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7|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壬辰年玄帝媽祖文化季】彰化南瑤宮28P [複製連結]

熾天使(九級)

花心鼓手

Rank: 12Rank: 12Rank: 1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3-31 23:58: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彰化南瑤宮




















































彰化過去主要為半線社平埔族巴布薩人(Babuza)的活動地區,故彰化舊名「半線」。一六三九年荷蘭人將其納入統治範圍,屬於北部集會區內,但是主要控制權仍操控於各社長老會手中,長老會每年參加一次北部集會,以加強與荷蘭統治者的關係。一六六二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進入明鄭治理時期,在行政規劃上,將本區納入天興縣轄區。明鄭時期為了解決嚴重的軍糧問題,而實施屯田兵制,遺軍屯墾各地,以提高糧食生產量,然而也因此而遭致大肚社(約今台中縣大肚鄉)、沙轆社(約今台中縣沙鹿鎮)平埔族人的抗拒,左武衛劉國軒奉鄭經之命率軍北上平定,並駐軍於半線(今彰化市)遂建立「半線營盤」進行屯墾,奠定漢人開發的基礎。

        清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鄭經過世後,適逢清政府亦底定內部的三藩之亂,對於東南海上的明鄭政權,早已引以為憂,因此派施琅為水師提督,於康熙二十二年率軍攻打台灣,結束明鄭在台二十三年的統治期,並遺明鄭軍民回中國,導致漢人在本區的移墾活動暫造一段落。翌年,清政府並將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內,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下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時本地為諸羅縣轄區,爾後隨清政府對台灣移民政策的轉移,漢人又陸續自南部北上,仰或自鹿港、塗噶窟港(今台中縣龍井鄉麗水村)登陸,到達本區從事拓墾活動,致使人口不斷的增加,至康熙三十三年高拱乾纂修《台灣府志》時,已提及「半線莊」的聚落名稱,顯見漢人聚落已在此處有突破性的發展。康熙四十年,施世榜自鳳山北至半線,請得墾照成為墾首後,即開墾線東堡(今彰化市、和美一帶)、繼至東螺(今二水一帶)開發水利,康熙五十八年完成八堡圳的興築,共灌溉了八個堡:東螺東堡(二水一帶)、東螺西堡(北斗、埤頭、溪州)、武西堡(永靖、埔心、田尾一帶)、燕霧上堡(花壇、秀水)、燕霧下堡(大村、員林)、馬芝堡(鹿港、福興、埔鹽一帶)及線東堡等。

        此外,康熙末年,楊志申、吳洛、張必榮、吳伯榮等墾首相繼投入本地的開墾與開鑿福圳(惡馬圳)、二八圳等灌溉措施,完成半線一帶的水利設施,灌溉系統的完成不但主導了本地的開發,並且直接改變了原居於彰化平原上的平埔族的傳統生活形態。漢人來台開墾前,本地的原始景觀為疏林草原,主要為平埔族巴布薩人的獵鹿場,而其農作則為游耕性質,漢人到此地開墾後,帶來精緻農耕技術,導致平埔族人原始生產形態受到衝擊,因而將土地瞨與漢人耕作,或漢人藉由水權,以「割地換水」等方式,取得平埔族人土地的使用權。水利灌溉系統的完成,又更吸引漢人陸陸續續抵達本區開墾,隨著入墾人口的增加,新興聚落遂產生,而聚落擴張後,農產品的交換、訊息的流通與農具、日用品的提供,導致商業性聚落因應而生,到了康熙五十六年周鍾瑄、夢林修纂《諸羅縣志》時,本地在半線莊內已出現有「半線街」的記載,足見當時半線莊聚落已具備有商業機能。

        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事件後,清政府官員對於台灣的治理與行政規劃屢有建議,台灣鎮總兵幕僚藍鼎元謂「諸羅縣縣北半線等地方,應畫虎尾溪以上,另設一縣,駐答半線,管轄六、七百里」,巡台御使吳達禮亦陳:「諸羅北半線地方,民番雜;請分設知縣一員,典史一員。」清政府乃於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劃虎尾溪以北、大甲溪以南,增設彰化線,縣治設於半線(今彰化市)。半線因此成為中部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心,此後附近漢人聚落亦隨之擴張與強化,從而使社會逐漸在各方面趨向於整合。由於漢人皆由渡海而來,故在民間傳統文化發展上,可看出媽祖信仰之普遍性,移民渡海而來,除了與上的驚濤駭浪對抗外,抵臺後,面臨身處陌生環境的種種生命威脅;並且移民多來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自然地,在傳統信仰中的人、神關係裡,傾向於對海神庇佑之崇信,尤其媽祖乃發源於福建莆田,最早建廟地在湄洲,故在行旅中,閩南籍移民往往攜帶其香火與小型神像護佑於途。清代官方亦不斷加封媽祖,並且在臺灣各主要地區設置天后宮,以整合社會文化。民間亦因間險渡海,而不斷地累積媽祖神佑事蹟,並在形成的村庄聚落間設置媽祖廟,媽祖信仰遂為民間重要的溝通互動模式之一。


       原始的土著社會中,半線原為寬曠的鹿場,經由漢人的拓墾而逐漸形成混居式的農業社會,然而媽祖原具的海神神格,亦因社會整體的需求漸漸轉變成多重神格,平埔族人亦在漢化後,信仰媽祖,同時信仰的人群亦普及至農民、商人、婦女等各個社會階層內,隨著農業生活中各種困境下庇佑神蹟的累積,香火愈來愈興旺。於是分香、刈火等各種儀式執行後,各地區的媽祖廟不斷建立。雍正年間有一窯工楊謙自笨港到縣城來應募工事,工作完成之後,求自笨港媽祖佑身的香火袋放置於工寮內未帶走而產生神蹟,肇成南瑤宮建廟之緣由,隨著南瑤宮媽祖香火的興旺,宗教活動亦熱絡起來,進香活動為主要型式,據《彰化縣志》記載:「歲往笨港進香,男女塞道,屢著靈驗。」,為了要前往南瑤宮香火起源地笨港進香,信徒們紛紛成立輿前會,亦即媽祖會,簡稱媽會,在媽祖進香活動中,擔任抬媽祖神轎的榮職,十個媽會陸續成立於嘉慶年間至日治初期,會員分佈於臺中盆地、彰化平原與南投部分地區,形成南瑤宮媽祖的信仰團。在各地多次的進香迎媽祖的活動中,都有媽祖顯靈庇佑的神蹟產生,並一再廣傳,因而有「彰化媽祖廕外方」之說。

        隨著漢文化的強勢入侵,導致平埔族傳統社會的瓦解,對此大環境無法適應者紛紛於嘉慶、道光年間遷移至噶瑪蘭(今宜蘭地區)、埔里地區,其餘留在原居住地者則逐漸接受漢化,學習漢人從事水田耕種,並且在宗教信仰上信仰媽祖。信仰漢人的神祇,也是平埔族人急速漢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彰化地區不同族群之間社會整合的重要因素,到了清末日治初期,南瑤宮十個媽會中,參加媽會的方式除了以個人繳費會費加入為會員的方式外,亦發展出以村莊為單位的「招庄頭」方式,媽祖信仰圈內的族群包括河洛人與客家人,媽祖的信仰成為超越地域性、祖籍性的組織。移墾社會中,由於原鄉祖籍意識,導致分類械鬥層出不窮,然而南瑤宮各媽會組織龎大,為維護其組織的活絡,故每年都舉行「吃會」、或全庄性宴客的活動,以聯絡會員之間的感情;而會員們透過這樣的活動則有於不同祖籍的漳、泉、客籍人的整合,漳籍人到客籍會員家吃會,或客籍人到泉籍會員家宴客,藉此方式消除原鄉的隔閡,並交換農業社會生活心得,使媽祖信仰不斷超越祖籍與地域的觀念,而從南瑤宮十個媽祖會所形成的信仰圈,已然可以看出:南瑤宮媽祖是中部地區主要的宗教信仰中心,也是對現居地產生意識上的認同,透過媽會舉行的活動不斷予以強化,而逐漸形成社會文化的整合。

文字轉載南瑤宮官網

tn_IMG_3566.JPG (50.97 KB, 下載次數: 4)

tn_IMG_3601.JPG (39.29 KB, 下載次數: 2)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阿文ㄟ + 8 + 4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總評分: 威望 + 8  SOGO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熱愛廟會  讓我們一起用心傳承 廟會文化
                  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4-1 00:02:07 |只看該作者
彰化媽明天就回駕了@@^^
小弟如果明天有空的話 會去拍中巡府 接駕@@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阿文ㄟ + 3 再麻煩多拍點上來分享唷~!感恩.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天使長(十級)

傻瓜的聰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2-4-10 01:04:48 |只看該作者
【壬辰年玄帝媽祖文化季】
普渡眾生天聖母
隨眾憬仰萬民敬
慈航緣起眾生相
普渡慈航香火緣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阿文ㄟ + 1 感謝您熱心參與論壇加分活動,論壇有您更精.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秋楓染紅山巒景
翠松磐根佇山影
雲霧裊繞松林間
雲瀑巒山壯觀影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5 01:4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