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匿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小說] [東一方]回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全書終]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771
匿名  發表於 2012-5-14 18:55:38
第773章 新的問題

  王燦一邊和小馨兒逗樂,一邊和蔡邕說話。

  王禎和王祐像個乖寶寶一樣,靜靜的坐在一旁。兩人黑溜溜的眼睛滴溜溜直轉,好奇的打量著王燦。雖然兩人想親近王燦,可眼中似乎又有敬畏的情緒,但看見小馨兒肆無忌憚的在王燦懷中玩耍,小臉上又露出欣羡的表情。

  兩人乖乖的坐著,似乎都非常的畏懼蔡邕。

  只要蔡邕端正的坐著,兩人就不敢有絲毫的動彈。

  蔡邕的目光掃了眼王禎和王祐,兩小孩立刻挺起小胸脯,正襟危坐,小臉也緊繃著,那模樣讓王燦感覺很是有趣。

  蔡邕仔細的思慮一番,說道:“為先,以目前兩人的情況看來,王禎好學,但太文靜;王祐則像個小老虎,頗為壯實,而且好動。但兩人都太小,孩子的性格也沒有養成,難以作出判斷,再等等吧。”

  王燦聽了後,點頭應下。

  他本想聽聽蔡邕有什麼意見,但蔡邕似乎不懂王燦的意思。

  蔡邕沒有摻和孩子的事情,卻又讓王燦松了口氣。

  畢竟王禎是蔡邕的親外孫,王祐是無法比擬的。若是蔡邕執意讓王燦立王禎為世子,王燦心中肯定不舒服。涉及益州的政事,蔡邕是不可能隨意插手的,即使蔡邕是蔡琰的父親,也是王燦的老師兼岳父也不行。

  蔡邕避而不答,反而讓王燦好辦了。

  王燦笑說道:“老師說多觀察一下,那就再觀察觀察。”

  他笑著將此事避開了,然後和蔡邕聊家常,順便說些關於天下局勢的變化。蔡邕不是頂尖的謀士,但蔡邕看問題的眼光並不差,尤其是蔡邕的經驗足夠豐富,很多事情能給王燦提出更可行的辦法,讓王燦受益匪淺。

  王燦在蔡邕院子中呆了一會兒,然後起身離開,回到了自己的書房中。他坐在書房中突然想起修建王宮的事情,立刻派人將程昱找來。

  書房中,兩人賓主落座。

  程昱拱手問道:“主公,您找卑職有何要事?”

  王燦笑問道:“仲德公,我詢問一下關於稱王的事情辦得如何了?”

  程昱答道:“回稟主公,主公居住的王宮已經選好了地址,地點定在城北,六日之後將會開始動工。至於主公晉位元為王所需要的衣服等物品卑職也派人開始準備,相信在一個月之內就能完成。不過,宮殿的修建短時間內難以完成,根據工匠的推斷預計要等到年底才能完成,請主公耐心等待。”

  王燦點點頭,說道:“按照你的計畫實施就行,我只是詢問一下,心裡有個底。”

  程昱說道:“主公,卑職也有事情稟報主公。”

  王燦笑說道:“說來聽聽。”

  程昱說道:“關於主公兩年前頒佈的軍銜制度,雖然主公已經廢除了其中冗餘複雜的一部分,饒是如此,還是顯得有些多餘。軍中的士兵依舊習慣原來的一套制度,並不習慣稱呼旅長、連長等等。大多數時候,士兵都以原來的作為稱呼,沒有修改過來。”

  王燦略微皺眉,他是從軍隊中走出來的人,對軍銜再熟悉不過了。

  不僅如此,他創立軍銜制度也有緬懷的想法在裡面。

  只是,正如軍中的將領、士兵不習慣王燦制定的軍銜一樣,王燦對軍隊中不甚明確的等級觀念也感覺不合適。

  王燦看著程昱,沉聲說道:“仲德公,你是想讓我把軍銜廢除麼?”

  程昱搖搖頭說道:“軍中有許多士兵不習慣,但也有習慣的,直接廢除不合適。”

  王燦劍眉往上一挑,問道:“仲德公認為該怎麼處理?”

  程昱建議道:“以昱的建議,肯定主公將頒佈的軍銜變成軍中將領的榮譽,將軍銜改變成類似于官員爵位的一類榮譽。軍中的將領都以軍銜論榮譽,而文官則以爵位論榮譽,形成兩套互不干擾的規則,如此一來,便可以兩者兼顧。”

  王燦聽後,苦笑著點頭。

  他憑著一股腦的熱情把軍銜等現代化的東西加進去,可最終卻是邯鄲學步,弄得不倫不類,現在程昱主動提出了問題,王燦只得將其修改。王燦深吸口氣,鄭重的說道:“仲德公,你回去後就將法令貫徹下去吧。”

  “諾!”

  程昱點點頭,答應下來。

  頓了頓,程昱又說道:“主公,除了軍銜之外,卑職還有一件事情要說。”

  王燦擺擺手,示意程昱直接說。

  程昱嚴肅的說道:“主公可曾考慮稱王后,麾下文武將領的官職變化。一旦主公晉位為王,益州就相當於一個小朝廷,王宮中有太監宮女,大殿外就禁衛武士,朝中也有大臣武將,這些都需要一一彌補。當然,最主要的是主公一旦稱王,應該怎麼樣平衡麾下文武官員的官職,這才是最重要的,請主公仔細斟酌。”

  程昱一番話,讓王燦眼睛一亮。

  現在稱王在即,他就必須要考慮這些問題。

  跟隨王燦的文武官員都是建功立業的人,一旦王燦稱王,他們不可能一點都不改變,否則是不行的。

  故此,王燦必須要提前考慮好,免得出亂子。

  王燦點頭說道:“多謝仲德公提點,我會仔細考慮的。”

  程昱說道:“主公,卑職告退!”說完後,程昱起身離開了書房。因為他把稟報的事情解決後,就沒有留下的理由。

  書房中,只剩下王燦一個人。

  王燦現在必須考慮程昱提出來的問題,因為他等稱王晉位後,麾下的勢力已經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必須有完整的一套體系。

  王燦麾下有程昱、郭嘉、荀攸、李儒、賈詡、法正、董和等謀士,這些人中有的是最初跟隨他的老人,也有的是半路收降的。文官如此,武將也是如此,都需要王燦一一作出決定,將這些文武官員安置在合適的位置上。

  不僅如此,王燦還需要留下一定的空間。

  一旦官職封得太大,若是以後立了功,王燦就難以封賞。

  可以說,程昱給王燦提出了一個非常難以解決的事情。這件事情必須有一個合適的度,既要能夠拔擢麾下的文武官員,又要能夠留下一定的空間作為以後的封賞,不至於出現功高震主的情況,才是符合情況的封賞。

  王燦拿起毛筆,快速的在紙上寫寫畫畫。

  同時,他不斷地思考著該如何安排麾下的文武眾人。王燦想過按照漢朝的官職照搬,但他還是搖頭否定了,因為漢朝的官吏制度並不是最完美的辦法,所以王燦需要將歷朝歷代比較出名的,也容易實施的截取過來。

  如此一來,王燦連續幾日都留在書房。

  他不斷地完善構架,將麾下的文武逐漸的納進去,最後有了合理的打算。
匿名
狀態︰ 離線
772
匿名  發表於 2012-5-14 18:55:54
第774章 見華佗

  轉瞬間,已是四月時節。

  天氣已經回暖,百姓在官府的幫助下,高興的完成了春耕。

  大軍返回成都近一個月的時間,荀攸、李儒等人忙得是腳不沾地,焦頭爛額。此番大戰,軍中士兵的傷亡太大,有無數的士兵捐軀戰場,這些士兵的家屬都必須要安頓好,要給以合理的撫恤,所以忙碌了近大半個月,才完成了所有的事情。

  王燦將益州的事情一件件梳理好,心中也逐漸的有了底氣。

  他已經不僅僅是佔據益州,而且順利的拿下了關中。

  皇帝被殺,朝廷依舊留在長安。

  朝中的官員雖然三番五次的想要另立新君,重振朝綱,但高順和黃忠率領士兵駐紮在長安,讓長安官員只能是口頭上說一說,無法付諸行動。

  這事情僅僅是小打小鬧,沒有人回應。

  因為袁紹、曹操、袁術等諸侯經過上次的大戰後,野心都滋生了出來。

  既然他們無法將皇帝掌握在手中,索性就不要皇帝。王燦佔據長安,卻沒有皇帝坐鎮朝廷,那朝廷就是一個空殼子,對諸侯沒有約束作用。故此,袁紹、袁術、曹操等人知道長安的消息,也沒有任何的反應。

  如此情況,伏完、董承等朝中大臣心中無奈,卻無法扭轉局面。

  不提長安的動靜,益州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

  王燦和袁紹、曹操等諸侯大戰,死傷了無數的士兵,但也堅定了百姓的想法。王燦擊敗袁紹和曹操等諸侯,讓百姓覺得益州牢不可破,只要在益州居住,就能安居樂業。如此一來,益州湧入了無數的商家,使得益州的農業、商業快速的發展起來。

  益州的人口無法短時間內猛增,卻可以收留流民。

  有了流亡百姓的湧入,益州的人口快速猛增,這也是爭搶益州百姓的一個辦法。不管其他的諸侯如何征伐,但益州已經沉寂了下去,非常低調。

  ……

  州牧府,大廳中。

  王燦坐在主位上,王越在下方正襟危坐。

  到現在,王越也已經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了。當初王燦收服王越的時候,王越已經是五旬開外,時隔多年,王越歲數逐漸增大,已經是發須皆白,臉上也佈滿了皺紋。雖然王越的劍術更精純,眼神依舊淩厲,身體卻免不了微微佝僂起來。

  正因為如此,王越開始逐漸的放權,許多事情都由史阿管理。

  王越處理的事情都是經過處理後,再稟報上來的。

  王越坐在下方,緩緩說道:“主公,您交代的事情已經查探清楚。華佗的確在成都,而且在成都西南方的廣都縣,卑職派人跟上了華佗,保證時刻探聽到華佗的消息。”

  廣都縣,位於成都的西南方,是後世成都市的雙流縣。

  王燦聞言,連連稱好,笑說道:“好,好!”

  安排王越尋訪華佗的事情已經過了大半個月,王燦都已經認為王越沒有找到華佗,不了了之。王燦也沒有追究的打算,畢竟華佗經常入山林采藥,又是為百姓看病的人,行走的都是山路,沒找到也在情理當中。

  但王燦沒想到在他放棄的時候,王越竟然查到了華佗的消息。

  王燦騰的一下站起身,說道:“子武,我們立刻去廣都縣。”

  王越無奈,沒料到王燦如此著急。

  他派人查清楚了華佗的底細,知道華佗僅僅是一個治病救人的醫者罷了,沒有其他的才華。王越知道華佗的身份,就更猜不透王燦為什麼急匆匆的去拜見華佗。按理說,以王燦的身份一紙詔令就能招來華佗,可王燦卻要親自前去,令人費解。

  王越跟著王燦出了書房,典韋知道王燦要離開,立刻召集保護王燦的侍衛,也跟著一起離開了州牧府。

  一行人,快速的往成都西南方的廣都縣奔去。

  王燦策馬疾馳,心中有些焦急。

  華佗居無定所,四處行醫,一旦華佗走山路離開了廣都縣,又需要耗費大力氣去尋找,所以王燦有些擔憂,希望華佗沒有離開。

  中午時分,一行人停下來吃了點乾糧,又休息了半個時辰。

  下午,一行人抵達了廣都縣。

  王燦的到來沒有引起廣都縣縣令的注意,因為王燦臨時起意來到廣都縣,沒有通知縣令。等王燦抵達後,王越派出的人已經來接應了,一行人沒有任何的逗留,直接朝著華佗居住歇腳的地方趕去。

  然而,華佗並不是居住在城裡面,而是留宿在山中。華佗行醫並不是在城中擺一個小攤,讓人前去排隊治病,而是在山中為百姓治病。

  越往山林中走,山路越崎嶇。

  到最後,王燦、典韋、王越等人乾脆下馬行走。

  典韋到現在都沒弄清楚王燦的目的是什麼,他背著兩柄鐵戟走在王燦前面,抱怨的說道:“主公,您沒事跑到山旮旯裡來做什麼?您看現在天色都已經黑了下來。若是還不回縣城,我們只能在山裡過夜了。”

  王燦說道:“山君,有你在,有什麼好怕的。”

  典韋聽了後,咧開嘴笑了。他仔細的想了想,又問道:“主公,您急匆匆的趕到這裡來,可是要拜訪什麼大人物?”

  王燦點頭說道:“的確是去拜訪大人物,你只管跟著走就是了。”

  典韋嗯了聲,便沒有說話了。

  山路很遠,天黑下來的時候,王燦一行人還沒有趕到華佗歇腳的地方。

  這樣的情況,讓王燦更加重視華佗。因為華佗選擇在偏僻的山村中落腳,而不是在縣城中歇息,足見華佗的品德高尚。以華佗的醫術,日進鬥金非常容易,但他能忍受住這樣的山旮旯,值得王燦去拜訪。

  天黑暗下來,隨行的士兵點燃了火把。

  一行人又走了近一個時辰,帶路的人才停了下來。

  火光照耀下,道路前方是一個小村落。

  村落中房屋稀稀疏疏的,依稀能聽到狗吠的聲音。這村落處在山丘下方一個平地中,北面和西面是山林,東面和南面則比較平坦,村中的房屋大多修建在此。王燦看見抵達了目的地,吩咐道:“帶路,我們這就去拜訪華佗。”

  “諾!”

  一行人進入村子,吸引了村中百姓的注意,

  典韋以及麾下的士兵都長得魁梧精壯,身上都有武器,再加上王越麾下的英雄樓探子也都是腰懸長劍,讓村中的百姓緊張了起來。

  不過,面對這樣的一群人,村中的百姓沒有任何動靜。

  所有人,都注視著王燦一行人。

  又走了約莫半刻鐘,一行人來到村落的最裡面。這裡的一間茅草屋便是華佗暫時歇腳的地方,帶路的人說道:“大人,前方的茅草屋是老先生歇腳的地方,我立刻去敲門。”說著話,帶路的人就要走上去敲門。

  王燦喝道:“慢!”

  頓了頓,王燦說道:“還是我自己來。”他走到屋子門口,輕輕的叩響了房門。

  不多時,房門嘎吱一聲打開了,一個發須灰白的老者走了出來。老者穿著一襲麻布粗袍,頭上裹著一方黑巾,面色紅潤,眼神清澈,長得慈眉善目,讓人看一眼就感覺如沐春風,非常舒服。

  王燦知道,此人便是華佗。
匿名
狀態︰ 離線
773
匿名  發表於 2012-5-14 18:56:20
第775章 投其所好

  王燦看見華佗,眼中露出欽佩的神色。

  眼前的人,才是醫者風範。

  相比於後世那些大腹便便的醫生,華佗這樣甘於住在茅草屋裡面,甘願穿著樸素的麻布袍,一身雖然寒酸簡單,但乾淨清爽。

  王燦問道:“老先生可是華佗華元化?”

  王燦能肯定眼前的老者必定是華佗,但還是詢問了一句。

  老者點點頭,緩緩說道:“老朽正是華佗,不知公子找老朽有什麼事情?”華佗的聲音中正平和,有一種磁性,聽起來很舒服。雖然華佗面帶微笑,神色和善,卻沒有讓王燦進屋的打算。當華佗的目光掃過典韋、王越,以及其餘的士兵,眼中露出警惕的表情。

  華佗經常入山采藥,時常遇到猛獸蛇蟲。

  正因為如此,華佗非常的敏感,他的目光掠過王越和典韋,感覺非常的危險。

  而且華佗四處行醫,遇到過無數的事情。

  有慕名請他醫治病人的,也有蠻橫無理的將他綁去救人的,還有想要將他囚禁起來專門為某人治病的,凡此種種,不可勝數。

  華佗眼見王燦帶著士兵前來,立刻警惕了起來。

  不多時,山村中居住的百姓也跑了進來。

  村子中的百姓可以任由王燦帶人進入村子,但他們看見王燦帶人圍住了華佗居住的草屋,立刻爆發了。

  華佗對於村子中淳樸的百姓而言,不亞於再生父母,在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地位。他們看見王燦帶著人圍住了草屋,都是神情憤慨,其中一名長得精壯魁梧的中年人沖了過去,高聲喊道:“華先生,他們是不是要強迫華先生?”

  這魁梧的漢子撒開腳丫子,快速的朝華佗跑去。

  典韋和王越眼見漢子沖進去,眼皮都沒有眨一下,任由漢子跑過去。

  那精壯的漢子走到王燦身旁,瞪大了眼睛,惡狠狠的瞪了眼王燦,然後看向華佗,又出聲問道:“華先生,這小子是不是帶人來強迫您去救人。您告訴我,我們一定保護你。”

  華佗笑說道:“沒有的事,不用擔心。”

  王燦朝魁梧漢子笑了笑,然後看向華佗,說道:“小子王燦,見過華先生!”

  華佗點頭頷首,但他回味著王燦的名字,眼中驟然露出驚駭之色,嚴肅的問道:“公子可是益州牧王燦,王為先!”

  王燦點頭說道:“正是!”

  華佗眼眸微微眯起,眼中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啊!!我的娘咧,闖禍了。”

  先前惡狠狠盯著王燦的魁梧漢子雙腿一軟,摔倒在了地上。王燦的名字廣為人知,但凡是益州的百姓,沒有不知道王燦的。魁梧漢子想著自己蠻橫無理的對待州牧大人,而且還頗有和州牧大人幹架的趨勢,心中悲慟無比。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愣愣的望著王燦。

  堂堂益州牧,沒事跑到山旮旯裡面尋找華佗,太怪異了。

  王燦看著癱坐在地上的魁梧漢子,淡淡的說道:“站起來吧,我來拜訪華老先生有事情商議,並無惡意。好了,讓百姓散去吧,夜深了,都去休息。”

  “是,是!”

  漢子見王燦不追究他的莽撞,趕忙站起來,一溜煙跑開了。

  這時候,圍觀的百姓知道是王燦親自拜訪華佗後,也轉身立刻離開了。他們只是升鬥小民,哪敢在王燦面前放肆,都快速的返回自己家中,靜靜地消化著眼前的境況。沒想到他們也能遇見王燦,簡直是太令人驚訝了。

  華佗眼見王燦行事溫和,微微頷首點頭。

  這時候,華佗繼續將王燦拒之門外顯然不合適了,他擺手說道:“王大人,屋裡請!”華佗說著話,擺手示意王燦進屋。

  雖然華佗無心官場,但遇到王燦這樣的一州之主,面子還是要給的。

  人家堂堂益州牧連夜拜訪,已經是給足了面子,華佗不可能再將王燦擋在外面。

  王燦笑說道:“多謝老先生!”

  說著話,王燦又轉身讓典韋、王越等人留在茅草屋外面等候,然後跟著華佗往屋子裡面走去。典韋見王燦對華佗非常尊敬,滿腹疑惑,朝王越問道:“王劍師,華佗是做什麼的?有什麼本事?竟然讓主公如此尊重。”

  王越笑說道:“華佗是醫者,除了治病救人,沒有其他的本事。”

  典韋聞言,立刻睜大了眼睛。

  僅僅是一個醫者,值得麼?

  益州之地,想找一群醫者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典韋想不通王燦前來拜訪華佗的原因。他想不通乾脆不去想,和王越帶著士兵在外面等著王燦。

  屋子中,一盞昏黃的油燈驅散了黑暗。

  茅草屋雖然很簡陋,卻勝在乾淨。

  屋子中,有用乾草鋪放的床榻,還有一張案桌。除此之外,屋子中再沒有其他的東西。並不寬敞的案桌上,放著一方破舊的硯臺,一支毛筆,還有一本裝訂好的舊書,顯然是華佗在奮筆疾書。

  華佗帶著王燦進屋,笑說道:“茅舍簡陋,大人請!”

  兩人在屋子中賓主落座,王燦見案桌上擺放著一本書籍,眼睛一亮,問道:“老先生,你在撰寫醫家典籍麼?”

  華佗聽見王燦詢問,臉上閃過慧心的笑意。

  他拿起案桌上的書籍,滔滔不絕的說道:“此書收錄的是我見到的奇難雜症,以及如何下藥診治。昔日神農嘗百草,惠及後人,老朽一路行來,收集了無數的疑難雜症,並且驗證前人的藥理是否正確,這本書便是我的心血所著。”

  華佗侃侃而談,對於醫學是信手拈來。

  良久,他停下來後,訕訕一笑,說道:“老朽太入迷,讓大人見笑了。”

  王燦搖搖頭,問道:“老先生,這部書可有名字?”

  華佗精神一振,朗聲說道:“此書名《青囊經》,‘青囊’之意,為我醫家弟子存放醫書的袋子,故此以青囊經命名,不過此書只是草稿,不是最終修訂的。等我安穩下來後,再將《青囊經》重新著述,方才是完整的一部書。”

  華佗說著話,捋了捋頜下的灰白鬍鬚,紅潤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王燦聽後,身體猛地一顫。

  《青囊經》這部醫書在醫學史上鼎鼎大名,傳聞歷史上華佗準備給曹操開顱治病,卻因為小人讒言,被下獄囚禁起來,最終死在監獄中。不過華佗臨死前將著作的《青囊經》交給了獄卒,但獄卒的妻子害怕遭到連累,將青囊經燒了大半,只剩下少部分。

  王燦看著華佗手中的青囊經,眼中閃過灼熱的眼神。

  華佗一生行醫,已經有了足夠的經驗。

  而且,青囊經也幾乎完成了。只要將華佗留下來,讓他有充裕的時間重新著書,完全可以形成嶄新的青囊經。

  王燦沒有說話,華佗卻繼續說道:“王大人,你深夜前來,有何要事?是否家中有病人需要診治,若是如此,趕緊出門吧。”說著話,華佗就準備起身。

  對於王燦,華佗並沒有厭惡的念頭。

  他遊歷益州,見益州的百姓生計無憂,對王燦這樣的州牧也頗有好感。

  一個能讓治下百姓安寧生活的一州之主,想來也不是惡人。

  王燦連忙搖頭,擺手說道:“老先生且慢,我家中並沒有病人,此番深夜前來拜訪老先生,是有事情與老先生商議。”

  華佗重新坐下來,眼中帶著疑惑之色。

  他一個行醫的醫者,能有什麼事情和王燦商議呢?
匿名
狀態︰ 離線
774
匿名  發表於 2012-5-15 18:41:48
第776章 難題

  華佗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問道:“王大人,有什麼事情嗎?”

  王燦組織了一下語言,又覺得難以找到切入點。

  他開門見山的說道:“我見華先生四處行醫,頗為艱辛,故此請華先生留在成都。只要華先生願意留下來,我願意在成都為華先生修建一座醫館,供華先生救治百姓,華先生覺得如何?”

  華佗盯著王燦,歎口氣道:“王大人好意,佗心領了。”

  說完後,華佗不願意說話了。

  王燦眉頭微皺,又說道:“華先生,我是這樣考慮……”

  話剛說出口,華佗直接打斷了王燦的話:“王大人,夜深了,老朽年老體弱,精神有些乏了。”這番話一出口,無疑是讓王燦離開。雖然華佗對王燦並無惡感,但王燦是抱著讓他留在益州的想法,這不符合華佗的意願。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華佗不願意和王燦過多的糾葛,直接讓王燦離開。

  王燦見華佗態度堅決,怏怏然的站起身,拱手揖了一禮,然後才轉身走出茅屋。雖然王燦暫時遭到華佗的拒絕,卻沒有放棄。

  他要打造全新的益州,華佗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王燦走出茅屋後,典韋立刻迎了上來,問道:“主公,談得怎麼樣了?”

  王燦搖頭道:“談崩了,被趕了出來!”

  說完後,王燦心中卻仔細的回憶剛才說話的場景。

  王燦認為應該是他提出修建醫館讓華佗不高興了,以華佗的性子,肯定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恩賜。況且以華佗的能耐,主動替他修建醫館的人並不少。可以說,王燦一開口就落了俗套,不可能成功的說服華佗。

  王燦沒有成功,但他覺得不是自己不行,而是方式不正確而已。

  典韋聽王燦說被趕了出來,火氣冒起三丈高,大聲道:“主公,我這就去將華老頭抓回成都,到時候想讓他做什麼,他就得做什麼!”

  典韋捋起袖子,召集士兵,立刻準備行動。

  王燦臉色陰沉下來,喝道:“站住!”

  一聲大喝,典韋只能停下來。

  典韋怏怏然的走回來,歎息道:“主公,您是堂堂的大漢益州牧,睥睨諸侯,稱霸天下,這樣的大人物邀請那名不見經傳的老頭子,很給華佗臉面了。他不識抬舉,俺就把他抓回來,讓他反省反省,這不是很好麼?”

  王越聽了後,也是點點頭。

  一個普通的醫者罷了,何足掛齒!

  不得不說,這就是當前社會的主流。即使華佗在百姓中有很好的口碑,但華佗的身份決定了王越和典韋都不認可華佗,畢竟天下行醫的人多了去,又不是只有華佗一個人有能耐。但王燦不這麼想,有華佗在,王燦的實力能再上一層樓。

  古代的醫學不發達,軍中士兵因為傷患死去的人不計其數,若是有華佗這樣的人坐鎮成都,對王燦麾下的士兵絕對是天降福音。

  故此,王燦才千方百計的想要拿下華佗。

  即便華佗不出診,但華佗教導出來的學生可以啊!

  王燦心中的想法自然不會說出來,他看向王越,吩咐道:“子武,你去找一處人家,我們就在村中落腳。記住,不要擾民,我們在此住下也要給予一定的錢財,否則會在百姓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王越說道:“主公放心,卑職明白。”

  說完後,王越便吩咐幾個下屬去尋找落腳的地方。

  一刻鐘後,幾個人回來了。

  不僅如此,還帶著一個村中的百姓過來。這個百姓正是先前和王燦頂撞的魁梧漢子。他臉上帶著憨憨的笑容,說道:“大人,我家的房子多,足夠大人和其他的大人休息,大人隨我來。”說完後,漢子在前面帶路。

  一行人,在村中落腳。

  王燦躺在床榻上,雖然閉著眼睛,但心中仍然考慮該如何勸說華佗。這件事情不處理好,王燦心中就不踏實。迷迷糊糊中,王燦逐漸進入了夢中,當村子中傳來公雞打鳴的聲音時,天已經大亮了。

  王燦剛起身穿衣服,屋子外就傳來輕微的敲門聲,旋即傳來王越的聲音:“主公,不好了,聽村子裡面的百姓說華佗要離開村子了。”

  “轟!”

  王燦腦中轟然炸響,如墮深淵。

  他穿好衣服,打開房門,連早飯都顧不得了,直接帶著人朝華佗居住的茅草屋跑去。王越和典韋帶人跟在王燦後面,一行人抵達華佗居住的茅草屋,周圍的百姓自動讓開一條路來。王燦吩咐典韋和王越帶人在外面等著,他又往草屋中行去。

  進入茅草屋,只見華佗已經在收拾藥箱,準備離開了。

  華佗見王燦進來,拱手道;“見過王大人!”

  王燦拱手回禮,說道:“華先生有禮了,敢問華先生接下來又要去何處?”

  華佗說道:“老朽來益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益州的百姓生活安定,安居樂業,已經不需要老朽留下。接下來老朽往東行走,給荊州的百姓治病。”

  王燦眉頭緊皺,若華佗去了荊州,就難以把握住了。

  王燦在屋子中坐下,正色道:“華先生,燦心中有幾個問題,想要請華先生解答,等燦的問題問完後,華先生若是還要離開益州,燦讓士兵護送先生離去,不知華先生以為如何?”王燦目光灼灼,緊緊地盯著華佗。

  這時候,必須要鎮住華佗,否則華佗去了荊州就是魚入大海。

  華佗聽了王燦的話,也停止了收拾行囊。

  他撩起衣袍坐下,點頭說道:“王大人有什麼問題儘管問,只要老朽能回答的,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華佗不想和王燦交惡,便耐著心思。

  畢竟,王燦問話的時間並不長,只要他用點時間就能解決了。

  王燦問道:“華先生的志向是什麼呢?”

  華佗臉色一下嚴肅起來,正襟危坐,緩緩說道:“老朽年幼從醫,立志要救治天下百姓,讓百姓有病可治,不用忍受病痛折磨,這就是老朽的志向。”

  王燦沉聲說道:“華先生的志向令人佩服,但華先生想過沒有,縱然華先生長命百歲,活上一百年,而且華先生每日都替人治病,又能救活多少人呢?天下百姓不可勝數,華先生以一人之力,終究難以達成目標。”

  華佗一捋頜下長須,說道:“王大人是否聽說過愚公移山,老朽一人雖然力短,但老朽還有子孫,子孫後代都從醫,總能救治天下百姓。”

  涉及華佗的志向問題,他也有了好勝之心。

  王燦笑說道:“華先生,汝之言謬矣!”

  頓了頓,王燦繼續說道:“華先生能保證你的子孫都願意從醫麼?愚公移山是因為他的子孫後代都被大山阻隔,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但華先生的子孫可以做官,可以入伍從軍,他們有更多的選擇,不是必須從醫的。”

  華佗聞言,嘴角微微抽搐,頓時啞然了。

  王燦說的話他立刻就明白過來,知道王燦說得有理。他願意學醫治病救人,但他的子孫卻不一定願意學醫。
匿名
狀態︰ 離線
775
匿名  發表於 2012-5-15 18:42:21
第777章 說服華佗

  “呼!呼!”

  屋子中,靜謐無聲,只剩下華佗略微急促的呼吸聲。

  王燦一番話駁得華佗難以辯駁,他不停地轉動腦筋,想要反駁王燦,卻難以找到反駁的話,無法辯倒王燦。

  良久,華佗直接說道:“王大人,老朽一生行醫,與人為善,俯仰無愧與天地,無愧於百姓,無愧於祖宗,能救死扶傷,已經很滿足了。至於老朽能救活多少人,只要老朽還有一口氣,就會竭盡所能治病救人,此生此世,無愧於心!”

  華佗避開了剛才的話題,不和王燦討論救人的事情。

  王燦笑問道:“華先生,以你一人之力和萬人之力想比較,孰強孰弱?”

  華佗乾脆的說道:“自然是萬人之力!”

  王燦攤開手,理所當然的說道:“既然有萬人之力救助百姓,為什麼不選擇萬人之力,反而去行走天下呢?華先生可以留在成都以萬人之力救治天下百姓,卻非要一個人長途跋涉去救治少數的百姓,這是什麼原因呢?”

  王燦眼眸圓睜,沉聲說道:“莫非是華先生在乎虛名,想讓天下人皆知華佗千辛萬苦的救治百姓,想要讓天下的百姓稱讚?”

  這句話,可謂是誅心之語。

  王燦一番論調,將華佗定義為好虛名之人。

  當然,王燦明白華佗不慕虛名,但王燦要讓華佗留下,就必須震懾住華佗。此時,王燦就是一步一步的讓華佗失去遊歷的心思,留在成都。

  華佗聽了後,連連冷笑,帶著皺紋的臉上更是浮現出不屑的表情。

  華佗雖然一把年紀了,卻聲如洪鐘,朗聲說道:“王大人,你這番話雖然是批判老朽,實則心機暗藏。老朽若是答應留下來,那就成了你麾下的人,只能救治益州的百姓,而無法去救治天下各州的百姓,王大人心機如此深沉,令人佩服!”

  王燦聽後,心中咯噔一下。

  華先生老當益壯,絲毫不落下風啊。

  這時候,王燦是不可能後退的,一旦認輸就難以收服華佗。王燦心思轉動,驀地哈哈大笑,臉上也露出不屑的神情。

  突如其來的笑聲在屋子中響起,讓華佗眉頭皺起,露出不愉之色。

  華佗冷喝道:“怎麼,王大人不同意老朽的話?”

  王燦立刻說道:“華先生之言大謬,當然不同意。”

  “哦?”華佗白眉一挑,表情變得非常嚴肅,挺直了腰杆,沉聲說道:“老朽倒要聽聽王大人的高見。”

  他眼眸淩厲,瘦削頎長的身體竟有著一股莫名的氣勢。

  王燦緩緩說道:“敢問華先生,你知道我的具體打算是什麼嗎?”

  華佗不屑的說道:“不用猜也知道,何必知道。”

  王燦說道:“嘿,既然華先生不瞭解,我給華先生講解一番。按照我的打算,要請華先生,還有名醫張仲景,以及天下的名醫彙聚成都,集合天下醫者的力量,編纂出一本醫書,這是我的第一個打算。”

  這個打算,是王燦臨時想出來的。

  他用道經拐騙了左慈,為何不用醫書拐騙華佗呢?

  你華佗要準備著書,好,我讓天下醫者配合,看你動心麼?

  王燦瞥了眼華佗,雖然華佗的表情古井不波,沒有變化,但王燦卻發現老先生眼神閃爍,心中有其他的想法。

  王燦輕咳一聲,繼續說道:“第二個打算,在成都劃地一千畝,修建專門的醫學院。這醫學院相當於當今的太學,太學中的教導出來的是太學生,醫學院教導出來的自然醫學生。這些學生願意留在益州的便留在益州,願意周遊天下積累經驗的就去治病救人。如此一來,豈不是學醫的人多了,力量也遠勝於華先生治病救人。”

  華佗聽了後,臉色立刻發生了變化。

  一千畝地,簡直是天大的手筆,讓華佗砸吧砸吧嘴。

  正當華佗回味王燦的話時,王燦又接著說道:“華先生一個人遊歷天下,救的病人有限。然而,華先生可以教導出無數的學生,等這些學生學成後,又可以教導出無數的學生,這才是無窮無盡之道,是救治天下傷病百姓的良藥。”

  “唉!”

  華佗歎了口氣,臉上露出遲疑的神色。

  此時,華佗的心開始動搖了。

  誠如王燦所言,他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但只要在成都開辦醫學,對普通的百姓無疑有著巨大的幫助。醫者多了,普通的百姓才能看得起病,能不受病痛的折磨。華佗左思右想,又覺得還是局限於益州,太狹隘了。

  王燦見華佗遲疑不決,心中卻高興了起來。

  不管如何,華佗動心了。

  王燦輕聲說道:“華先生,我還有第三個打算!”

  華佗對王燦已經沒有成見了,反而為王燦的大魄力感到驚訝,打心底的佩服。王燦敢於劃出一千畝地作為醫學院的地址,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就算是太學和儒學也沒有過這樣寬敞的地方。

  華佗想法改變,說話的語氣也隨之變化,說道:“王大人請說,老朽洗耳恭聽。”

  王燦說道:“我有這樣的一個打算,將成都修建起來的醫學院當做是大樹的主幹。等主幹能頂天立地,醫學院中有了足夠的醫者,再派出醫者在全國各州建立分支。如此一來,醫學院將惠及天下百姓,不知華先生以為如何?”

  華佗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

  他擔心的就是這個,可王燦又說出了這樣的想法,不可謂不厲害。

  華佗仔細想了想,說道:“王大人,其餘的各州並不屬於益州,王大人若是在其他州郡興建醫館,恐怕是替他人做嫁衣啊!”

  這句話,說得比較委婉。

  但華佗的潛意思是說王燦哪會這麼好心,不可能去其他州郡興建醫館。

  王燦笑說道:“華先生,你恐怕又誤會了。我所說的在其他各州興建醫館並不是像成都這樣動輒幾百上千畝地的修建。僅僅是像縣城中的藥鋪,有一個坐堂醫生,再有幾個藥童就足夠了。這樣的小藥鋪才能真正的惠及百姓,讓百姓看得起病,也不會吸引人的注意。我的這番解釋,應該讓華先生明白了吧。”

  華佗聽了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站起身,雙手合攏,長揖了一禮說道:“王大人憂國憂民,華佗佩服。華佗願意留在成都,供王大人差遣!”

  說完後,華佗心中說不出的輕鬆。

  或許,這才是新的開始,他將有一個嶄新的未來。

  王燦站起身,走上去伸出雙手托起華佗,笑說道:“華先生留在成都,不僅是益州百姓之福,更是天下百姓之福。”

  華佗搖頭道:“王大人過譽了。”

  頓了頓,華佗又說道:“既然王大人已經有興建醫館的打算,想必也有了對於醫者的安排,不知道王大人是如何打算的?”








匿名
狀態︰ 離線
776
匿名  發表於 2012-5-15 18:42:32
第778章 新安排

    華佗突如其來的詢問,王燦頓時噎住了。

    他心中有說服華佗的腹稿,但沒有關于以后的安排啊!

    王燦看著華佗清澈且期望的眼神,嘴中哪能說出不知道的話。無奈之下,王燦只能趕鴨子上架,當場准備。

    王燦點頭說道:“華先生,關于醫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我的確是有安排的。”

    華佗大喜,急忙問道:“王大人有何安排?”

    王燦想了想,說道:“關于醫學院培養出來的學子的安排,我是這樣打算的……”說到這里,王燦卻驟然停了下來。他思路卡殼,無奈之下,只能繼續裝神秘,拖延時間,慢慢的組織好邏輯,考慮好該怎么說。

    華佗身在局中,非常迫切,忙說道:“王大人,您倒是說啊!”

    王燦神神秘秘的說道:“華先生,這是機密,你可不能透露出去呀!”

    華佗連連點頭道:“王大人放心,沒有王大人的吩咐,我不說透露一個字的。”

    王燦笑了笑,緩緩說道:“醫學院出來的學生,凡是願意留在益州的,都給以官身,納入益州的官場中,成為益州的一份子。”他說著話,語速非常慢,但就是這樣慢慢的說話,王燦的思路卻逐漸的開闊起來,有了新的想法。

    華佗聽王燦說要安排醫學聲進入官場,頓時著急了。

    他搖頭說道:“王大人,學醫的人有了權力,不是好兆頭,不可行!”

    雖然大多數的醫者有醫德,品行非常好,但華佗卻不能保證沒有人會沉迷于錢財和權勢當中。故此,華佗為了杜絕學醫求財、求官的心理,不願意學醫的人進入官場。

    華佗慷慨激昂的說道:“王大人啊,人在官場,就會逐漸的被官場同化,而且有了權力的誘惑,學醫的人還是醫者么?不是,一旦醫者沒有了醫德,這個醫者就廢了,老朽希望王大人杜絕學醫的人進入官場。”

    王燦聽后,心中暗暗稱歎。

    他原來生活的時代雖然科技發達,但人心浮躁,欲望橫流。然而,華佗遇到這樣的好事卻主動辭官,這樣的人讓人可敬可佩。

    這樣的醫者,才是真正的醫生。

    王燦說道:“華先生,你且聽我說完。”

    華佗有些激動,但聽了王燦的話,逐漸的平復了心緒,說道:“王大人請說。”

    王燦沉聲說道:“常言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個人活在世上總有一個盼頭。正如華先生希望振興醫術,拯救天下飽受病痛折磨的百姓,這是華先生的追求。說到底,這也是一種欲望,是促使華先生前進的動力。”

    華佗聽了后,暗自點點頭。

    他說道:“王大人目光如炬,老朽佩服。”華佗不得不承認,振興醫術,拯救天下得病的百姓是他的目標,也是他的動力。

    王燦接著說道:“華先生尚且如此,何況是其他人呢?”

    頓了頓,王燦又說道:“這世上的人,有人求名,有人求權,有人求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追求。醫學院培養的學生也要生活,也要過日子,他們不是默默無聞奉獻卻不求回報的人,畢竟連家中的妻兒都養不活,怎么去幫助別人呢?”

    “所以對于進入醫學院學習,最后又願意留在益州做事的醫者,有必要給以一定的獎賞,給以一定的優渥待遇。有了目標,有了奔頭,他們才會努力,才會奮發。”

    王燦眼中閃爍著道道異彩,說話時露出來的睿智讓華佗非常欽佩。

    此時,華佗覺得留在成都,的確是選對了人。

    華佗說道:“王大人言之有理,但我還是擔心醫學院的學生進入官場后,立刻發生了變化,這是我最擔心的事情啊!”

    說話時,華佗的語氣也發生了變化。

    王燦笑說道:“華先生不用擔心,我已經有了打算。”

    華佗說道:“請王大人明言!”

    王燦侃侃而談,語速不緩不慢,說道:“醫學院的學生雖然身具官身,但我給他們的並不是權利,僅僅是一種榮譽。每一種榮譽都會有相應的俸祿,相應的待遇。如此一來,醫者有了榮譽,有了物質保證,卻沒有權利,並不會變質。”

    華佗聽了后,靈光一閃,說道:“王大人,每個醫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若是留在益州,他們享受的榮譽和官階都必須以自身的貢獻而論,貢獻越大,獲得的好處越多。這樣就能形成良性的推動,促使每個醫者都努力的治病救人,鑽研醫術。”

    王燦暗自點頭,華佗年紀雖大,但腦子卻靈活得很。

    王燦點點頭說道:“華先生,這是我的初步構想,聽起來雖然好聽,卻需要逐步的完善,這件事情就交給華先生考慮了。”

    華佗拍著胸脯,朗聲說道:“王大人放心,老朽豁出這把老骨頭也會完成的。”

    他神色激動,眼中閃爍著興奮的神色。

    雖然按照王燦的計劃實施,肯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卻有了明確的目標,這是華佗為之奮斗的動力。

    王燦說道:“華先生,有道是一人智短,眾人智長。只有集合多人的力量,才能將這套體系完善起來。我希望華先生能邀請更多的同道好友,如張仲景等天下名醫,讓他們也加入進來,讓醫術更加的發揚光大。”

    華佗連連稱是,說道:“王大人說得對,我一定去邀請張仲景,並且將其他的一些同道好友也請到益州,共創大業。”

    說出這番話,華佗是豪氣頓生,意氣風發。

    王燦看著華佗,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到現在為止,終于把華佗搞定了。

    有了華佗這樣的醫術高手坐鎮,益州的后勤保障又多了一層。不管是亂世、盛世,都不可能避免戰爭的發生。一旦有戰爭,就必定有傷亡,但是戰場上真正被殺的士兵其實只是少數,更多的是受了傷卻無法救治,最終死亡。

    華佗留在成都,對王燦來說就多了一個戰略資本。

    華佗站起身,繼續收拾行囊。

    他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說道:“王大人,老朽就不陪您返回成都了。事情緊急,老朽這就去長沙尋找張仲景,說服他前往成都。”

    王燦起身說道:“華先生,此去長沙路途遙遠,我派士兵護送華先生前去。”

    華佗搖頭道:“不用了,老朽一個人能行。”

    華佗見王燦露出不信的表情,笑說道:“王大人,您別不相信,和您一起來的兩個高手中,若是那用劍的人棄劍不用,肯定不是老朽的對手。我時常入山采藥,若沒有一點防備的手段,早就被豺狼虎豹吞吃了。”

    王燦聽了后,張大了嘴。

    不會吧,華佗竟然這么生猛?

    當然,王燦也相信華佗不會說謊話,而且他看見華佗態度堅決,便點頭說道:“好,就依華先生之意,望華先生早日歸來。”

    華佗收拾好行囊,背著藥箱往外走。

    兩人一前一后,先后走出了草屋。
匿名
狀態︰ 離線
777
匿名  發表於 2012-5-15 18:42:49
第779章 徐州事

  王燦和華佗一前一後走出茅屋,王燦在前,華佗在後。

  不僅如此,華佗神色恭敬,身子微微前傾,眼中透出無比的尊敬。這樣的一幕落在典韋和王越眼中,讓兩人頓時睜大了眼睛,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若不是兩人知道王燦沒見過華佗,肯定以為王燦和華佗事先串通好了。

  王燦昨天晚上拜見華佗,卻被華佗轟了出來。然而,眨眼工夫卻風雲突變,華佗恭敬的跟在王燦身後,神色虔誠,令人不可置信。

  驚訝!

  太令人驚訝了!

  典韋和王越心中充滿了疑惑,但這時候又不能沖上去揪住華佗詢問一番,只能憋在心裡,等王燦說話。王燦和華佗一前一後走出來後,百姓的目光也都落到了華佗和王燦身上,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華佗拱手道:“王大人,老朽先行一步,告辭了。”

  王燦點了點頭,擺手道:“華先生請,望華先生早日歸來!”

  華佗又說道:“定不負大人厚望!”

  說完後,華佗背著藥箱往村子外走去。周圍觀看的百姓不敢親近王燦,因為王燦的官大,是州牧大人,令人畏懼。

  然而,百姓卻願意親近華佗。當華佗背著藥箱往村子外走的時候,村中百姓紛紛拿出準備好的食物贈給華佗,或者是有拿著少許錢財贈給華佗的,但無一例外都被華佗拒絕了。那略微佝僂的身影,在百姓的簇擁中漸行漸遠,最終消失不見。

  典韋見華佗竟然離開了,急忙問道:“大人,華佗這就走了?”

  王燦點頭道:“走了!”

  王越接著說道:“典將軍,你難道沒聽主公和華佗的對話麼?華佗雖然離開,但還會回來的,到時候估計會留在成都,不會離開了。”

  王燦心情大好,說道:“子武言之有理,走,咱們回成都了。”

  一行人隨後離開山村,返回成都。

  ……

  徐州,彭城。

  州牧府,早已是淒涼慘澹。

  呂布被殺,呂布的家眷毫無例外的受到了影響。往昔門庭若市的州牧府變得門可羅雀,少有人來。畢竟呂布去世了,不可能有人來州牧府。再加上徐州的軍政大事都在陳宮的府邸處理,徐州的大小官員都是往陳宮的府邸稟報消息,所以州牧府幾乎沒人前去。

  陳宮雖然忠於呂布,也是尊死去的呂布為主,但他已經總攬了軍政大權。

  即便陳宮要篡權,呂布的家眷也難以阻攔。

  但陳宮沒野心,即使總攬了徐州的軍政大權,也一直是兢兢業業的處理徐州政事,將動盪不安的徐州穩定下來。然而,國不可一日無君,蛇不可一日無頭,徐州沒有一個領頭的人,軍心終究難以穩定下來。

  距離州牧府不遠處,陳宮的府邸中。

  陳宮坐在大廳中,下方是前來報信的人。

  士兵神色焦急,稟報道:“軍師,據探子回報,袁術經過一個月的招兵買馬,聚集了五萬大軍往徐州來了。”

  陳宮聽了後,並沒有露出慌張的神色。

  不僅如此,陳宮反而說道:“我早就料到袁術會發兵攻打徐州,沒想到現在才來。消息我已經知道了,你且下去吧。”

  說完後,陳宮將報信的士兵打發了。

  那報信的士兵知道袁術領兵攻打徐州,心中非常擔憂。然而,士兵聽見陳宮說早已經預料到,心中又放鬆了下來。既然陳宮早就知道此事,肯定有防備的措施,也有了應對袁術大軍的辦法,所以士兵心中又安穩了下來,輕快地離開了大廳。

  等士兵離去後,陳宮的臉色卻陰沉了下來。

  該來的,還是來了。

  或許,他能夠領兵擊敗袁術,但陳宮並沒有稱霸一方的想法。故此,陳宮的想法是投靠諸侯,輔佐明主。北方的地盤是曹操的兗州,再往北則是冀州袁紹,陳宮對曹操失望無比,早就死了投靠曹操的心思。至於袁紹和袁術,陳宮都看不起,不願意投靠兩人。

  如此一來,劉備的身影躍入了陳宮的腦海中。

  雖然陳宮可以選擇王燦,或者是荊州劉表,亦或是江東孫堅,但這些諸侯太遠,所以陳宮打算投奔劉備,因為劉備重視他。

  陳宮思來想去,最終打定了注意。

  他朝大廳外喊道:“來人!”

  聲音落下,府上的侍從立刻走了進來。

  陳宮吩咐道:“備車,去州牧府!”說完後,侍從轉身去準備馬車,而陳宮也去後院換上官服,不緩不慢的往府外行去。

  由於呂布被殺,府上只留下了孤兒寡母,陳宮若是留在州牧府肯定不方便,所以陳宮都是有重要事情才去拜會呂布的妻子嚴氏和曹氏。這嚴氏是呂布的髮妻,而曹氏則是原徐州刺史陶謙麾下部將曹豹的女兒,曹豹迎接呂布入城時,和張飛交戰,被張飛殺死。

  陳宮上了馬車,快速的往呂布府上行去。

  不多時,陳宮來到呂布府邸。

  他下了馬車,先是派侍從去敲門,通知州牧府的侍從,然後才恭敬地朝府內走去。等進入大廳後,呂布的妻子嚴氏和曹氏已經在等候陳宮了。

  嚴氏是西涼女子,約莫三十出頭,雖然是女流之輩,卻透出一股殺伐之氣,絲毫不弱於男子,這也是嚴氏能作為呂布髮妻的緣故。曹氏約莫二十出頭,溫婉可人,雋秀多姿,給人一種柔弱之感。

  陳宮走進大廳後,拱手朝兩女行了一禮,然後才坐在下。

  嚴氏問道:“陳先生,有什麼事情嗎?”

  陳宮正色道:“事關徐州存亡,不得不來。”

  嚴氏眼中閃過一抹擔憂,能讓陳宮如此鄭重行事,顯然是發生了大事情。

  對於陳宮,嚴氏非常的敬重。呂布被殺死,呂布麾下的大將也被殺得乾乾淨淨,導致呂布麾下沒有能主持大局的人。正因為如此,陳宮才輕易的接過了徐州的軍政大權,但陳宮一朝得勢,卻依舊如往昔一樣行事。

  這樣的作風讓嚴氏認為陳宮是一個忠厚長者,值得相信。

  陳宮深吸口氣,說道:“袁術發兵五萬,前來攻打徐州。”

  曹氏聽了陳宮的話,身體一顫,眼中露出恐懼之色。

  嚴氏聽後,也著急了。

  她一個婦道人家,不好抛頭露面,又不能領兵殺敵,再加上膝下無子,無法主持局面。現在袁術來了,嚴氏頓時焦急了起來。若沒有諸侯攻打,徐州還能得過且過的繼續這樣過下去,但袁術來打,立刻掀起了波瀾。

  嚴氏問道:“陳先生,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陳宮思慮一番,說道:“為今之計,以主公的基業換取安定,邀約諸侯抵抗袁術。”

  嚴氏嬌軀猛地一顫,嘴唇抿緊,眼中露出悲慟的神色。她知道徐州不可能保住,可聽了陳宮的話,還是非常的悲傷。嚴氏強打起精神,沉聲道:“徐州之事,全憑先生做主,只希望先生能給我們孤兒寡母尋個安身之所,能度過餘生足矣。”

  陳宮抱拳道:“夫人放心,宮一定安排好兩位夫人。”

  嚴氏擺擺手,說道:“去吧!”

  陳宮得到了嚴氏的允諾,心中也安定了下來。接下來,陳宮就可以按照心中的想法做事,擊敗袁術,投靠劉備,助劉備崛起。
匿名
狀態︰ 離線
778
匿名  發表於 2012-5-15 18:43:37
第780章 陳宮的殺機

  興平三年,五月。

  袁術領兵從壽春出發,渡過穎水,抵達下蔡,然後直撲徐州彭城。

  這一次,袁術是勢在必得。他糾集了五萬大軍,以李豐和橋蕤為先鋒大將,氣勢洶洶,意氣風發的直撲徐州。

  對於陳宮,袁術既愛又恨。

  因為袁術麾下人才稀缺,陳宮有大才華,袁術便想收為己用,這是袁術對陳宮喜愛的方面。然而,陳宮卻看不起袁術,認為袁術連呂布都比不上,這讓袁術恨得牙癢癢。他袁術好歹也是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那呂布只不過是三姓家奴,怎麼能和他相提並論?

  袁術行軍的時候,仍在考慮如何處理陳宮?

  以袁術的想法,呂布的去世讓徐州失去了領頭羊,已經沒有了戰鬥力。如此情況,徐州就是他的囊中之物,大軍抵達後,徐州肯定不攻自破。

  事實上,袁軍也是一路高歌,所過之處無人抵擋。

  是以,袁術越是往徐州趕去,心中越興奮。

  就在袁術領兵趕往徐州的時候,彭城的局勢已經緊張了起來。尤其是城中的大族,私下裡都開始行動起來,為家族的未來謀劃著。

  陳府,大廳中。

  陳宮坐在主位上,下方坐著陳圭和陳登。

  陳圭,是彭城的大族領袖。

  彭城的大家族都以陳圭為首,而陳登則是陳圭的兒子。兩人連袂來到陳府,表面上是和陳宮商議事情,暗地裡卻是逼迫陳宮,想要達到兩人目的。陳圭笑吟吟的說道:“公台兄,今袁術領兵殺來,而公台卻不急,為何?莫不是公台準備降袁不成?”

  陳宮避而不答,反問道:“袁術領兵殺來,我當然是心急如焚,不知漢瑜兄有何妙策退敵,請漢瑜兄不吝賜教。”

  漢瑜,是陳圭的字。

  陳圭捋了捋頜下的長髯,心道:面對大軍,陳宮果然束手無策。但是陳圭轉念一想,覺得他自己能想到聯繫其他的諸侯,難道陳宮就想不到麼?

  陳圭滿腹疑惑,心中慢慢的分析陳宮可能選中的諸侯。

  首先,曹操肯定是不可能被陳宮選中的,因為陳宮一開始就是曹操的下屬,是從曹操麾下叛逃出來的。至於劉備,陳宮和劉備之間也有大仇,劉備丟掉徐州就是陳宮一手策劃的,所以陳宮也不可能歸順劉備。

  除此之外,和徐州接壤的只剩下荊州劉表和揚州袁術。

  劉表按兵不動,顯然不可能成為陳宮的臂膀。

  唯一的可能,只有袁術。

  陳圭覺得自己的猜測正確,卻不知道真正的人已經被他剔了出去。他滿臉笑容,緩緩說道:“公台,袁術仗著出身四世三公,但此人虛有其表,若是公台投靠袁術,難以施展一身的才華。故此,以老夫之見,請曹操領兵救援徐州,方有出路。”

  陳宮眉頭一挑,立刻明白了陳圭的意圖。

  老匹夫想和曹操搭上關係,想要成為曹操的人。

  陳圭說完後,陳登朗聲說道:“陳-軍師,徐州軍沒有呂布坐鎮,士氣低落,軍隊也沒有戰鬥力,若是不邀請曹公救援,難以擋住袁術啊!”

  頓了頓,陳登又說道:“登知道陳-軍師和曹公有舊怨,但呂布已經死去,只要陳-軍師肯獻上徐州,曹公得到徐州之地,肯定不會計較前仇舊怨。到時候,我父子二人再為陳-軍師美言幾句,說不定曹公還要重賞陳-軍師,不知陳-軍師意下如何?”

  陳宮深吸口氣,臉上露出遲疑之色。

  他臉上的表情好似被說動了,心中卻彌漫著濃烈的殺機。

  陳宮想讓劉備穩妥的接管徐州,眼前的陳圭父子無疑是巨大的攔路石。在陳圭和陳登的眼中,陳宮是使得劉備丟失徐州的人,故此陳宮不可能投靠劉備,卻不知陳宮和劉備早已經有了聯繫,只要劉備出兵,袁術的大軍不攻自破。

  陳宮心如明鏡,卻說道:“曹操此人,心狠手辣,恐怕不是明主啊,若是投奔過去,曹操殺了我,再殺死主公的家眷,豈不是……”

  話未說完,陳登便打斷了陳宮的話,插嘴說道:“陳-軍師放心,曹公已經保證了不殺軍師以及呂布家眷?”

  陳圭聞言,立刻瞪了眼陳登。

  陳宮眼眸睜大,露出驚駭之色,問道:“漢瑜兄,你和曹操已經聯繫好了?”

  在陳宮面前,陳圭知道瞞不過去了,而且陳圭見陳宮開始動心了,便點頭回答道:“袁術起兵後,曹操就派人到彭城聯繫我,希望勸說公台重新回到兗州。只要公台能獻上徐州,曹操不僅不責罰,反而會重賞。”

  陳宮歎口氣,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

  他想了想,說道:“事關重大,我必須和兩位主母商議一番,再做決定。兩位在大廳中稍後,我立刻去拜見兩位主母,詢問一番。”

  說完後,陳宮起身往大廳外走去。

  陳登說道:“**師,你掌握徐州的軍政大權,難道還要看兩個婦人的臉色麼?”

  陳宮驟然停了下來,目光死死的盯著陳登,神色冷厲,眸中閃爍著憤怒的神色。陳圭見陳宮發怒了,急忙打圓場,笑說道:“公台兄,你去吧,快去快回,我父子在此等候你的好消息,希望公台能帶來令人欣喜的消息。”

  陳宮看了陳圭一眼,又看著陳登,大喝道:“看在你是晚輩,不與你計較。”

  他大袖一拂,轉身離開大廳。

  等陳宮的背影消失後,陳登看向陳圭,說道:“爹爹,陳宮太婦人之仁,他已經掌握了徐州的軍政大權,卻還要去請示兩個娘們兒,沒有出息。”說話的時候,陳登臉上滿是不屑的表情,非常看不起陳宮的做法。

  陳圭笑說道:“呂布生前非常倚重陳宮,對陳宮有知遇之恩。如今呂布去世,陳宮尊重呂布的家眷也是正常的,我們就在此等候消息,不著急。”

  說完後,陳圭閉目養神。

  陳登撇撇嘴,心中仍然看不起陳宮。

  若不是陳宮掌握了徐州的軍政大權,掌握了彭城的士兵,陳登早就攛掇陳圭拿下陳宮,然後將徐州獻給曹操了。

  大廳中,只剩下陳圭和陳登。

  兩父子相顧無言,心中卻都考慮著關於徐州的事情。

  時間流逝,半個時辰後,陳宮還沒有回來。

  陳登眉頭皺起,心中升起不妙的感覺。

  陳宮的府邸和呂布的州牧府並不遠,若是騎馬趕路只需要半刻鐘的時間,即使是乘坐馬車也就稍微再多一點時間。半個時辰已經足夠陳宮完成所有的事情,陳登心中覺得不妙,說道:“爹爹,陳宮會不會欺騙我們啊?”

  陳圭說道:“局勢不利於陳宮,他哪敢說謊,我看是呂布的家眷不同意,故此才拖延了時間,我們只需要等待就是。”頓了頓,陳圭又說道:“元龍啊,你養氣的功夫還是不行,要沉心靜氣,不要心浮氣躁。”

  元龍,便是陳登的字。

  陳登聽了陳圭的話,恭敬的點點頭說道:“父親教訓的是,兒子有些浮躁了。”話是這麼說,但陳登還是覺得不對勁兒。
匿名
狀態︰ 離線
779
匿名  發表於 2012-5-15 18:44:07
第781章 滅族

  對於陳圭來說,漫長的等待並不難。

  他眼睛一閉,時間就過去了。

  陳圭將雙手輕放在膝蓋上,閉目養神,怡然自在。但安靜空曠的大廳並沒有讓陳登靜下心來,反而讓陳登如坐針氈,心裡感到不踏實,好似要發生什麼大事。

  又過了一刻鐘,陳登睜眼看向陳圭。

  他忍不住了,已經是不吐不快。

  陳宮張開嘴唾沫橫飛,大聲說道:“父親,陳宮離開快一個時辰了,去了這麼久都還沒有回來,肯定發生了事情。我們留在大廳無濟於事,不如先返回家中,等陳宮返回府上後,再派人邀請陳宮過府商議,您看如何?”

  陳圭睜開眼,老神自在的說道:“元龍,你性子如此急躁,欠缺磨礪啊!”

  陳登聞言,心中暗暗搖頭。

  他仔細的想了想,又說道:“父親,若是陳宮圖謀不軌,而我們卻留在他府上,豈不是成了甕中之鼈,還是先回府上再說。”雖然陳宮表面上說是去詢問呂布妻子的意見,但許久沒有回來已經耗完了陳登的耐心,讓陳登心中不安。

  陳圭眉頭一顫,似乎也覺得有些不妥。

  但是,陳圭心中並不認為陳宮敢輕舉妄動。

  陳圭仔細的琢磨一番,覺得陳登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便點頭道;“好,我們先回府,等陳宮返回後,再派人來邀請他。”

  說著話,陳圭立刻站了起來。

  陳登臉上露出喜色,急忙站起身準備離開。

  然而,正當陳圭父子邁開步子往大廳外走去的時候,大廳外傳來洪亮的聲音:“你們父子既然來了,那就留在府上,不要離開了。”

  話音落下,陳宮大步走了進來。

  在陳宮的身後,還跟著二十多名士兵,每個士兵都手持長矛,殺氣逼人。

  陳圭見此,眉頭揚起,大聲喝道:“陳宮,你這是要做什麼?袁術領兵來犯,局面已經是岌岌可危。唉,我也知道你的心思,不就是想投奔袁術麼?但袁術是虛有其表的蠢材,你跟隨袁術註定要失敗的。曹操雄才偉略,跟著曹操才是最好的出路,我勸你不要自誤。”

  “曹操?”

  陳宮譏諷一聲,露出不屑的表情。

  頓了頓,陳宮說道:“曹操狠辣奸詐,膽大包天,連當今天子都敢毒殺,這樣的奸賊人人得而誅之,你們勾結曹操,已經犯了通敵之罪。”

  踏踏的腳步聲不斷響起,二十多個士兵快速將陳宮和陳登包圍了起來。

  兩人臉色大變,眼中都閃過恐懼的神色。

  面對死亡,誰能不怕呢?

  陳登色厲內荏,喝道:“陳宮,我和父親若是沒有回府,府上的人肯定會查明情況。到時候,你的奸計敗露,我陳家的私兵部曲肯定會起兵殺了你,再加上城中的大族知道你膽大包天的做法,也會暴起發難。你若識時務,立刻放了我們,此事便就此揭過。”

  說話的時候,陳登感覺自己的後背已經是冷汗涔涔。

  陳宮笑說道:“無知小兒,你以為我會給你們機會?哼,我離開了近一個時辰,已經佈置好了一切。陳府的私兵部曲已經在我的控制當中,不可能有機會出來的生事。你們勾結曹操,犯下大罪,全都要死。”

  頃刻間,陳登和陳圭臉色大變。

  兩人明白陳宮不會囚禁兩人,而是準備殺人滅族了。

  陳登心中焦急,已經是熱鍋上的螞蟻。陳圭勉強保持著鎮定,說道:“陳公台,你是鐵了心要將徐州拱手送給袁術了?”

  陳宮臉上露出不屑的表情,說道:“你們都能明白袁術虛有其表,徒有虛名,難道我陳宮就看不穿了?袁術五萬大軍來勢洶洶,但在陳某的眼中,袁術的大軍不過是土雞瓦狗,不足為慮。不是陳某自誇,我只需要略施小計,袁術便會自己退回去。”

  陳圭眼眸微眯,說道:“既如此,你準備自立了?”

  對於陳宮的計謀,陳圭沒有半點興趣。

  他關心的是陳宮到底準備投奔誰?或者是陳宮還有其他的什麼想法?這才是陳圭最關心的問題,只有明確了陳宮的目的,陳圭才能對症下藥。

  陳宮盯著陳圭,一字一頓的說道:“宮雖然自傲,卻有自知之明。”

  陳登問道:“陳公台,你到底準備歸順誰?”

  陳圭聽了後,眼中驟然露出詫異的神色,驚呼道:“難道你要歸順劉備?”

  陳宮淡淡一笑,伸手撣了撣衣衫上的褶皺,不緩不慢的說道:“不愧是陳家的老狐狸,竟然猜出了我的打算。不錯,我準備歸順劉備,不僅如此,我已經和劉備聯繫好了。不久之後,劉備就會佔據徐州,成為佔據豫州和徐州的大諸侯。”

  說完後,陳宮大喝道:“動手!”

  不容陳登和陳圭辯駁,陳宮下了命令。

  既然得罪了兩人,那就殺了。

  命令傳達下去,手持長矛的士兵沖向了陳登和陳宮。金燦燦的陽光射進大廳中,將鋒利的長矛映射得閃閃發光,透著冷厲的鋒芒。

  “鏗鏘!”

  陳登和陳圭拔出長劍,抵擋刺來的長矛。

  然而,兩人畢竟是文士,佩戴長劍僅僅是為了顯示出名士風流,無法抵擋二十多個士兵同時沖來。鋒利的長矛一陣亂戳,只聽見噗噗的聲音此起彼伏的響起,殷紅的鮮血就從陳圭和陳登身上噴濺出來,灑落在大廳中。

  陳圭身上被戳成了篩子,艱難的扭頭看向陳宮,說道:“陳公台,老夫在地下等著你,你也不得好死。”

  說完後,陳圭斷了氣,倒在大廳中。

  陳登一臉不甘的倒在地上,身上全是一個個流溢著鮮血的孔洞。

  鮮血從兩人的身上流出來,眨眼工夫就形成了一灘血泊。陳宮殺死了陳圭和陳登,心中長舒了一口氣,若是平常想弄死陳圭和陳登,非常的困難,畢竟陳家的勢力不容小覷,但兩人自己送上門,正好給了陳宮機會。

  陳宮吩咐道:“削掉陳圭和陳登的頭顱,立刻趕往陳府。”

  “諾!”

  士兵回答一聲,立刻拖著陳圭和陳登離開了大廳。

  至於大廳中留下的血跡,自有府上的下人打掃。

  陳宮跟著士兵出了府,帶著士兵往陳圭的府邸跑去。既然陳圭父子和曹操的人有聯繫,曹操派來接洽的人也很有可能在陳圭府上,挺次陳宮要將陳府的老小全部誅殺。陳宮帶著士兵直撲陳府,抵達的時候已經有士兵將陳府圍了起來。

  這些士兵是陳宮先前安排的,防止有人逃走。

  陳宮領兵抵達後,立刻讓士兵將陳圭和陳登的腦袋扔進陳府,讓陳府的僕從陣腳大亂,無心防守。旋即,陳宮又命令士兵沖進陳府,將陳府的人全部殺死。如此一來,既可以斷絕後患,又可以震懾城中的大族。

  陳宮已經有投奔劉備的打算,自然要給劉備除掉隱患。

  殺死陳登和陳圭,就是陳宮為劉備做的第一件事情。

  士兵沖入陳府,見人就砍,見人就殺。一時間,淒厲的慘叫聲不斷的從府內傳來。入眼處,滿地都是殘肢斷臂,地上灑滿了鮮血,簡直是血流成河。

  這一次殺戮,殺了近五百餘人。

  陳家老小和僕從全部被殺,沒有一個人活著。既然是敵人,陳宮就不會有半點猶豫,該殺的全部都殺死,絕不手軟。
匿名
狀態︰ 離線
780
匿名  發表於 2012-5-15 18:44:39
第782章 局面混亂

  陳宮誅殺陳圭一家五百餘口,在徐州掀起了滔天巨浪。

  一時間,彭城的大族人人自危,都害怕把陳宮逼急了,惹得陳宮再次發兵圍剿。至此,陳宮完成了他要做的事情。

  陳宮誅殺了陳圭和陳登後,又召集了城中的大族。

  大家族的族長們都聚集在陳宮府上,商議事情。

  這些人雖然擔心會被陳宮伏擊,但大勢所趨,一旦不遵從陳宮的命令,很可能遭到陳宮的打擊,只能前往。

  不過,陳宮卻沒有圍殺各大家族的族長。

  他殺了陳圭一家,已經殺雞儆猴,起到了該有的效果。

  陳宮一邊安撫城中的大族,卻又讓城中的大族捐獻私兵部曲,用來駐守彭城。城中的大族面臨陳宮的屠刀,根本不敢反抗,只能答應下來,紛紛拿出家族中培養的私兵,用來幫助陳宮駐守彭城。

  彭城是徐州的治所,是政治經濟中心,城池堅固,容易防守。

  陳宮解決了彭城的內患後,開始將所有的精力用來加固城池,增強城內的防守。他雖然有足夠的把握讓袁術退兵,卻需要足夠的時間。故此,陳宮必須要要守住彭城,才能給劉備出手的機會。

  ……

  袁術領兵趕路,還沒有抵達彭城的時候,就得到了劉備出兵的消息。而且劉備出兵後,讓袁術不得不停下來。

  大軍安營紮寨,袁術召集眾將議事。

  大帳中坐著許多的將領,卻僅僅是充數的人物。

  袁術麾下,有能耐的將領都被王燦殺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蝦兵蟹將。如今袁術麾下能拿得出手的只有李豐和橋蕤兩人。袁術目光在大帳中的將領身上一一掠過,最後緩緩說道:“劉備領兵攻打壽春的消息你們都知道了,都說說,該怎麼辦?”

  劉備發兵後,並不前往彭城,而是前往壽春。

  若劉備支援徐州,肯定追不上袁術。

  劉備想要讓袁術撤兵的最好辦法就是圍魏救趙,攻打壽春,強迫袁術領兵回援。即使袁術知道劉備的計謀,但壽春關係著袁術的身家性命,而且袁術把揚州的大軍都帶走了,轄地內的實力削弱,很容易被劉備攻城掠地。

  即使壽春城池堅固,但其他的地方卻經不起劉備攻打。

  袁術思來想去,心中存了後撤的想法。

  雖然袁術看著徐州眼饞,卻更擔心自己老巢的安全。

  袁術的話音落下,便有一名偏將站了出來,拱手說道:“主公,壽春是揚州腹地,關係著我軍的前途和命運。一旦壽春被拿下,揚州也將告破,若是我們沒有攻下徐州城,豈不是得不償失,無家可歸了,末將肯定主公退兵。”

  袁術並不回答,目光看向橋蕤,問道:“橋蕤,你有什麼主意?”

  橋蕤在袁術心中頗有分量,但肚子裡面卻沒有半點墨水,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撓了撓頭,支支吾吾的說道:“主公,末將認為徐州有陳宮在,肯定是難以拿下的。現在劉備又派人攻打壽春,已經是直搗揚州的腹地。若是劉備在揚州胡亂劫掠,肯定讓揚州遭到重創,故此末將認為撤兵為好!”

  袁術心中歎息一聲,又問道:“李豐,你有什麼意見?”

  李豐立刻說道:“主公,橋將軍言之有理,末將認為應該回援。一旦劉備在揚州攻城掠地,站穩了腳跟後,而陳宮也領兵從徐州殺出,我們的大軍就可能被夾在中央,到時候兩邊都討不了好,因此末將認為應該撤退。”

  袁術聽了後,心中那點攻打彭城的想法立刻消失了。

  當日,袁術起兵往壽春去了。

  ……

  陳宮得到袁術撤兵消息,大笑袁術是蠢豬。

  陳宮的心裡一直都看不起袁術,現在袁術聞風而撤,陳宮對袁術更是不屑。僅僅是劉備派兵佯攻揚州,就把袁術嚇回去了,這樣膽小如鼠的諸侯最終肯定要覆滅。陳宮譏諷袁術無能的時候,也派出士兵迎接劉備。

  劉備得知了袁術撤兵,也是暗笑袁術無能,他兵鋒一轉,直接往徐州奔去。

  然而,就在劉備領兵趕往徐州的時候,在兗州的曹操有了動靜。

  曹操自兗州發兵,一路南下,氣勢洶洶的準備徐州。

  如此一來,徐州明朗的局勢突然又變得暗潮洶湧了起來,徐州也變得危在旦夕。昔年陶謙麾下的將領殺了曹操的父親曹嵩,曹操就曾攻打徐州,那一次已經給徐州的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曹操捲土重來,使得徐州局勢變得動盪不安。

  劉備擔憂徐州的局勢,一路疾馳,快速的朝徐州趕去。

  只要他抵達徐州,肯定能穩住局面。

  但屋漏偏逢下雨,劉備心中期盼著陳宮能抵擋曹操一陣的時候,袁術再次跳了出來。袁術不忿劉備阻攔他攻打徐州,但是又不想捲入曹操和劉備的爭鬥中去,就依葫蘆畫瓢,領兵去襲擊劉備的老巢汝南。

  這一招是現學現賣,僅僅是為了拖劉備的後腿,不讓劉備輕鬆的迎戰曹操。

  袁術領兵朝汝南殺去,頗有攪屎棍的風範。

  他放棄了徐州,卻又轉向汝南,總是讓劉備不舒服。

  事實上,這就是袁術的性格,睚眥必報,心胸狹窄。袁術攻打汝南,其中的原因無非是劉備阻攔他攻打徐州,現在曹操牽制劉備,袁術逮住了機會自然是不會放過。袁術不摻和曹操和劉備的交戰,卻要讓劉備左右為難。

  劉備得到消息後,心中暗恨袁術。

  不過,劉備卻沒有像袁術那樣撤兵,而是分兵去阻攔袁術。

  劉備派出糜竺和糜芳兄弟率領一部分士兵前往汝南,阻攔袁術的士兵。況且,汝南還有簡雍和孫乾主持大局,足以擋住袁術。

  劉備安排好後方的事情,繼續領兵殺向徐州。

  曹操、袁術和劉備你來我往,局面混亂。

  不過,曹操的腹背卻沒有受到影響,因為袁紹並未攻打曹操。

  事實上,袁紹得到曹操派兵攻打徐州的時候,袁紹麾下的謀士沮授就建議袁紹發兵攻打曹操,趁著曹操腹地空虛,一舉殲滅曹操。

  關鍵時候,袁紹麾下的謀士又開始內訌爭執了。

  郭圖率先站出來反駁沮授,提出讓袁紹先滅公孫瓚的建議。與此同時,袁紹麾下的謀士逢紀也站出來說袁紹出兵攻打曹操,公孫瓚也可能出兵攻打冀州,因此也認同郭圖的建議,讓袁紹先攻打公孫瓚,等平定北方後再揮軍南下。

  袁紹對公孫瓚恨得咬牙切齒,對曹操卻心有愧疚。

  其原因,自然是袁紹和曹操一起攻打王燦的時候,袁紹不告而別,迫得曹操也不得不撤兵,所以袁紹直接選擇不攻打曹操,攻打公孫瓚,

  如此,黃河的北面和南面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處在北面的袁紹去攻打公孫瓚了,而處在南面的曹操去攻打徐州了。

  袁紹和曹操都在處理自己的事情,互不侵犯。這樣的局面正中曹操的下懷,讓曹操心中歡喜。曹操現在已經佔據了兗州全境,以及佔據了青州的一部分,實力大增,只要再拿下徐州,繼而平定揚州和豫州,曹操就有了掃蕩天下的資本。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16:0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