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9-13
- 最後登錄
- 2023-9-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3
- 閱讀權限
- 50
- 文章
- 193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日本經濟新聞(Nikkei)》日前報導,日本三大電子廠瑞薩(Renesas)、富士通(Fujitsu)與松下(Panasoinic)有意合併彼此的系統晶片(SoC)設計/研發業務,成立一家新公司;此外該報導並指出,這三家公司也有意將晶片製造部門獨立,成立一家專職生產的新機構。
據了解,若三大日本電子廠真的成立合資公司,將可獲得來自日本官方支持的「日本創新網路(Innovation Network Corp. of Japan,INCJ)」機構之大筆資金;而傳言也指出, Globalfoundries 也有意加入合資的行列。日經新聞的報導充其量只能說是概略性的,因為尚未有任何一家日本公司開始著手針對此計畫進行會談。
而這樣一個複雜的合併/合資公司計畫,充斥著日本政府經濟產業省(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MEITI)的官僚氣息;實際上,這類產業政策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它也許能讓那三家虛弱的電子廠商(主要是富士通與松下)因政府施援手而多活幾年,但此舉卻可能威脅其中最有潛力的贏家(瑞薩),在已經非常競爭的行動SoC市場上無法立足。
讓我們來破解這個研擬中的計畫吧!首先,日本半導體業者已經歷過一系列的整併,包括瑞薩在2009年陸續合併了三菱(Mitsubishi)與NEC的晶片業務。甚至到現在,瑞薩仍在整理透過多起收購案得來的所有業務;該公司並在 2010年做了一個策略性決定,將瑞薩行動(Renesas Mobile)獨立為百分之百持股的子公司,聚焦手機應用的 SoC。
瑞薩行動的目標是在手機市場上成為「高通(Qualcomm)之外的選擇」,而我懷疑,富士通半導體以ASIC為核心的業務型態,以及松下主要專注在大型積體電路(LSI)研發的現況,是否有助於瑞薩行動達成目標?我認為,幫助不大。
在此同時,對松下來說,預兆早已浮現了好一段時間;這家日本消費性電子大廠也許在十年前曾風光一時,並擁有自家開發的、為該公司一系列數位消費性電子裝置量身打造的Uniphier LSI晶片。這個構想在那個時候是不錯,松下也頗有雄心要將其晶片推銷給其他客戶,但隨著台灣晶片設計業者如晨星(MStar)、聯發科(MediaTek)在近幾年崛起,該計畫逐漸失色。
松下在去年秋天宣佈縮減半導體業務,將裁減約1,000名相關人力,並將晶片生產業務外包;據估計,松下晶片產能提供集團內用的比例在五成左右,但在該公司停止生產電視機之後可能進一步減少。對於正試圖重整半導體業務的松下來說,若能與瑞薩還有富士通合併,無疑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該公司突然就有個地方能夠把晶圓廠還有相關人員塞過去。
至於富士通半導體的困境,是在於缺乏平台;富士通仍主要是一家ASIC供應商,該公司可能在為國內系統商客戶打造出色ASIC方面表現傑出,但一直無法轉型為ASSP供應商。富士通半導體能為假想中的三方合資公司提供之優勢一樣不明,也許是如NTT Docomo等的更多日本客戶,但可確定的是不會有太多海外客戶。
而更詭異的提案是將上述三家日本廠商的晶片製造業務合併──要如何讓被那三家公司放棄的晶圓廠成為可行的晶片製造合資公司?此外,精確地說,Globalfoundries將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總的看來,這個創建兩家合資公司(一家負責晶片設計,一家專職晶片製造)的計謀,可能只是讓三家電子廠方便拋棄掉不想要的東西,而且不會被日本社會冠上「裁員惡棍」的污名 (在日本,裁員與關閉工廠會是特別大的事件)。
但缺乏領導者以及優柔寡斷(總是不可避免地拖延一年又一年)的民族性,已經讓日本電子產業損失甚鉅;這個曾經在日本島上最活躍的產業,現在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何去何從,對未來很茫然。日本有句俗諺說「只要團結一致,就無可畏懼」;但現在看來,這群人很害怕,沒人想率先跨出第一步。
(參考原文: Commentary: Japan Inc. faces choppy seas,by Junko Yoshid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