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1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65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龍井茶,虎跑水”,是杭州“雙絕”,馳名中外,膾炙人口,凡到杭州的中外遊客,無不以一嘗為快。當用虎跑泉水沖泡的龍井茶放在客人面前,只見茶葉徐徐舒展,茶湯清澈,茶香四溢,品嘗之後,唇齒留芳,疲勞頓消。得天獨厚的龍井名茶與虎跑水,更增添了杭城的湖光山色之美。
西湖龍井茶,以“色、香、味、形”四絕而名聞遐邇。據明《嘉靖通志》記載:“杭郡諸茶,總不及龍井之鄉,雨前一旗一槍,龍為珍品。”明代屠降《茶說》載:“龍井,不過十數畝,山外有茶,似皆不及,大抵天開龍泓美泉,靈山特生伴茗,以副之耳。山中僅有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焙炒亦妙,真者天池不能及也。”可見那時龍井茶已以其形質優異而名見史冊了。
龍井茶是怎樣來的呢?那要追溯到很遠很遠的時候。相傳杭州龍井村原是個荒涼的小山莊,村子裏住著幾十戶窮苦人家。村頭一戶是個八十來歲的老阿婆,沒兒沒女,無依無靠。老阿婆年老體弱,下不了地,就在房子後面照管十八棵老茶樹。她為人厚道,心地善良,雖然自己過著窮日子,還要留些茶葉給上山下嶺的窮人消暑解渴。有一年除夕,大雪紛飛,老阿婆正擔心沒米下鍋,這時屋門忽被打開,進來個銀髮白須的老頭。老頭邊撣雪邊發問:“老阿婆,做什麼呢?”老阿婆一邊擦淚,一邊答道:“富人過年,殺豬宰羊,肉山酒海,吃喝不盡;窮人過年,缺吃少喝,只得燒茶煮水。”老頭又問:“燒茶做啥?”老阿婆說:“給過路的窮人行個方便。”老頭打心裏佩服老阿婆樂善好施的慈悲心腸,有心想幫幫她。他睜大眼睛東看看西瞧瞧,只見老阿婆門旁有口堆滿垃圾的舊石臼,裏面長滿亂草,蒼翠碧青好生旺盛。上面還有幾根晶瑩閃亮的蜘蛛絲從屋簷掛下來,直掛到舊石臼上,像是在偷吸仙汁。老頭眼光閃爍地望著老阿婆說:“你不窮,屋牆角有寶貝哪!”老阿婆一驚,忙問:“我家有寶貝?”老頭指著牆角那個舊石臼說:“瞧,這就是!”老阿婆眨巴眨巴眼笑道:“別說笑話了,要是寶貝,就送給你罷!”老頭說:“你可別後悔,我出重金買下了。”說罷,冒著大雪走了。
老頭走後,老阿婆心想:他既出重金買了,可這舊石臼太髒了,於是找來勺子,把垃圾掏出來,倒到十八株茶樹根上,又找了塊抹布來揩揩清爽。再說那老頭第二天興沖沖帶人來搬舊石臼。一看,楞住了,忙問:“那寶貝呢?你給弄到哪兒去了?”老阿婆指著舊石臼說:“這不是嘛,我已給整理清爽了。”老頭跺著腳說:“裏面的垃圾才是寶貝,你給弄到哪兒去啦?”老阿婆說:“統統倒在屋後的老茶樹上了。”老頭一看,果然如此,說道:“真可惜,寶貝全在陳年的垃圾上,你埋在茶樹根上,倒好了它們了。”
辭舊迎新,轉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老阿婆屋後的十八棵茶樹,枝粗葉茂,長滿了蔥綠的嫩芽,芽芽直立,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用此嫩芽製成的茶葉,湯清明亮,香味持久,滋味甘鮮,別具一格。
後來,街坊鄰居,用老阿婆茶樹的籽,種在遠近的山坡上。龍井一帶漫山遍野栽種了茶樹。此茶樹製成的茶就叫龍井茶,名揚天下。後人有詩為證:“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晝。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坐我薝蔔中,余香不聞嗅。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群岫。烹煎黃合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嗽。”
烹煎龍井茶還須虎跑水。說起虎跑水,也有一段十分有趣的傳說:唐代元和年間,有位高僧性空來此建寺,但苦於用水不便,準備遷走。當時有兄弟二人,哥哥叫大虎,弟弟叫二虎,遍遊九州,四海為家。有一天,弟兄倆來到杭州,見此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就不想再走了。大虎說:“咱倆在此住下罷,你看怎樣?”二虎說:“能住在這兒,太好了,只恨沒有個落腳的地方。”說著走到寺院前。可巧性空和尚開門出來,兄弟倆上前說明來意。性空和尚從上到下打量大虎、二虎,看他們身材魁梧,也是受苦人,就對他倆說:“此處吃水難,要翻過幾座山,穿越幾道嶺,才能找到水吃。寺院裏原來有幾個和尚,因吃水難都跑光了,我也正想遷走呢!”兄弟倆聽後就說:“吃水的事我們倆包了,只要你收下我們。”老和尚聽了很高興,當即收留下他們。
從此以後,性空和尚再也不愁沒水吃了。村裏的老百姓沒水了,也到寺院裏來舀,因此村裏人都很喜歡大虎和二虎。
有一年夏天,天氣炎熱,久旱無雨。整個山嶺一片枯萎,樹枯了,草蔫了,小溪也乾涸了。村裏老百姓天天拜佛燒香,祈神求雨,可老天爺就是不降雨,村民急得團團轉,性空和尚整天愁眉苦臉,大虎、二虎心裏也非常著急。一天,兄弟倆想起過去到過的南嶽衡山的“童子泉”,若能將此泉移到杭州來,該有多好啊!
兄弟倆商定,一定要把“童子泉”搬來,讓村裏老百姓常年有水吃。於是,大虎、二虎告別了性空和尚,上路了。
一路上,大虎、二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兄弟倆不知翻了多少座山,涉過了多少條河,衣裳刮破了,靴子磨穿了,仍不停地向前走。他倆深信:山高必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翻越不過的高山。一天,兄弟倆終於來到了南嶽衡山腳下,當他倆聽到“童子泉”叮咚的泉水聲,就仿佛看到了性空和尚和全村老百姓都美美地喝到泉水時的快樂情景,又喜又累,不覺昏倒在地上。突然間,狂風大作,暴雨傾盆。一會兒,風停雨過,霞光萬道。大虎、二虎醒來,只見眼前站著一個頭梳雙髻的小童兒,右手輕輕地揮動一根柳枝,正朝著他倆笑哩,原來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他倆連忙躍起身,懇求小仙人把“童子泉”搬到杭州。小童兒說:“想要搬走‘童子泉’,需是這世上最有毅力的人,你們是嗎?”兄弟倆忙答:“我們來到‘童子泉’,經過了千山萬水,歷盡了艱難險阻,還不是世上最有毅力的人麼?”小童兒又說:“要搬動‘童子泉’,還要你們變成拔得起山泉的老虎才行,你們可願意?”兄弟倆答:“只要村裏老百姓能有水喝,要我們幹什麼都行。”說罷,小童兒便用柳枝一拂,水滴灑在大虎、二虎身上。霎時間,兄弟二人變成了兩隻斑斕猛虎,小童兒躍上前面那只虎背。老虎仰天長嘯一聲,帶上“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
卻說杭州的性空和尚夜間忽作一夢,夢見大虎、二虎變成兩隻猛虎,把南嶽衡山“童子泉”搬了來,天明就有泉水。天剛亮,經性空和尚一說,老百性即一傳十,十傳百,都說大虎、二虎要來。性空和尚和老百姓都紛紛出門來抬頭遠望。只見霞光萬道,彩雲飄飄,兩隻猛虎閃電般從空中降落。老虎來到寺院旁的竹園前,前爪“叭叭叭”地刨起土來,不一會兒,就刨了一個坑。小童兒手拿柳枝一揚,猛虎長嘯,騰空而起。一時間,風響樹搖,飛沙走石,天昏地暗。頃刻間,大雨滂沱,下個不停。待到雨過天晴,一股清泉從老虎刨過的穴裏“咕嘟,咕嘟!”往上湧。性空和尚和村裏百性都樂得合不上嘴,他們心裏都很清楚:這是大虎、二虎含辛茹苦給他們帶來的泉水。為了紀念大虎、二虎,他們給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後來又改稱“虎跑泉”。至今,泉池上面滴翠岩下還塑著和尚與猛虎的大型石雕,形象生動,栩栩如生。題名為“虎跑夢泉”。
龍井茶與虎跑水,以名茶名水相得益彰而遠近聞名。近代詩人寫了許多讚頌的詩歌,其中一首唱道:
龍井茶虎跑水,
綠茶清泉有多美,有多美。
山下泉邊分春色,
湖光山色映滿杯,映滿杯。
五洲朋友哎,
請喝茶一杯哎。
春茶為你洗風塵,
勝似酒漿沁心肺。
我願西湖好春光哎,
長留你心內,
凱歌四海飛。
龍井茶虎跑水,
綠茶清泉有多美,有多美。
茶好水好情更好,
深情厚誼斟滿杯,斟滿杯。
五洲朋友哎,
請喝茶一杯哎。
手拉手,肩並肩,
互相支援向前進。
一杯香茶傳友誼哎,
凱歌四海飛,
凱歌四海飛
來源:拙風文化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