持忌的許多規定過於嚴格、復雜,不必照舊制沿襲。但必要的禁忌還是應該有的。喪期應該食素戒渾、戒酒;不得從事娛樂活動;不得與人口角鬥毆;不得行房事;不得看電視、電影;不得閱讀消遣性讀物;不得聽音樂等等。

送魂,是在死者入土下葬時所行的儒教喪禮儀式。依儒教教義,人死,則形魄歸於地,魂氣歸於天,死而不滅。故制禮送魂以返太虛。“送魂”是儒教喪禮的重要儀式,須由專職儒教士主持。行禮地點為死者墓地;行禮時間為入土下葬之時;參與人員為死者孝子、親戚、朋友。其基本程式如下:默哀——致悼——納魂——送魂——入土。

默哀:低頭頷首,輕閉雙眼;雙掌相疊,置於腹部(男性左掌在前,女性右掌在前);為時三十秒鐘。

致悼:默哀完畢,由教士宣讀悼詞,對死者的一生進行總結評價。

納魂:致悼完畢,然後由儒教士以昊天上帝的名義接納並安撫死者的靈魂。

送魂:納魂完畢,由孝子、親屬焚香燭紙錢,行跪拜禮(親戚朋友行揖拜禮)送魂,哭盡哀。

入土:送魂完畢,由教士宣告“入土”。喪禮畢。

    除以上幾種禮儀外,儒教的現代禮儀還有相見禮、立社禮、就職禮等等。相見禮是在現代社會人際交往中,相見時所行的禮儀。目前通行的是源自西方的握手禮。握手禮有很多弊端:第一,無法對眾多人一一握手行禮;其次,握手禮“一視同仁”,沒有分別,行握手禮無法體現“禮以別異”的精神。不能因對方的年齡、性別、身份的不同而分別行禮,會帶來交往過程中的不便。第三,行握手禮也會因清潔衛生而帶來行禮不便。儒教的相見禮分平揖禮、大揖禮兩種,對尊長行大揖禮,對平輩行平揖禮。既能別異,又能一禮對眾人。同時,也可避免雙手不潔而帶來不便和尷尬。儒教相見禮除大揖禮與平揖禮外,還有執手禮。執手禮與握手禮近似,但只適用於非常親近的人。

立社禮是在奠基儀式、落成典禮、開業典禮、周年慶典等儀式上所行的禮儀。就職禮是在就職儀式上所行的禮儀。這類禮儀的意義在於為現代人的世俗事業提供神聖性的價值基礎。這類禮儀也是儒教現代禮制的重要內容,須根據不同的對象和性質另行制訂專門的禮儀程式和規範。

  告拜制度

告拜制度,是關於儒教聖徒告拜神靈的制度。儒教聖徒在下列情況下須告拜神靈,向神靈行告拜禮。

傳統節日的告拜

正月上辛,告拜昊天上帝,行祭天禮。各地儒教會應於所在教區儒廟舉行祭天大典,教區聖徒均應參與祭天。祭天大典禮儀沿襲傳統“禋祀禮”,具體儀程由教會組織專人因時制訂。傳統,“禋祀禮”積柴而焚,以帛、玉、牲三者加于柴上焚燒,以煙升天,告於上帝而致祭。在暫無條件進行集體祭天的情況下,聖徒個人也可以行祭天禮。在室外空曠處積土石為壇,立昊天上帝神位,焚香化帛,向昊天上帝行告拜禮即可。

清明、端午、七月十五、中秋、大年三十等傳統節日祭祀祖先。祖先祭祀由聖徒分別行家祭禮,教會不組織專門的祭禮。

夏歷月八二十七日,為孔子誕辰日,定為儒教“大成節”,由教會組織專門的祭孔大典。祭孔大典禮儀程式由教會根據傳統釋奠禮因時制訂。

每週星期日,各地儒廟、鄉祠定期舉行告拜禮儀,成為定制。所在教區聖徒均應參加每週星期日的告拜禮。

儒學院及教會所辦中小學校及各類培訓機構,除參與所在教區的各種禮儀活動外,每天開課前須向先聖先師孔子行告拜禮。

教會所舉辦的各類學術文化活動,在其活動期內,每天會前須向至聖先師孔子行告拜禮。活動結束時,舉行祭孔儀式。

聖徒在日常生活中,如遇下列情況,須向昊天上帝行告拜禮:

第一,為學求道有所得,事業有成者。
第二,逢喜事者,沐昊天上帝眷顧所至,宜告天以謝天恩。
第三,有了災禍,宜祈求上天輔佑,以逢兇化吉。
第四,有了過錯,宜告天以自省、悔過。
第五,有了罪孽,宜告天以懺悔,求上帝寬恕,恭領天罰。
第六,每臨大事,宜告天以求上帝保佑,輔成其事。

餐前告拜

每次進餐前須向昊天上帝行餐前告拜禮。餐前告拜禮,基本儀程為:默禱——告天。默禱時,雙手疊加,置於胸前,閉目頷首,男性左掌在外,右掌在內;女性右掌在外,左掌在內。禱畢,告天,告詞曰:“感謝上天化生萬物,滋養生靈。欽哉!”席上尊者先動筷,其餘人等方可動筷進餐。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8 14:1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