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8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76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參考經文:來十一23-27;出二1-10,21-25)
希伯來書十一章二十三至二十七節把摩西這位被喻為「在整個世界歷史中最偉大的人物」引介給我們;這些經文強調出摩西的信心引導他去做出的決定。每一個神的兒女會被呼召去作出決定。第一個重大的決定便是我們要為罪悔改,歸向主耶穌基督,並接納祂成為我們個人的救主」──請參閱使徒行傳二十章二十一節。此後,在我們整個基督徒生命中,我們須不時就影響神的榮耀及我們生命的事情作出決定。摩西在世上活了一百二十年,可以分為三段相等的年期。在第一個四十年,他是埃及王子;在第二個四十年,他在曠野作牧羊人;而在最後的一個四十年,他成為神子民的領袖。請注意摩西要經過八十年的準備才能展開他畢生的事業──請參閱路加福音三章二十三節,並與加拉太書一章十五至十七節作一比較。你是否很渴望開展你畢生的事業?在等候的時期,切忌表現不耐煩,因為如果你想與主同行,等候的時間並沒有白費──請參閱以賽亞書二十八章十六節。
對於摩西來說,那八十年是一段令人厭煩及受考驗的日子,但經歷過這段考驗期,摩西才能成就神為他預備的偉大事業。已故摩根博士(Dr Campbell Morgan)指出,雖然是因為他自己的信心而使他在希伯來書十一章榜上有名,「在那裡提及有關摩西的信心,其實是他父母親暗蘭及約基別信心的結果」──請參閱希伯來書十一章二十三節。有這樣信心的父母是何等的祝福!但無論我們的父母如何努力用神的原則培育我們(請參閱以弗所書六章四節),如何為我們的得救及靈命成長而祈禱,我們最後也要為這些問題自己做決定;這是信心的決定。如果我們小心研究希伯來書十一章二十四至二十七節,我們會發覺摩西的決定涉及拒絕(二十四節),選擇(二十五節)以及離開(二十七節)。這些便是信心的決定。讓我們注意關於摩西重大決定的三件事:
(一) 摩西所作決定的時間性
從希伯來書十一章二十四節,我們知道摩西作出這個重大決定時是「當他已經長大成人。」究竟年齡多少才算是長大成人?據經文所說,當時摩西至少已四十歲,同時憑信心作出一個影響他餘下流浪生涯的重大決定。他處於人生的黃金時期,當時似是屬世的引誘及罪中之樂最吸引的時期,也是有機會在埃及嬴取最誘惑人的聲望之時;然而,「摩西卻憑信心拒絕……選擇……離開……」你能想像人會在這些日子裡作出類似決定嗎?你曾作出過類似決定嗎?
(二) 摩西所作決定的本質
有關摩西所作決定的本質,可分為五點:
(1) 這涉及一項拒絕。第二十四節已清楚說明。當信心運作時,我們不單只被引導去做正確的事,更要分辨甚麼是對甚麼是錯,以及拒絕做錯的事。摩西憑信心拒絕做重大錯事。聖經記載了很多信心的拒絕──例如:約瑟──請參閱創世記三十九章九節;沙得拉、米煞及亞伯尼歌──請參閱但以理書三章十二節;但以理──請參閱但以理書六章十三節;以及彼得與約翰──請參閱使徒行傳四章十八至二十節。
(2) 這涉及一項重大的拒絕。他拒絕了甚麼?他拒絕「成為法老王女兒的兒子」(二十四節);他拒絕罪中之樂(二十五節);他拒絕埃及的財物(二十六節)。從屬世的角度看,他是瘋子!但他並非從世界的角度去行事及選擇,而是從永恆的角度出發。我們的救主今日呼召我們拒絕所有違背祂旨意的事。
(3) 除了拒絕那些對他是錯的事外,他還選擇對的事。他選擇受折磨(二十五節);「凌辱」(二十六節);永恆的獎賞(二十六節);以及現在神充滿他內心的平安──請參閱腓立比書四章七節。請注意第二十六節──時間約在耶穌基督出生前一千五百年──摩西「看為基督受的凌辱」。今天我們所作出信心的決定就是指這點──請參閱及比較路加福音十四章二十六、二十七及三十三節;哥林多後書十二章十節;希伯來書十三章十二至十四節;彼得前書四章十四節。拒絕是消極的,而選擇則是積極的。讓我們小心平衡我們基督徒的生命,避免包含太多的「否定」。
(4) 這是經過謹慎考慮的決定。在第二十六節內,「看為」字面上有「把……視作」或「衡量」的意思。所以摩西在決定前,已小心衡量整件事──請參閱路加福音十四章二十八至三十二節。請試寫下摩西如果沒有作出信心的決定所可能引致得失的好處及壞處,看看他作出這個重大決定中所得到及失去甚麼東西?
(5) 這到頭來是個正確的決定。雖然付出代價,但卻是正確的!這是正確嗎?──是個何等重要的問題。作為一個神的兒女、一個信徒,這對於我是正確嗎……?對於這個世界這可能是正確的,但我不屬於這個世界──請參閱約翰福音十七章十四節;因此,這究竟是正確的嗎……?──請參閱使徒行傳四章十九節。
(三) 摩西所作決定的限制
摩西作出這個重大決定時受到甚麼限制呢?我們可以在第二十五至二十七節內發現兩件事。摩西小心衡量整件事後,然後才作出下列兩項決定:
(1) 追隨基督較留在埃及更有價值。 即使留在埃及有好處,這也是短暫的;而跟隨基督及為主而活則帶來屬靈及永恆的祝福,這些祝福遠勝任何僅屬短暫及物質的東西──請參閱及比較馬可福音八章三十六節;羅馬書八章十四至十八節。
(2) 無論當時為自己放棄了甚麼,他在永恆中所得的獎賞定必可以完全補償他在現今世代中所失去的一切。二十六節告訴我們摩西期待他的獎賞;換言之,他的眼光超越他所能看見的,遠達永恆,並深知屆時他必因對主的忠誠而獲得獎賞。當面對這些舉足輕重的決定時,那影響摩西的關鍵是──他著眼於天國及永恆,因此他行事亦遵循永恆及永恆的價值。請參閱哥羅西書三章一、二及二十四節,同時請回答以下的問題:我是為暫時抑或為永恆而活?
來源:生命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