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36
- 閱讀權限
- 100
- 文章
- 1449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mine360708 於 2012-2-18 14:56 編輯
目前在頭份工作,有天在街上看到徐驤紀念公園。
便想到數年前1895這部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很感人,在當時也慢慢帶動國片風潮
中日甲午戰後,清廷兵敗議和,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全國震憤,台灣各地更紛紛自組義軍,誓死抗日。
徐驤時年三十八歲,首先號召生徒,糾結鄉人盡散家財,組成義軍,與吳湯興、姜紹祖,共同抵禦日寇,聯合作戰,人稱「客家三傑」。
徐驤(1858-1895,年三十八歲),字雲賢,俗稱徐昂。光緒元年(1875)十八歲即考上秀才,可謂文武雙全。隨後於頭份北勢街一帶開班授徒,諄諄善誘,培育菁莪,頗為地方人士所器重。
姜紹祖譜名金韞,別號纘堂,新竹北埔人。是開發北埔墾首姜秀鑾的曾孫;乙未之役,他以「匹夫有責安鄉畿」散盡家財,募集由鄉人組織抗日義勇。姜紹祖成仁之年,
僅21歲;他 19 歲成親,死後三十多天,遺腹子才出世。他遺有「自輓」詩:邊城孤軍自一枝,九迴腸斷事可知;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
吳湯興,生於苗栗銅鑼,因自幼家貧,因此,在考取秀才之後,便放棄功名,照料家務,以在私塾教書為生.同時教導村人習武,頗得村民尊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